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已经开始用赤铁矿粉装饰墓葬,表明当时已存在对灵魂某种形式的信仰。夏商周时代,墓葬装饰的范围也由棺逐渐扩大到椁及墓圹四壁和墓道两侧壁,装饰的形式不限于铺垫朱砂、对棺椁和圹壁的彩绘,覆盖于棺之上的棺罩、荒帷、帛画等绘有图案的丝麻织物等均成为墓葬内部装饰的组成部分,这时墓葬作为死后家园的象征更多的是被随葬器物而非建筑形式所表现。汉代魂魄二元观念的合一以及灵魂不灭的思想加快了丧葬习俗和墓葬形制的变化;"室墓"对地上居室的模仿使建筑壁画自然影响到墓室装饰;墓室作为祭祀空间对于绘画功能的需要,使三代时期建筑壁画的形式和功能终于在西汉晚期成为墓室装饰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陶绘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陶绘通过视觉语言,呈现剧场化故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图像叙事方式。陶绘通过图像叙事,不仅传递可视化的信息,同时传达出古希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有着特殊的话语隐喻。图像凭借独特的构成要素传递信息,形成一种图像文本,实现了意识形态话语、神话传说文本、陶绘图像三者在语义层面的互释。陶绘的图像叙事所呈现出来的内在张力和深层学理机制,可以为我们解读图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人生意义或生命存在的沉思,人本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期。关于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与归宿的关切早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视野之内。在希腊文化繁荣及开始衰落的时代,希腊人作为“公民”生活于城邦这一鼓舞其忠诚的时代,哲人追问的是“人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怎样才能至善”的问题。在希腊文明晚期城邦衰落的时代,在捉摸不定的动荡社会里,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安宁的问题,成了世人关注的中心。可以说,人也是希腊哲学的出发点和对象。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具有时代局限性,但是古希腊人那种对自我充满信心的正向探索和中世纪人彻底放弃现实中的自我而到天国里寻找自我的本末倒置的探索形成了鲜明对比。古希腊人那种积极的自我探索成为后来人本主义思潮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4.
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古希腊宗教史研究中的一个谜。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此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和判断。文章介绍了较有影响的几种学说,包括已经为人们接受的“色雷斯———弗里几亚”说和“希腊本土”学说,同时也指出了这几种学说存在的漏洞和疑点。通过考证和推理,文章认为“本土”说与古希腊宗教的发展轨迹更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临沂吴白庄汉墓是山东地区东汉晚期画像石的代表, 其中室南壁东门楣上的图像曾被前人识别 为 “行刑图”。 通过图像分析及与考古出土实物的对比, 该图应是分别描绘了帝辛阅简、 好勇征伐、 比干死 谏、 沉湎于酒以及武王率领胡汉士兵伐纣五个场景, 故将之定名为 “武王伐纣图” 更加贴切。 此图系近年 汉画故事之新品种, 表现了汉人 “恶以诫世, 善以示后” 的道德劝诫意图, 传递出 “商周易代” 的合法 性。 同时, 作为 “道德镜鉴” 的武王伐纣图像, 与古罗马战争题材壁画传递的帝王崇拜和英雄主义有着 鲜明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最为复杂、受崇拜最为广泛的神明.对阿波罗起源的探讨,"东方说"与"北方说"是两种重要观点.由于这两家学说相关证据的缺乏,兼顾阿波罗所体现的外来因素和希腊本土文明特征的"多起源说"的提法亦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同,但对于阿波罗这位深刻影响着希腊宗教乃至整个西方思想的重要神明起源的进一步研究,尚有待于更多文献与考古材料的释读与发掘.  相似文献   

7.
回望"轴心时代"--"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等新文化人提出"五四文艺复兴"之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发现先秦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的辉煌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媲美的"轴心时代",发掘了久已衰落的先秦诸子之学,从而确立了"五四文艺复兴"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对"轴心时代"思想文化和精神传统的复兴,为新文化的创造提供本土资源与动力,这是新文化人倡导的"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相似文献   

8.
西王母龙虎座是西南地区西王母图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的主要特征为西王母端坐在龙虎连体神兽座上,这与中国北方发现的类似造型的其他神兽座相似,有着共同的渊源.这种两神兽胁侍一女神的图像题材在青铜时代晚期及铁器时代早期已流行于西亚的伊朗和高加索地区,稍晚时期流行于中亚以及中国北方草原地区.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这些题材的内容及其传播的轨迹都与游牧民族密切相关;此外,西王母神兽座的造型与中国以西地区女神图像的一致性表明,这一造型可能与西方的女神崇拜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汉人至少在表现形式和神化手法上借用了西方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克孜尔石窟裸体女性形象来源旧说——希腊说、犍陀罗说或龟兹本地说,经分析是难以成立的。印度本土艺术中裸体女性形象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随着佛教流布而传播开来。对克孜尔石窟与印度本土艺术中的裸体女性形象进行体态、姿势和装饰等方面图像学的考察、比对,可以确定克孜尔石窟裸体女性形象来源于印度本土艺术,其裸体女性形象无疑遵循了古代印度的审美法则。龟兹开放的社会和包容的心态,为裸体女性形象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无家可归"是20世纪文化统摄性的精神危机状态,而对"家园"的刻骨追索则是20世纪世界诗歌的不懈主题。"还乡"意志与冲动催生了世界最优美的抒情诗以及诗人们对"乐园图景"的异质想象。这种"乐园幻象"对"中国象征主义之父"李金发来说尤为刻骨铭心,深深刻写在他早期的离散诗篇中。以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为例可侧重考察:早期中国诗人如何在"异乡"的自我放逐以及对"原乡"的乌托邦的幻化作为解救自我危机的策略;当这批带着现代西方文化对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批判性否定态度的中国诗人在返回到一个完全别于西方社会的前现代化农业国家以后,其先觉意识或超前意识与本土现实情境的对峙性矛盾以及诗人如何为寻找其真正的精神家园而还乡并由此而产生的内在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人很早就有私有财产的观念,土地是最重要的私有财产。《荷马史诗》作为古希腊最早的文献资料,对于学者研究古希腊早期的土地所有权有重要作用。结合荷马社会的土地状况、土地来源、土地收益权以及低级原始的物品交换方式分析荷马社会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制度,可以认为荷马时代的古希腊人对土地没有完全的所有权。个人土地所有权直到近代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真正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周青铜器与古希腊雕塑同属于青铜时代的艺术, 同为人类当时艺术的最高峰,它们可以相媲美,但是由于中国与古希腊系两种不同的文化,它们在内在意蕴、功能及艺术创造原则上都存在区别。中国商周青铜器更多地与宗教祭祀、巫术、政治教化相联系, 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象征主义, 而古希腊的雕塑则更多地与神话、 审美相联系,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神话的道德意识源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源于希腊历史上民族的碰撞和交汇,源于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和海上生产活动,主要表现为宗神道德意识、人文道德意识和人伦道德意识.这些对西方的神道主义、人道主义、西方传统道德观念的确立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人建立的城邦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起源。在这种制度下建立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古希腊人对文明的一个极大贡献。本文从不同的侧面论述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对"自由"的定义,从不同层次探讨古希腊人城邦制度下"自由"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古风时期(公元前8-6世纪)是古希腊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古典经济思想的许多特征都是在古风时期出现的。古风希腊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为:农本经济思想、对外开放的经济思想、积极发展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思想等。研究发现,地理环境在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对古风经济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地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古风希腊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6.
西藏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类型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藏高原青铜时代考古学材料所能观察到的经济模式有两种:一是以曲贡遗址为代表的农—牧业兼营的经济类型(青铜器早期);二是以加日塘为代表的游牧—猎兼营的游牧经济类型(青铜器晚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时代早期,西藏腹地的古代居民便已经开始驯化牦牛,通过考古材料推测马的驯化时间,可以证明西藏高原专业化的游牧社会至少在青铜时代晚期便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古代世界两大文明中心,埃及和希腊很早就有了联系.特别是埃及18王朝贵族墓壁画中描绘的进贡使者--克弗悌乌人群,多数学者认为属于爱琴民族,主要是克里特人.克弗悌乌问题表明18王朝时,埃及和克里特的关系更加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18.
希腊神话是希腊遗产中的核心成分,是西方文学艺术的开端和土壤。随着现代研究和地中海地区的考古发现,希腊神话的起源过程变得越来越清晰。神话并非希腊人闭门造车的无稽幻想,而是在他们与其他文化发生接触时受其影响,并在寻找海外拓居地的过程中受地理发现的激发而孕育产生的。早期神话的出现与埃维厄人的航海和开拓经历密不可分。埃维厄人将他们在近东等异域文化中听到的故事与其在海外各地见到的地理特征通过神话的形式联系起来,试图给那些奇特的地形地貌和自然力量作出解释,从而形成了希腊神话中关于创世和诸神的核心故事。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流亡日本后,编写了多部有关希腊历史的论著。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创办报刊和撰写评论,积极向国人推荐和评介有关的世界史著,介绍西方古典时期的思想文化,比较中国和希腊历史之间的异同,从而将古希腊历史知识引入了中国。梁启超的引介满足了国人了解外国历史的需求,开阔了国人的视野,激发了青年人探寻世界知识和外国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