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吃饭时不要说话!”自三岁孩童能够独立进餐时起,这一原则已深印小小脑海,并一直跟随他们成长。于是,吃饭时即使是平时谈笑风生的人都遵循这个规则——吃饭时少说话。原因有两条,一则,吃饭时说笑易将食物呛入气管,造成气管阻塞,轻者引起咳嗽,重者阻塞肺部气管,阻碍肺部氧气交换。二则,吃饭时说说笑笑,  相似文献   

2.
张峰 《老年人》2011,(6):12-12
一般的饭馆酒店,都设有包厢。据笔者多年观察,包厢的妙用大致有三个好处。 一是请客人吃饭并非只是为了吃饭而吃饭,饭桌上当然有远比吃饭喝酒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办。比如:说些联络感情甚至巴结谄媚的话;拍下一些原本不该拍的板;签下一些原本不该签的字。所谓“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是也。  相似文献   

3.
祖义 《老年世界》2008,(17):40-40
很多人有吃饭时看电视的习惯,其实边吃饭边看电视很不卫生,有碍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一个月之前,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请我吃饭。饭后我才知道,朋友名义上是请我吃饭,实际是向我倾吐他心里的苦水。  相似文献   

5.
应酬的困窘     
工作需要,我有不少在外吃饭的机会。所谓吃饭机会多,乃是要不时出面应酬。可我不爱应酬。应酬不仅仅是吃饭,光带嘴去好办,低头吃饭,别的不管,酒足饭饱,抬腿便走,这不会让人有多难受。吃饭让人难受,问题出在嘴不能闲着。你只有一张嘴,它在饭桌上不能只顾大嚼特嚼,它还要大侃特侃。 这样一来嘴就很累。说嘴累,其实是心累。你不会喝酒,也不想吃什么东西,可你要张罗,你要照应,你要调动大家的情绪,你要照顾众人的兴致;你要察言观色,你要投其所好,你要说冠冕堂皇的话,你还要讲桌子底下的笑话……最后,你还要说出想达到自己…  相似文献   

6.
燕子 《金色年华》2007,(6):35-35
编辑同志: 我有一个好朋友,大家一起毕业留校工作,关系很好.总在一起吃饭。后来她恋爱了,但由于工作忙,一般也只是周末约会,所以我们平时还是一起吃饭。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人民公社运动兴办起公共食堂,农民在食堂里“放开肚皮吃饭”,觉得我们的粮食吃不完了。可是第二年农业歉收、吃饭不要钱的公共食堂即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8.
轻蔑     
轻蔑何立伟一个朋友来电话,邀我去一个地方吃饭聊天。我问,是个什么好地方?他说出一个电影院的名字。我有些呆,问:到电影院去吃饭?那朋友说,哪里哪里,如今那地方已是吃饭喝茶,表演什么民族风情啊、歌舞节目啊一类的民俗村了。“你都不晓得?”朋友在电话里狠狠地...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私下用餐时,觉真法师告诉我,吃饭一定要把碗端起来,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习惯,好处有很多:一是姿态比较端正,容易保持恭敬的感恩心;二是不容易掉饭粒,汤汤水水的也不会四处洒落;三是吃饭就是吃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谈;四是能吃多少盛多少,避免浪费;最后一点,这样的坐姿不占地方,而且互不妨碍。  相似文献   

10.
家规     
现在的独生子女,吃起饭来乱翻乱选,饭菜撒得满桌满地,放到嘴里的菜嫌不好吃又送回盘子里,做父母的视而不见,还认为不必大惊小怪。每当这时,我就不由得想起孩提时代父亲对我吃饭的管教。父亲是个严谨的人,讲究道义与礼节。他认为治家要有家规,因而对我们的管教很严,可以说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就是吃饭也得中规中矩,不然,就要遭到训斥和处罚。因此,我小时最怕与父亲同桌吃饭。有年端午节,我与父亲同桌吃饭。家里已经好久没见荤腥了,这天菜里有几片肉,我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忍不住,就把筷子伸到了有肉的碗里,可还没吃上两片…  相似文献   

11.
冷兵器时代结束,西洋人的“奇技淫巧”将我大清打了个稀里哗啦,从此,传统的中国武行、镖行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靠武行吃饭的人诸如燕子李三、大刀王五之流也就成了近代史上的绝响。习武之人既然不能将一身的本事货与帝王之家,吃饭就成了问题。于是“授徒传艺”民间武馆纷纷成立,名为报国,实为生计。到了现代,大宗人马靠习武吃饭已不可能,但靠共同的爱好联络感情,强身健体,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还是有的。这是就整体而言。个别时运不济,落了单的也有,如张有余——张先生是也。  相似文献   

12.
慈禧老佛爷吃饭是一日五餐,虽然麻烦,却比以往任何一位帝王和后妃都有规律。她是6:00吃早饭,10:30吃午饭,17:00吃晚饭;中间再加餐两次;14:00喝下午茶,19:00吃夜宵。那时候宫廷里已经有钟表了,老佛爷按钟点吃饭,上下不差十分钟。  相似文献   

13.
每次回家吃饭,年逾八十的老父亲总是在旁不住地念叨:“孩子,多吃点,饭要吃饱!”听到这熟悉的话语,我的心似乎一下回到了孩提时的情景。那靠买“高价米”过日子的年代,每次饭桌上吃饭,父亲都说这样的话。心中顿时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感情,眼泪会止不住地流下来。  相似文献   

14.
精神大餐     
老爸是个象棋迷,没事就喜欢找人下象棋,一下起来常常连吃饭的时间都忘了。为此事,老妈没少奚落过老爸,可他依旧我行我素。 这不,今个儿一早,他又和人下起来了,都12点了,还不知道回家吃饭。老妈让我去叫他,我“领命”前往,结果是尽兴而去败兴而归啊!  相似文献   

15.
邂逅是人生最美好的际遇之一。 记得有一天打车,上车的时候司机对我摆摆手说:“哎呀,我要去吃饭了,都9点了。” 站了半小时才打到车的我心中一急,说:“师傅您放心,我下车的地方有个砂锅店,便宜又好吃,很多师傅都在那里吃饭。”他看看我,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6.
那时候他们都很穷,穷得只能在食堂吃饭,没法上馆子。而他们是那么厌恶在食堂吃饭,倒不是嫌饭菜不好,而是厌烦那些目光。“坏小子”与“淑女”相爱了,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他周围出现了许多挑衅行为,他知道那些哥们是吃醋了,他只是淡淡一笑,他有了她的爱情,变得安分。而她的身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好心人,  相似文献   

17.
江湖永不败     
吴桥杂技的确还有那么浓烈的江湖味,那就是凭真本事吃饭,绝不糊弄  相似文献   

18.
交际就是吃?     
现交际茶座主持:伊人□方英文我好像就是这个样子今,中国人的所谓社交活动,其实就是吃饭活动。这类活动,无聊而可怕。早想写篇文章,表达我对吃饭活动的不满,可是没敢写,要是写了,必然有仁人志士破口大骂:瞧这家伙,中国还有六千多万人不能温饱,而他却苦恼于日日...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交际》2005,(7):61-62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  相似文献   

20.
祖远 《当代老年》2013,(10):18-18
小儿子婚后,虽说不跟我们一起住,但他们还是每天回来吃饭,吃完饭后再回自己的小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