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 ,既涉及许多基本理论问题 ,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孔子对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删定“六经” ,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 ;二是开创私学 ,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
孔子既是一位先师先哲,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传播者。他认为,作为一名教育传播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传播技巧,这是搞好教育传播的前提。另外,在进行教育传播时,书籍是主要的媒介。在教育传播的对象上,采用“有教无类”的传播原则。在教育传播的内容方面,则是以“仁”为核心。孔子以此为据,一生都在付诸教育传播活动,对后世影响很大。从传播学角度探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既可以开阔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又可以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从孔子的教育思想看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对理解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教育活动开创了中华教育的新时代。他以私人教育的形式推动了知识文化的下移和扩散,催生并引领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运动,对秦汉以来的社会发展亦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自实践经验,不仅全面、系统,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而且多有创造,非常实用。特别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与方法的提出,在中外教育史上更具超越时空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这些思想,对解决当今的某些教育问题实有教益与启迪。  相似文献   

5.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虽历经两千多年岁月磨砺而仍不乏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无论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或是教育原则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孔子的思想中有太多的养料需要我们去汲取。现代中国教育必须在继承和借鉴古代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开放性、主体性以及建立公民学习信仰的目标定位应得到突显。为此,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终身教育的社会氛围,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思想政治终身教育的方法创新和途径创新。  相似文献   

7.
论孔子仁爱思想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创新教育思想实为当今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面镜子。当今创新教育当树立“日新盛德”的自觉创新意识,实践“有教无类”的全面人才培养观念,加强“因材施教”的教育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历代文人尊崇的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 500多年。然而大家都认为孔子学说中的"樊迟请学稼"、"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是孔子轻视体力劳动者、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体现。其实不然,相反,孔子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农业教育思想。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以管仲的"仓癝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为基础,进而提出足食富民、使民以时、厚施薄敛、开禁利民、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这些农业教育思想虽然亘古久远,但仍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之下 ,如何科学地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孔子关注受教育的人格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提倡因材施教 ,重视师生交流互动 ,倡导终身教育。这五个方面都与当前课程改革理念具有相通相融之处 ,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从终身体育思想角度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与社会体育相接轨的最佳契合点。目前,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需要创新。应依据终身体育的理念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通过大学体育教育,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其在四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效果以及教育者等都作了系统的论述,发掘概括出孔子的德育评价思想,旨在借鉴古人,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文文化交流由来已久.自16世纪末起,传教士出生于传教的需要而弃介儒经,引发了持续至今,规模相当的儒西传盛事.值得注意的是,由众多的译本来看, 儒经的翻译不同程度上受到传教士自身宗教信仰的影响.让人深思的还有,在西传过程中,不少传教士或多或少接受儒家思想;而部分传教士的弃介活动遭到宗教组织的反对,并引起罗马教廷与清廷的对立.文章通过以上史实与相关译本的分析,论述了翻译与宗教的互动规律:宗教启动翻译,催生翻译家;宗教信仰直接影响译者对文本的解读及其翻译措辞与总体策略;翻译活动可以促进宗教文化的扩容或导致宗教冲突.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经过古代的萌芽,近代的酝酿,发展到当代,逐渐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只有在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中才能把握,即:语言使用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主动地去进行选择和诠释。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过程写作法认为,写作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只有充分认识过程写作法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性的一种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可谓是极大极深,它推动着教育的更新与发展,对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儒家哲学是觉解人生意义和道路的学问。其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和以人为终极意义目的。其研究的普遍性问题包括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既是对人的生存根据的无穷追问,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历史性反思,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批判。其基于自然人性、人心对于家庭、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的伦理觉解,并由此产生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体系的构建是知识经济兴起、经济全球化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教育体系应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 ;终身教育的形式、方式、内容构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素。因此 ,可运用建模方法 ,构建以形式、方式、内容为三维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语用论辩术--一种批判性思维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性是人类交往追求的理想境界,批判性思维是人们通往理性的桥梁,论证则是实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与论证分析和评价紧密相关的是“符号三维度”,即:语形维度、语义维度和语用维度。在《工具论》和《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便是从这三个维度来讨论论证分析与评价的。遗憾的是,随着以亚氏三段论为基础的演绎逻辑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继弗雷格之后数理逻辑的发展,基于语形和语义的论证评价模型成为经典逻辑发展方向,相应地,论证评价的语用维度似乎被人们忽略了,论证往往被看作是无目的性、静态性、零主体性(至多是一种独白式的)和缺乏背景敏感性的。而日常生活中的论证却具有目的性、动态性、主体性(特别是多主体性的)、背景敏感性等特征。换句话说,论证有一个语用维度,且离开这个维度所进行的论证评价显然是不充分的。北美的非形式逻辑、荷兰的语用论辩术以及法国的激进论辩主义均从语用维度出发试图给出相应的论证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