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南闽南话保留了不少汉语上古音的形式并且深受平南粤方言的影响,历史音变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点:保存了上古音鼻冠音声母[mb-]和[-],保留了上古音清界音声母[h-],有许多上古[st-]复辅音声母分化的字例……受粤方言的影响,平南闽南话产生了[∫]声母,「ts]、[tsh]两声母消失;鼻化韵大为减少,只剩五个(厦门话12个),塞韵尾[-k]消失,只剩下[-p]、[-t][-?]三个塞韵尾;鼻尾韵增加,共19个(厦门话13个)其中、、、四韵很可能是借自粤方言。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有的学者的观点,指出《切韵》去声的“祭,泰,夬、废”四韵无平上声相配是上古音发展到中古的结果,并不能暗示它们至《切韵》仍带辅音韵尾;相反,各种材料都证明它们在《切韵》中乃至《切韵》以前已是-i尾韵。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对上古汉语去声字带-S韵尾以及汉语声调发生、发展问题的一些不同看法,然后从中国古籍中举出许多例证,说明古代的许多叠韵联绵词(如“促速”ts‘oksok等)可能是带-S的复韵尾的一种衍音形式。又从现代一些保留古音特点较多的汉语方言(如闽南方言)中存在的某些单音词衍化为双音词(如“搭”ta(?)→ta(?)sa(?)等)的现象,来证明在上古汉语的入声韵字中,可能存在带-S尾的复韵尾-ps、-ts、-ks等。稍后,它们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ps等失去S成了-p、-t、-k,变为古代的入声的;一是-ps等中的塞音受到S的影响,塞音产生变化,全变为-(?)s,后又进一步失去S,变为-(?),这就成了《诗经》时代的“次入韵”。魏晋以后,-(?)尾进一步丢失,它们成了元音收尾韵,声调上也从入声变为去声。  相似文献   

4.
《康熙字典·贝部》:“,《篇韵》音躉(dun),别寄异物也。亦书作趸。”《中华大字典》在“”字下注“东本切,音躉,阮韵。别寄异物也。[见《篇韵》。]”《中文大辞典》、《大汉和辞典》亦均据《篇韵》音“躉”。查《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  相似文献   

5.
古入声韵尾在湘语中发展渲变的大致轮廓为:最初,湘语有塞音韵尾;接着,塞音韵尾发生合并,由-,π-τ,-κ尾并为-κ尾;然后,韵尾塞音进一步弱化,只剩下音节后的紧喉动作;最后,入声韵的特色逐渐消失,变得同于舒声韵,入声调类这一阵营慢慢地丧失。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汉语上古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一、阴声韵尾问题。没有韵尾保护的韵腹元音容易变易,阴阳入相承的韵部元音演变不同步证明了阴声韵没有辅音韵尾;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差异不是押韵和谐声的障碍;韵尾与-k配对,在音理上完全是合理的。二、复辅音问题。必须跳出《广韵》模式,用顾炎武"离析唐韵"的思路离析上古声母;同一个谐声符的汉字在异时异地的不同读音应该是在用发音原理可解释的范围之内,构拟复辅音是最简洁明快的解释。三、上古汉语声调的性质。《诗经》同调押韵并非一定要用超音段的声调来解释,用韵尾音缀也一样可以解释。我们愿意采纳上古押韵是韵尾音缀和谐的说法。超音段的韵律特征在那个阶段可能还是伴随特征。  相似文献   

7.
《切韵》“俟”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韵》有没有“俟”母,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中古汉语声母系统的重要问题。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清代陈澧《切韵考》,用反切系联法考求《切韵》的声母系统,没发现《切韵》有一个俟母。和《切韵》同时代的《玉篇》.《博雅音》、《经典释文》等南人所作字书韵书中,也没有“俟”母。原本《玉篇》广部有一个“(广矣)”字,助雉反,注云“字书或俟字也。”是“俟”字属崇母。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语音史上,入声的消变是一个颇能引起人们注目的课题。一般说来,入声消变在宋代反映比较突出。从《七音略》(1162年)把入声铎、药兼承阳唐和豪肴之后,就被看作是入声消变的开始。之后,《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起数诀》等宋中晚期韵图,均以入声字兼与阴、阳声韵字相匹配,表明了此时的入声韵尾已经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时可能原来的韵尾[t]与[k]已经混为[?],只有[p]尾尚保存着(李新魁著《汉语等韵学》);  相似文献   

9.
对冯惟敏231首南曲的韵字进行归纳后发现,冯氏南曲用韵并非依据《洪武正韵》,而更接近《中原音韵》。但和《中原音韵》相比,语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在《中原音韵》的寒山、先天、桓欢、廉纤四部已经合并,廉纤的-m韵尾已经消失,且-m韵尾的消失具有不平衡性等。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例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在谈到“声介合拼”的拼音方法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xi──ong→xiong(胸)”,并指出这种拼音法“先把声母和韵头合成一个部分,然后跟韵身进行拼音。这只适用于有韵头的音节。”可是该教材给韵母“iong”标音为,排列在“四呼”分类的撮口呼中,并在注释中注明,iong放在撮口呼,是按其实际读音排列的①。这就让人感到困惑了:iong的实际读音为,从语音结构分析,是由韵腹和韵尾ng构成,根本没有韵头,或者说,韵头是个虚位。由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明末利玛窦的罗马字注音文章中的材料,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汉语专有名词等的意大利文标音材料相互参证,对利氏所记的官话音声母系统进行分析、拟测,把利氏注音文章中26个声母符号归纳为明末官话21个声母。指出明末官话全浊声母消失,/n/、/l/有别,/v/声母留存,/η/声母正在消变,见系细音字的声母尚未腭化成/t/等,知二庄组声母存在/ts/、/ts/两读的可能,“儿”类字尚未发展成卷舌元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关于北曲创作的著作,由著名戏曲家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对于研究元代汉语语音情况,比如元代的汉语共同语是否有入声等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曾撰文指出,《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共同语是有入声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共同语中入声的数量和韵尾问题,指出:第一,《中原音韵》时代的汉语共同语至少有三类入声,很可能有四类入声.第二,在《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共同语的入声韵没有-p、-t、-k尾,只有-?尾.这个-?尾也已大为弱化,只剩下一种轻微的“唯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元代吉安籍文人古体诗用韵的韵尾和韵母反映出元代吉安方音的发展演变与中原官话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m韵尾的地位已经动摇,接近或已经消失,-n、-η两个韵尾呈独立的状态.入声韵尾有可能完全消失,-P尾已经完全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t尾已向-k尾靠拢.宋元时期吉安地区接纳大批移民,中原官话对吉安方音的影响很大.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吉安方音与<中原音韵>的关系,对现今吉安方音形成规律的探索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偶尔听到有人诵读《敕勒歌》,诵曰:“敕勒川,明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a)。”初整不解“野”何以要读为“ya”,翻看1993年版四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该诗下的注解,才知道自己以前读野为“y6”竟然全是错误。然心中颇不以为然,查《广韵》:“野,羊者切,”今音应当切为“ye”;另外还有“承与切”,今音应切为“Shh”,是为“墅”字音,《玉篇》云:“墅,田庐也。”《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请书,“野”字均无“ya”音,始语中学语文教材盖沿用古代“叶音”之法,以求与上句的…  相似文献   

15.
“语词”的出处及原义“语词”是常用词语之一,如《辞海》有“语同分册”。《辞源》新版未收(收了“语辞”)。新版《辞海》及《汉语大词典》均收,列义项相同。前音“泛指语言中的词或词组”义项下无书证,后吉“话语;言辞;文句”义项下引书证是《敦煌曲子词·女人百...  相似文献   

16.
《切韵》承前代韵书,分“东”“冬”为二部,顾炎武《音论》说:“所谓一东二冬三锺者,乃隋唐以前相传之谱”,此后凡属《切韵》一系的韵书,“东”“冬”之分,均相沿不废。参与《切韵》撰作的颜之推说:“河北切攻字为古琮,与工公功三字不同,殊为僻也。”颜氏为审音高手,他以为“攻”字切“古琮”(冬韵),不同于  相似文献   

17.
“姑苏”新解与上古见章系互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1)“姑苏”是古吴越方言“官盐”的记音,其本义正是“盐官”,与《越绝书》中“朱馀”同音同义。(2)古吴越方言见系一三等字读如章系三等的声纽。(3)上古见章系互谐当源自更早的※Krj-复辅音。理论上※Krj-当有三种发展途径:古楚语和今客闽方言的某些点代表了※K,古吴语代表了※ts,大多数方言代表了※k/,※ts分化。问时也附带说明了古齐鲁、吴越方言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考察西夏文献《番汉合时掌中珠》,夏汉对音和汉夏对音中西夏文几乎没有四品舌上音类字,而《五声切韵》和《同音》中却都列有“四品舌上音”类。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简单地“直抄”,而有可能是实际语音的反映,也说明 12世纪的汉语舌上音类正处在一个变化时期。西夏语的四品舌上音应该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完全等同于汉语的舌上音。  相似文献   

19.
“和律论”之辩答──对蔡、牛二君之相关“文本”李曙明蔡仲德君与牛龙菲君十多年来,对“和律论”(“音心对映论”)提出诸多话难、质疑。现就“比音而乐(le)”,“乐者乐(le)也”两个命题试辩答如下:“比音而乐(le)”之辩答《乐记、乐本》云:凡音之起,...  相似文献   

20.
《集韵》、《类篇》反切比较反映宋初入声韵尾-P、-t、-k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消变。同一韵摄内部入声的换用表明相同入声韵尾不同韵部韵母的主要元音已经相同或者相近,它们在宋初就已经开始合并;不同韵摄之间入声的换用表明不同入声韵尾的韵母也开始合流了。-P尾塞辅音弱化消变的有缉韵入声字,同时,咸摄三、四等与山摄三、四等入声字混同;-k、~t尾消变趋势是臻摄、山摄入声三、四等-t尾,与其主要元音相近的-k尾梗、曾两摄入声三、四靠拢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