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主义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志鹏 《天府新论》2010,(2):115-119
伴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日益凸显,并且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向全球蔓延,力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文化为表现形式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本文首先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界定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认为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消费主义文化是由“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意识形态实践方式转变的表现;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于“文化工业”;其运行和扩张以“文化主导权”的形式来实现;消费主义文化造就了异化的人,增加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4,(6):21-26
资本逻辑是资本不遗余力追逐利润以实现自我增值的运行逻辑,具有霸权性、抽象性和颠倒性等特征。资本逻辑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广阔的消费市场,因此资本需要消费主义为其呼唤和制造出人们强劲的消费欲望。正是在资本逻辑的巧妙谋划下,消费主义得以在现代社会大行其道,并成为支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资本逻辑因此构成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和核心本质。超越消费主义,需要深入揭示消费主义的资本本质并祛除消费主义的迷雾,在全社会广泛倡导和践行消费正义的全新思想理念和价值原则,积极发挥政府在消费问题上的科学规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渗透与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主义文化 ,是 指起源于20世 纪初期 美国 的一种 社会 文化现 象。 在全球 化浪 潮的强 烈冲 击下,美 国式的消费主 义文化在全 球迅速蔓延 。消费主义文化在我 国的日益渗 透,对人们的生 活方式、价值 观念以及我国 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都产生了诸多危害。这 些危害给我 们当前如何抵 制和控制西 方消费主义 文化的侵蚀提供了某些 启示。  相似文献   

4.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尹世杰在《消费经济》1995年第4期撰文分析了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区别.消费文化是一种极重要的文化。在人们的消费生活中有丰富的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消费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人们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云梦学刊》2011,32(4):F0003-F0003
《传媒消费文化景观》:徐小立著,2010年8月人民出版社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不仅表现为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从而促进了社会消费;而且也体现为传媒自身的消费文化变异,即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已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根基.消费主义制造了诸多“消费神话”,如“我买故我在”、“消费带来幸福”、“消费带来进步”等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露这些“消费神话”的虚假性和片面性,有益于人们认清消费主义的本质,从而自觉超越消费主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扩大内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蓉  滕朋 《兰州学刊》2005,4(5):290-292
消费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体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消费主义不仅向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蔓延,影响了诸多国家的生活方式;而且向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都深受其影响.大众传媒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扩散渠道对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自身也受到消费主义理念的戕害.本文通过对消费主义本质和特点的探讨,梳理和阐述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下的大众传媒现状及其受到的负面影响,希望能对当下大众传媒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倡导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已经扩展到肯定和支持作为美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意识形态的消费主义这一独特角色上.事实证明,工人消费水平的提升所起的有效作用只不过是补偿(从而承认)了他们所受的不断加深的剥削及其负面社会影响.而这种补偿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工人信奉一种强调消费重要性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美国左派(在工会、党和运动中)的缺点就在于认可了这种消费主义.而不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结构下破坏它.  相似文献   

9.
符号消费和时尚消费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两种标志。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自我表达中,符号消费和时尚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想象,大学生没有形成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消费的自我取向既不是为了身份建构,也不是为了张扬个性,而是以传统的功能性为特征,有用性构成大学生消费的首要选择。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开始难以区分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他们的消费功能从生存功能向发展功能过渡。  相似文献   

10.
在《慧血》中,弗莱纳里·奥康纳描述了一个由广告和市场技术主导的社会。《慧血》呈现了她对美国消费文化的批判,奥康纳趋向强调它在区域身份上的不利影响。在《慧血》中,以广告和市场的形式把自我包裹起来,把自我隐没在一个销售对象的世界中。在小说的世界里,信仰本身变成了一种商品。本文对奥康纳的小说《慧血》进行分析,展示了日益兴起的消费主义控制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在消费主义纠结下社会文化思想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文化是当代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体现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安顿自我身心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丰富的身心安顿之道,能够有效地淡化或消解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倡导回归自然,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在山水、田园中安顿心灵的有效途径。这是一种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具有可持续性的消费方式,它通过回归山水、田园,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依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们的外在事功追求与自我德性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给了人们在工作及自我修养中发现人生意义的智慧。在今天,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克服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根源———劳动及消费的异化。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存在结构,本质上与资本的内在逻辑相一致。在消费主义下,个体以消费来建构并诠释生存的意义,个体生存逐渐消费化。消费主义的消费是异化的消费,导致人的钝化、单向度化与物化,并造成人类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3.
消费社会的身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的理论认为,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本身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对身份感都是具有作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这一语境下,身体成为一个新的神话,身体地位成为一种文化表征.作为最美丽的消费品,女性身体在这一消费浪潮中就更突显其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豪 《天府新论》2020,(6):92-100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主义共有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二者在新时代的中国同时在场。然而,人们在消费主义的实践中由于受到商品符号意义的支配,沉迷于炫耀性消费和过度消费,造成精神与物质需要的双重沦丧、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进而与美好生活需要相背离。为此,我们需要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背景下立足于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明确消费主义的边界,以高品质生活观代替节俭性消费观,并在承认商品符号化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伦理的关照和人的主体性回归,对商品的符号意义加以建构,实现对消费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专家预测,我国消费市场第三次浪潮已经开始。这次“浪潮”的特点是: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消费现代化。这次“浪潮”冲击点将是:录像机、摄像机、空调机、电话、现代厨房设备、卫生设备、住宅变革系列消费、娱乐型消费,至90年代中后期,私人小汽车将“第三次浪潮”引向顶峰。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消费市场,曾经卷起两次浪潮:1979年至1984年,农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批判与消费伦理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消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的必然.消费主义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态势的同时,也使现代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等伦理困境,表征着消费主义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成为消费主义批判的逻辑前提.反思、消解、超越西方的消费主义,自觉地建构"合理的"消费伦理,有助于推进正处于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的当今中国社会"健全的"发展和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当下中国正在经历从生产相对过剩到绝对过剩的历史跨越,消费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消费者在符码与炫耀性消费的驱动下,主体意识遮盖了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的区隔;投资者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悄然改变并形成了消费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消费主义具有了正向的伦理意义;执政者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考量,在小康社会建设与消费主义扬弃二者之间纠结不已;坚持科学发展,建立正确的消费模式,消除生态危机,这些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消费主义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推崇对物质产品的挥霍性消费,不仅将人变成了物的奴仆,而且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节俭美德是张弛有度的生活智慧,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节俭已从个人的、家庭的美德上升为一种人类整体的伦理,从一般日常消费生活的层面提升到社会和谐发展与人类生存境遇的层面.倡导和践行节俭美德不仅与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关,而且关系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发展前景.面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广泛影响和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加剧,如何看待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消费与人类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而走节俭型适度消费之路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个人和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消费,消费文化影响着人们对消费的态度和消费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的兴起却对人的幸福造成全面不利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既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物质前提;又应批判消费主义,构建和谐消费文化,这样才能发挥消费及消费文化对实现人的幸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伴随着大众文化对经典的解构与祛魅,文学界的许多精英们将目光放在对经典神话或童话的改写方面,借古喻今,针砭时弊.这些作家在经典中寻求创作灵感,在形式和主题上对单一叙述进行质疑,力求揭示文学经典的虚构本质.那么,为什么在消费文化时代作家会如此青眯童话改写呢?消费主义文化又是如何作用于童话反写的叙事主题或模式呢?童话反写如何免于娱乐垃圾的命运呢?文本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深入展开探讨,以期系统梳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后现代童话改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