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成至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6)
由高娃(J.Gowa)所著的《选票与子弹》一书,是一本批判当前在西方盛行的民主和平论的著作。 作为西方国际关系学的极少数金科玉律之一,民主和平论断言: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这是因为民主国家遵奉共同的民主主义价值观念,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能够相互理解,社会制度的运行机制也有利于化解彼此间的矛盾和摩擦,不会使矛盾走向对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克林顿政府才会将扩大民主地带作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民主和平论的最重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美国定义下的民主和平论并不能准确解释民主与和平的关系.一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离不开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国内机制逐步向民主发展.民主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但发挥作用的路程是缓慢而曲折的. 相似文献
4.
谭吉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民主和平论”是近年来西方国际关系领域风行一种政治理论,这一理论适应了冷战后某些西方大国输出民主、干涉别国事务的霸权外交的需要。其实,这一理论无论就其概念的运用,还是逻辑推理、抑或是经验论证,都不难看出其缺失乃至谬误所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民主国家间没有战争的观点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这种观点强调政治体制,以此作为主要的解释因素。B.卢塞特说它是“对国际政治所作出的最有意义,最不同义反复的概括。”莱维(J·Levy)则赋予此原则定理性地位。但是,此原则仍有 相似文献
6.
于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中国人民8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机会。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发展的眼光提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战略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方针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如何理解我党在战后初期提出的“和平民主方针”,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方针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适应时势和人民要求的战略方针。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局复杂,瞬息万变。1945年8月14日,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三件对中国革命前途有影响的大事。就是在这一天…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的那个“顾问”和戚本禹等,曾大肆批判刘少奇同志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提法,说他“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提出‘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投降主义路线”。这是对刘少奇同志的政治陷害,也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8.
在为克林顿政府促进国外民主的政策辩护时,托尔波特(S.Talbott)引用门肯(H.L.Mencken)的观点说:“治疗民主弊端的良方是更加民主。”(《民主与国家利益》,1996年11~12月)门肯在发现别人引用自己的观点支持将美国外交政策基于“和平民主”信条时,如果有所反应的话,也许会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充满激情地相信它,这是最通常的愚蠢。”大概是他第一个指出这一人们激昂持怀的观点的致 相似文献
9.
吴其全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3)
抗战胜和后,中国共产党不仅以多种形式的斗争扎扎实实地贯彻了和平民主总方针,而且在复杂多变的斗争中,准确地把握住各种形式、各个阵地、各条战线斗争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将其结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绘就一幅威武雄壮绚丽多姿的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展开这幅历史画卷,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后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和平民主斗争的若干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斗争的两种形式、两个阵地、两条战线的配合。两种形式的配合,就是和平谈判与自卫战的配合。阶级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各种形式斗争的复杂过程。各种斗争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战后一年,中共同国 相似文献
10.
张树宣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刘少奇同志的沉冤终于昭雪了。林彪、“四人帮”强加在刘少奇同志身上的种种罪名和不实之词,也都随之被洗刷而去了。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极深,他们陷害刘少奇同志的莫须有罪名,可能马上还不易清除。所谓“投降主义路线”的“和平民主新阶段”,就是其中的一例。被林彪、“四人帮”定为刘少奇同志“罪行”之一 相似文献
11.
财富增长对民主与和平的含义(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主的某些影响 富裕引发民主。经济收益会产生巨大的政治后果,一个最重要的看法是:它可以传播、巩固民主形式的政府。这是有道理的,经济活动大都是独立于政治控制之外的,政府的强制力是有限的,虽然需要政府来制订、执行法规。权力有效的分散化也产生了制约权力的力量。当人们的生活不再依赖于国家,当他们拥有财产,接受过更 相似文献
12.
肖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8):276-279
作为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之一种,"民主和平论"描绘了一幅在"民主制度"下国家融洽相处、和平永驻的美景.然而,该理论的论证从概念、事实到逻辑都存在着诸多悖谬和不周之处."民主和平论"设想由相同制度的国家取代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这深刻地反映了冷战后西方尤其是美国想通过身份认同重构世界格局的愿望,"民主和平论"首先在美国兴起,主要是由于在目前对西方和美国相对有利的世界形势下,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使它对维护自己的全球领导地位感到力不从心,没有盟国支持,其地位无法稳固.没有民众的支持,其对外政策也难以持续贯彻.同时,冷战结束后西方失去了主要的威胁目标,因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的凝聚力大大下降,而制度认同是将以前的盟国重新凝聚起来的有效工具,所以克林顿政府,尤其是布什政府都打出"民主和平"的旗帜假手别国内政."民主"攻势愈演愈烈,同时也引起有关国家的反弹. 相似文献
13.
对长期发展的推论 对能否坚持自由化道路提出疑问是有道理的。无疑有些国家,如克吕格尔(A.Krueser)所说的,会有反复,而另一些国家则会稳步向前,经济自由化思想则很可能会被坚持下去。但关于发展趋向的以下论点似乎是站得住脚的。 很可能能长期坚持的社会能力和政策改善方面有:人们受学校教育时间继续增加、边干边学比率更高,健康状况更好、私有化、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14.
杨秀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共九亿人口”,同时,“大战的结果,德、意、日三个帝国主义大国被打倒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被严重地削弱了。帝国主义挑起的世界大战,大大地加速了他们自己走进坟墓的过程。”“因此,研究反法西斯战争的后果”,首先“要研究随着反法西斯的胜利,怎样赢来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新高潮”。如果从一个不太长的周期看,上述结论诚然是正确的。可是,在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的今天再来审视这一结论,就不难看出它的相对性、局限性和偏颇性了。勿庸讳言,曾经被打倒了的德、意、日,都如同火中凤凰般的业已重新崛起为经济强国;一度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三日签署了投降书,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和平民主力量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关头,对战后国际国内形势作出正确的估计、科学的分析,是我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研究21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论文。据作者介绍,随着冷战时期的结束和全球化、民土化世界进程的加快,正在形成一种所谓“民主和平”的假说。文章在对这一假说的内部逻辑进行哲学分析时,指出了其理论框架的缺陷和疏漏。作者认为,21世纪究竟是多极力量均势还是全球民主和平,关键是取决于世界的运动方向,当然也应考虑其他一些新的世界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民主和平论"是冷战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但"民主和平论"面临着概念、事实及逻辑上的三重困境,因而引起很多人的批评.在这场理论的"挑战-应战"中,一些学者对"民主和平论"进行修正,约翰 M·欧文就是其中一位.他的<自由主义怎样造就民主和平>一文着重强调自由主义的重要性,并引入"知觉"概念,试图应对人们对"民主和平论"的批评.本文认为该文虽在论证上有些许突破,但仍停留于一些理论上的修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主和平论"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8.
山根和代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2)
日本所拥有的和平博物馆数量位居世界之首,但大多数公共和平博物馆与战争博物馆一样,没有展示日本的侵略历史;即使涉及这方面,也只是展现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形象,而完全忽略亚洲其他国家人民遭受日本蹂躏的苦难经历。然而另有一些公共和平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如高知民众所,却客观地反映了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历史,市民们在那里建构和平的活动很是积极。在和平教育中,和平博物馆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区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冲突化解和宣扬和平思想方面,和平博物馆将发挥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主和平论”是当代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它试图从国内政治结构、民意以及决策机制等国内政治因素探寻西方二战以后长期和平的原因。但就科学性而言,其逻辑推理不严密,过分强调民主制度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因而该理论是不严谨的。自2005年下半年来,我国领导人不断提出“和谐世界”的崭新理念,并日益得到关注和好评。本文主要从对这两种理论出发,对中西方的和平发展理念做出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陈晓东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被迫召开旧政协,中国显露和平建国的希望。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体,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的拥护下,用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召开了人民政协,成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