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11月,为刻“重修王阳明先生墓碑记事”,在绍兴市区飞来山上发现一块记载明代绍兴教育事业的碑刻。石碑二面凿刻,正面凿刻文字,平底阴文,寸方楷书,碑题是《绍兴府舌小学学记》,通高150厘米,宽84厘米,厚21厘米;碑阴为线条浅刻“古小学”图版,画面刻于石碑的上半截。高74厘米,宽80厘米。现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宦洪云 《金陵瞭望》2008,(23):61-61
我家住在城南新桥,面对着蜿蜒西去的秦淮河水。当初售楼小姐说:“这小区绝对是旺宅。施工时还挖出了一块书有‘芳园’二字的古石碑,传说清朝时这里是一个大官儿的宅院呢!”一听这话,我立即毫不犹豫地买下这套住宅。  相似文献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②,遍插茱萸少一人③。①九月九日:古代我国习俗,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山东:此处指地处华山以东的诗人故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②登高:登上高处。古代重阳节这天有登高的习俗,以为可以避灾。③茱萸:一名越椒,一种芳气植物。古时习俗重阳节佩带茱萸可以避邪祛病。注释ZHUSHI这是王维17岁时的作品。写这首诗时,诗人正远离家乡,一个人在长安谋取功名。“独在异乡为异客”,正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两个“异”字,把孑然一身、孤独无依的漂泊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每逢佳节倍思亲”,以最朴…  相似文献   

4.
一、凤县陈仓沟和有关传说陕西凤县南星公社的连云寺村,地当宝鸡汉中公路线上,本是古代川陕大道连云栈(也称为北栈或秦栈)的必经之地。发源于柴关岭的野羊河从村旁流过,一条小支流从南面流入野羊河。这条小支流及其流经的河谷被称为陈仓沟。陈仓沟虽然短而且窄,但却是南经三道河、茅坝、百丈崖通向勉县的道路的起点。故老相传,这里就是西汉名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汉中北定三秦时所经过的“陈仓道”。现在连云寺村还有一块清朝立的石碑,上刻“对面陈仓道”几个大字。进入陈仓沟二三里,又有一块刻着“陈仓古道之墓”的清代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有一处毛泽东旧居,离旧居旁一百米远有一口井。这是一口普通的井,石头砌起矮矮的井圈,清洌的井水伸手可掬。井边竖着一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井已用围栏围起,入口处有一块刻有影响了几代人的小学课文“红井”全文的石碑。这口井就是当年毛泽东从叶坪迁居此地后,为解决当地人民缺水而开挖的。说到挖井,那是1933年4月的事情。当时,毛泽东随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沙洲坝后,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  相似文献   

6.
《老友》2007,(10)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处处忙"。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人这天要身佩茱萸,将收获的新粮制成糕点,带在身边到郊外登高一望,领略  相似文献   

7.
早期重阳节习俗中的菊与茱萸,有着驱祸、延寿的实用功能,因此饮菊花酒与佩茱萸的重阳习俗在民间自发仿效,代代相传.同时,因为陶渊明爱菊,使得重阳风物--菊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象,被视为隐士标格,积淀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因食菊、簪菊、赏菊、咏菊的习俗,成为一个令人追怀的风雅之节.但今日之菊与茱萸已成"明日黄花",重阳习俗也不为人所知.要让重阳节习俗能生动地再现于当代的日常生活中,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将其外延物化,成为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以富有文化意蕴的具体物质形式,如通过有菊与茱萸等来重新张显重阳节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可使这样一个节日不至于流于空洞.  相似文献   

8.
上小学时我们就一遍遍地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而从未过过重阳节,自然也不知道那"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只是大概猜测着茱萸可能和端午节采的艾蒿差不多吧!  相似文献   

9.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唐代文人士子每逢此节便登高吟咏、饮酒唱和,创作了大量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歌赋。重阳节登高野宴、插戴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文化融入到了唐诗中,抒发了诗人们的思亲怀友、羁旅行役、祈盼长寿等情怀,凸显出了中华民族崇和美、贵人伦、重孝悌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屈原与重阳节──重阳节起源新说程涛平重阳节的来历,是一个历史的悬案。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只说到汉武帝时已有重阳节之俗,但认为重阳节来历无考,断定重阳节“盖相传自古莫知其由”①,直至今日,《辞源》、《辞海》、《中国风俗辞典》等各种工具书,均对重阳节...  相似文献   

11.
静一 《新天地》2016,(10):46-47
九九归一 岁往月来,今又重阳. 九九最大,归原为一.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日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始于战国时期,自魏晋气氛日渐浓郁,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长沙市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有一片古朴典雅的建筑群,这就是为世人所瞩目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环境优美,但这里更为珍贵的,却是它闪烁的文化光彩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的每一组院落,每一间房舍,每一块石碑,甚至每一片砖瓦,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品位。岳麓书院的文化应该追溯到唐末五代,那时就有僧人倾慕“儒者之道”在岳麓“割地建屋”办学。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在原基础扩建为书院,初设“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学生甚多,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之说;因宋代理学名儒朱熹、张木式来此…  相似文献   

13.
淮盐重要历史遗存——古海陵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代泰州淮南大盐场地处江海流域,两淮中部,滨江临海,700余里广袤的滩涂资源,又有得天独厚舟楫之利。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在此开山铸钱,煮海为盐,由扬州茱萸湾开运盐河东通海陵仓专事运盐。汉、唐、宋年间史籍、文学著作中经常出现“海陵仓“一词,对此史学界一直颇多争议。从多角度、多侧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当时当地的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展示出这里两千多年前从海陵仓形成以来淮盐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一.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据《西京杂记》中贾佩兰讲述九日习俗的记载来看,西汉初年即有此俗。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日:“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三国时的重阳会已颇有声势了。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桓景登高避难的传说,既确证也丰富了重阳节俗。至于定名为重阳节,则是在唐代(之前只是泛称作九日,唐及以后备代,则重阳与九日并用,现代的九日已无专指之意)。宰相李泌  相似文献   

15.
正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因此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国外也有老人节,那么国外是如何过老人节的呢?伊朗的老人节定在每年1月7日,是一年中最早过老人节的国家。在这一天,儿女们要为老人做七道菜,让老人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尴尬     
王雯 《今日南国》2006,(8):48-48
近日,媒体争相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功夫圣地河南嵩山少林寺,兴致勃勃地欣赏了蕴含东方哲学的少林功夫。期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向普京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感谢僧人的帮助,赐予了该寺40公顷土地的历史,普京点头说:“当时是少林寺最鼎盛的时期,这一段历史我很了解。”在一碑刻前,释永信指着一块石碑下的龟形神  相似文献   

17.
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为起点,顾颉刚所代表的“古史辨”派古史研究和神话学,以“疑古”“辨伪”为思想武器、“古史即神话”为理念,把与古史纠缠为一体的古神话剥离出来。他的“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观”亦即神话观和“历史演进法”,开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中国古神话(古史传说)的先河,为中国神话学的创立铺设了一块基石,成为中国神话学初创时期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之外的又一重要学术渊源和流派。“古史辨”神话学的特点,在神话学研究中被概括为“古史的破坏、神话的还原”。  相似文献   

18.
    
汉中的褒河奔流于褒谷之中,谷口距汉中古城北二十公里。由谷口上溯九公里许,即褒姒故里,有褒姒舖在焉。褒姒本系古褒国一民间女子,以姒氏为姓,乃以褒姒”名之。据《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褒国古城,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括地志》所记是唐时之褒城,在今汉中市新沟桥乡打钟寺村,北距褒谷口十里。度其地望,褒国古城当在今汉中市新沟桥乡打钟寺村以东的周寨附近。周幽王五年(前779年),周伐褒国,得褒  相似文献   

19.
重阳节人们与亲友结伴出游、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节日中充满了浓厚的人伦亲情意味。这也无形中开拓了诗歌表现的题材,从而形成了抒情性浓厚的唐代重阳诗。在重阳节,因亲友常常不在身边,往往会加重诗人对其的思念,唐代重阳诗的艺术特征正在于充盈于其中的浓厚的思亲念友情结。诗人们多用登高、菊花酒、茱萸、授衣等节俗意象去传达自己的思亲感受,但因诗人经历、境遇、才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情感面貌。  相似文献   

20.
《蒙古青史》原名《青史》,著者不详,据书末所记“录书”时间和书中所述清嘉庆时史事,可知《青史》成书年代约在十九世纪中叶,即清道光、咸丰年间。此书是一部重要的蒙古文历史著作。它继承蒙古历史编纂学传统,不仅同《蒙古秘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