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pH和温度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retep lase(rPA)发酵过程中的降解现象。在低pH(4.5)诱导条件下,由于蛋白酶活性高,rPA降解严重,表达量几乎为0,提高诱导pH至6.5,蛋白酶活性降低,rPA的表达量最高达到122 m g/L。通过将诱导温度从30°C降低到20°C,rPA的表达量从153.2 m g/L提高到207.9 m g/L。降低温度能减少细胞死亡率,从而减少了发酵液中蛋白酶的释放,降低了蛋白酶的活性,抑制了对目的蛋白rPA的降解。另外,低温使胞内AOX酶活性提高,从而增强了rP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裂解液配方、等电聚焦程序和SDS-PAGE方式等的对比实验,建立和优化了大弹涂鱼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的相关技术体系。结果显示采用裂解液中添加Tris和TBP,聚焦时适当延长除盐时间,提高聚焦电压和功率(伏-小时),能显著提高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MSOG程序进行双向电泳(Multi-strips on One Gel MSOG),提高了双向凝胶的匹配率及有效性,降低了人为修饰点的增加,匹配率高达90%。通过相关条件优化提高了大弹涂鱼肝脏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为后续大弹涂鱼的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碳源和氮源对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均匀实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蔗糖是法夫酵母生长的最佳碳源,葡萄糖是虾青素在细胞内积累的最佳碳源,其最佳浓度为30g/L;最佳的氮源组成是硫酸铵4.9g/L、蛋白胨6.2g/L、酵母膏1g/L,虾青素的含量达6.78mg/L,摇瓶发酵产率提高了1.8倍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究油白菜对盐胁迫的形态及生理响应机制,本研究以5叶期油白菜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各处理组分别根施150 g/L、200 g/L和250 g/L的NaCl溶液,待处理组幼苗出现萎蔫表型时,测定不同处理下油白菜的干湿重比,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脯氨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上升,油白菜的干湿重比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D、POD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MDA、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50 g/L NaCl浓度下,油白菜的鲜重、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叶绿素含量最小。本试验通过测定油白菜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为选育油白菜耐盐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溶菌酶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确定了具有较高包封率的工艺条件。采用逆相蒸发法,考察了溶剂密度、膜材浓度、制备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溶菌酶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6 g卵磷脂和0.3 g胆固醇加入到12 mL密度为1 g/mL的混合有机溶剂中,37°C下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溶菌酶脂质体,并对其进行1.5 m in超声后所得产品包封率可达84%以上,所得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为150~400 nm,在4°C下保存40 d外观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同一稀释率μ(μ=0 .1 4h-1)下用不同浓度的甘油流加进行连续培养 ,研究甘油浓度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 ( Pichia pastor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浓度对细胞生物量 ( DCW和WCW)、底物得率系数 ( YX/ S)、底物比消耗速率 ( qs)、呼吸熵 ( RQ)与二氧化碳释放率 ( CER)都有影响 ,在低甘油残留浓度 ( <63.3g/L)下 ,甘油是激活剂 ,菌体生长符合 Monod方程 ,Ks=1 9.62 g/L,甘油激活常数 Ka=1 9.45 g/L;而在高甘油残留浓度 ( >63.3g/L )下甘油是抑制剂 ,菌体生长特征符合 Haldance方程 ,Ks=0 .0 1 4g/L,KI=1 5 6.67g/L。毕赤酵母生长的甘油抑制浓度为 5 5 .42 g/L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P.p astoris)细胞活性的方法,并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得到应用。使用碘化丙锭染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发现甲醇诱导时酵母细胞活性开始下降,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由于细胞胁迫和甲醇的影响,细胞活性明显下降,活细胞率最大下降了14%。与此同时,细胞生长减缓,目的蛋白发生降解,表明细胞活性与发酵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和目的蛋白生成等参数密切相关。实验证明:流式细胞仪可作为检测毕赤酵母发酵过程中细胞活性参数的一个便捷精确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采用蛋白组学方法,利用4例中国肺癌患者的切除肺癌组织测定了磷癌(SQCLC)的蛋白表达 从双向电泳(2-DEgel)切下53个点,49个蛋白与数据库搜索结果吻合。在鉴定的24个蛋白中,17个蛋白有报道是与肺癌相关的蛋白其7个蛋白与人类其它癌症相关。所建立的蛋白组学方法能够用于建立一种基于组织的化验方法,发现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的蛋白标记物以用于癌症的分子学诊断。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TRA IL过程中的供氧矛盾,提高菌体的发酵密度,在大肠杆菌中引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和CO差光谱法检验表明:vgb基因能够在C 600(pBV 220-TRA IL)中表达并受溶氧调控,重组菌CTV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3.7 L发酵罐实验表明:在同样的发酵条件下,含vgb基因的重组菌CTV的最高菌体密度为对照菌的1.64倍,达到50.6 g/L,乙酸积累为对照菌的55.6%,TRA IL蛋白产量提高了70%,达到2.8 g/L。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处理鱼腥草幼苗,结果表明,二者均能使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提高.从长期效应来看,以低浓度(50 μg/mL)的水杨酸或高浓度(20 μg/m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鱼腥草幼苗槲皮素含量有较明显的增加.对鱼腥草幼苗给予机械伤害处理,处理组与对照组中槲皮素含量的差异显著.用UV-B每天照射鱼腥草幼苗不同的时间并连续照射不同的天数,结果表明,每天照射4 h连续照射8 d,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含量增高最明显;对鱼腥草给予UV-B照射后,油细胞和分泌细胞的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表皮细胞层增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紧密,鱼腥草叶片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都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辐射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历时30年,对这30年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研究脉络的发展流变对跨入第四个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台湾文学的研究视野从微观到宏观,研究思维从封闭到开放都是大陆研究界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之结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台湾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加以概括,再现其思索探讨历程,以期为下代学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灵感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水相体系直接从重组巴氏毕赤酵母发酵上清液中分离人溶菌酶,研究了体系中聚乙二醇(PEG)平均分子量,PEG、硫酸钠和氯化钠浓度,pH对人溶菌酶和总蛋白的分配系数、相体积比、萃取率和纯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 4000、N a2SO4和N aC l质量分数分别为0.08、0.13、0.06,pH为5.6时,在室温下的双水相萃取率达96.63%,纯化因子为6.5。  相似文献   

13.
对油茶枯饼的脱毒和发酵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对油茶枯饼中的皂素有较高的脱除率,枯饼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少;黑曲霉、毛霉和117假丝酵母能在脱皂油茶枯饼上正常生长,枯饼固态发酵后,其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程度为66.7%~99.7%;平菇、紫木耳能在油茶枯饼中正常生长,而金针菇则生长不正常;紫木耳对枯饼中蛋白的提高程度在各食用菌中最高,为74.2%~110.7%;以毛霉、平菇和紫木耳的一次发酵产品再经117产朊假丝酵母二次发酵,其粗蛋白质含量接近20%,氨基酸组成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14.
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 它是利用酵母染色体的着丝粒和端立元件,人工构成的能够在酵母细胞中增殖并能转移到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遗传元件。这类载体能够将大至200~1000kb的DNA遗传物质导入寄主细胞。YAC现在被用来研究大的遗传座位,例如11号染色体的β-蛋白区段的生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不同有机氮源对肌苷合成的影响,结合蛋白、核酸及菌体生长的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国产酵母膏A是肌苷发酵的理想氮源。此外,由于国产酵母膏A部分可溶,其水解出的氨基酸的碳骨架可能作为前体物质直接进入糖酵解和三羧酸途径,使得以国产酵母膏A为氮源时肌苷生产期的呼吸熵(RQ)由1.0降至0.6左右,从而促进了肌苷的合成,糖苷转化率由原来的15%提高至29%。  相似文献   

16.
渗调蛋白基因可受多种外界环境因子的诱导表达,并与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抗逆境及植物抗病性等重要的生理过程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寻找与渗调蛋白基因启动子中FA区域DNA结合的蛋白,克隆参与该基因表达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有利于明确渗调蛋白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机制,揭示外界环境因子通过信号传导系统诱导渗调蛋白基因表达的过程。利用近年来发展起的酵母单杂交系统,从适盐的烟草悬浮细胞的cDNA文库中分离到1个可与渗调蛋基因启动子中FA片段结合的蛋白因子的基因OPBP1。核酸序列分析表明OPBP1包含有一个完整的阅读框架,可编码27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表明该蛋白与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DNA结合蛋白如EREBP,AP,ANT等具有相同的保守区,其中一些氨基酸完全相同,OPBP1与EREBP3最接近,同属该类新的DNA结合蛋白的第1组,仅有1个保守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保持文化身份的单一性不再可行。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中,美国华裔三代移民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代移民被美国主流文化边缘化,他们从母文化中寻找归属感;第二代移民从幼年到成年经历了文化身份从单一到杂交的变迁;第三代移民则受到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族裔与身份的相关理论佐证了这三代美国华裔儿女文化认同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谭五昌《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一书从代际构成的谱系学梳理出发,从"第三代诗歌"的复杂内部图景提炼出"第三代诗歌"的"先锋元素",仔细辨别"第三代诗歌"的流变环节和内部各派别、社团、诗群之间的美学差异,厘析这些派别、社团、诗群独特的艺术创新点,指认其各自独特的艺术贡献,在"先锋元素"的"祛魅"和"还原"过程中切入"第三代诗歌"的核心问题。这是对中国当代先锋诗学谱系的一次有效还原与拓展。  相似文献   

19.
Rab蛋白家族是Ras超家族(包括ras,rho/rac,tab,arf以及ran五大类)中最大的家族,是一类小分子量GTP酶,分子量大都在20~25kDa之间,表达于从酵母、果蝇、小鼠到人类等各种真核生物中,调节细胞器之间的囊泡运输.其在酵母中称为YPT/SEC,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称为Rab.到目前为止,已有近70多种人类Rab蛋白或Rab—like蛋白编码基因被克隆和鉴定,其中包括一些剪切体.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从八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继承与发展,创造性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十多年来,理论界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绩显著。本专题的研究有着较大的拓展余地,我们期待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贡献研究中结出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