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琴 《社区》2010,(23):58-58
“阳光书屋对居民开放了!”听着居民兴高采烈地相互转告着,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说起我们友谊社区的阳光书屋,我总是有些激动,有些自豪,因为它是绥芬河镇11个社区中藏书量最多的书屋。从最初的几十本,到现在的近6000本,这里面有我们社区工作者的辛苦,更有上级领导、共建单位的支持,还有捐书义工的爱心……  相似文献   

2.
梁绮桦 《社区》2005,(24):28-28
以往的居委会委员、社区工作者多以女性为主,她们常被居民尊称为“居委大妈”;如今,在广东省江门市范罗冈社区的居民身边,却有一位“居委大叔”梁巨友,居民都称他为“友叔”。他热心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用范罗冈社区主任李洁凌的话来说,友叔就像社区的“救火队”,哪里有事就到哪儿。时时刻刻关心社区事友叔从事过饮食行业,当过兵,也在收费站做过管理人员。3年前,友叔退休了,从单位人转为社区人,但是热心的友叔闲不下来,平日总在社区巡巡走走,老想着为社区居民做点实在事:范罗冈商铺附近的环身渠堵塞了、范罗冈路口出现乱摆卖现象了、某间…  相似文献   

3.
吴敏 《社区》2014,(6):27-27
“社区服务怎么便民就怎么做”,这句普通的话,是辽宁省大连市许多社区服务的“座右铭”。为了方便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挖掘潜力,频出新招。也正因为大家的努力,这些年以来,在大连人的心目中,“社区”这·概念,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正如居民李明辉说的那样:“社区从未像今天这样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不出社区这个‘圈’,就能解决各种生活琐事。”  相似文献   

4.
社区时讯     
《社区》2004,(20):14-15
北京市西城区 社区出现“片儿医” 最近,北京西城区玉桃园小区的10个居委会也像派出所的“片儿警”一样有了“片儿医”——责任医生。这种贴近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模式今年刚一推出,就受到居民的欢迎。 所谓“片儿医”,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把站里的医生分派到辖区的各个居委会担任责任医生,并采取“三定”的形式,即定人、定时、定点到居委会为社区居民服务。居委会还把责任医生的照片和联系电话像“片儿警”一样,张贴在公示栏中,便于居民熟悉和联系。 玉桃园居委会主任介绍:“前几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社区建设是中国居民打破旧体制的羁绊 ,及自然、半自然经济的桎梏 ,培养和重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的过程。这是中国居民的再社会化过程 :程对于城镇居民来说 ,是从“体制人”到“市场人”的转变 ;对于乡村居民来说 ,是从“自然人”到“市场人”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两个转变”影响下,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失业、下岗工人由“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城市社区在解决这类城市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其基本权益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通过总结城市社区救助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城市社区救助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居民委员会无非就是搞户口登记,做民事调解,管计划生育等“婆婆妈妈”的事。然而,去年才建立的南通市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居委会,善于探索,勇于创新,成立“居民之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建设提供了一条有益的经验。南通市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居住着1554户,6500多居民,这些居民绝大多数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离退休老人。他们在单位有个“职工之家”,生活在小区希望有个“居民之家”。社区居委会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需,积极热情地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营造了一个漂漂亮亮、实实在在的“居民之家”。当居…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2,(7):1-1
何谓“以人为本”?就是在社区建设中以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首位的原则。在社区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就是说要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去规划社区建设、去构思社区建设、去开展社区建设。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建设就会偏航离辙。想民,是“以人为本”的前提。居民是社区的主体,社区建设的任何工作,首先要为民着想。为民着想,就要想民所需,想民所愿,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  相似文献   

9.
吴晓立 《社区》2002,(22):9-10
“政府办社区”是时下社区建设热潮中的一个首要问题,也可以说是政府的职能超载。在从“单位制”逐步向“社区制”转变过程中,原由企业、学校、机关包办的“生、老、病、死”等社会职能将移交给社区,这些社会职能名义上由社区来承担,但在“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它们仍然由政府全盘接管,形成了一种“将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的局面。“政府办社区”造成的另一后果是居民对社区组织普遍缺乏认同感,对社区工作主动参与程度不够高。社区组织建设工作的出发点是引导居民走“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道路,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  相似文献   

10.
胥子婷 《社区》2010,(7):8-11
2009年11月26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食堂、浴室、文体和科教设施,支持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事实上,多年以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作为社区服务的一种模式已经逐渐推开,并被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接受。在这一模式的推进过程中,从居民期待、  相似文献   

11.
周长生 《社区》2005,(5):24-24
社区是以无偿为民服务为主、低偿或全偿服务为辅的自治组织。目前笔者从吉林省通化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了解到,全市80%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与社区组织之间并不发生任何关系。由于卫生批准部门是该组织的主管负责单位,所以设立社区医疗机构无需社区同意,直接由医疗卫生部门批准许可后,即可冠以“社区”的字样进入社区。 “挂名入社区”固然可以,但是若“驻社不为民”就不利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成立以后,许多居民都抱怨,有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并不能得到相应的优惠服务。有的居民也因此对卫生站望而却步,有病就到个…  相似文献   

12.
汤祥云 《社区》2009,(28):30-30
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老城区,户籍人口近11万人,以困难弱势群体居多。为了方便居民办理业务,2006年初,街道建立了有123名工作人员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在业务大厅里,按劳动、民政、计生、医保等分类设立了近20个“归口式”窗口,居民像到银行办事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类型“对号入座”办理,即人们常说的“一门式”服务。这给过去要跑多个地方、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14,(34):1-1
说到社区建设,常被提起的一个词,就是“搭建平台”。“平台”是个比喻,在社区建设领域,人们往往把具有一定功能的载体叫做“平台”。社区本身就是个平台,它担负着很多功能,比如从居民相处的角度来说,它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对于外来人口来说,它是“融合”的平台;对于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精英来说,它是“参与的平台、协商议事的平台”……而对更多的居民来说,社区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在此,我们就来说说搭建社区服务平台这件事。  相似文献   

14.
周青园 《社区》2014,(34):43-43
自2011年至今我在社区工作已有1000多个日子了,通过这段时间接触,我深刻地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事无巨细,以及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社区作为一个基层的居民自治组织,自体制改革后,随着社会的转型,社区居委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人们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后,社区居委会便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组织单位,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压力也越来越大,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需接待居民办理各项业务,包括失业、灵活就业、低保、计生等业务,但我认为为居民开具各类证明是最考验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的一项业务。  相似文献   

15.
李燕宾 《社区》2002,(17):16-17
社区建设首要特征就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决定了社区建设既不是某一部门、某一团体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的某些个人行为,而是社区内的自治组织和广大居民、社区单位的共同的行为,这种共同行为的过程就是广泛参与的过程。其次社区建设实质上是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建设的基础是各类社区主体的共同参与。再有,社区建设还包括着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的重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泛参与又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广泛参与既是社区建设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必然要求。因此…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过程中 ,“家长的道德素质亟待提高”是制约着家庭道德建设的“瓶颈”。社区是家庭的载体 ,它是链接宏观社会与家庭成员个人的微观社会。社区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成为重要的生活共同体。将社区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的一个基本途径 ,充分发挥社区对其中居民的影响作用 ,对于提升社区中各家庭成员们的道德素质 ,具有从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其他途径实施道德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区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具有基于社会学理论支撑的现实可能性。通过社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 ,是对以家庭、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途径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3,(13):1-1
物化型社区,就是建设社区,使社区由“无形”变为有形,重点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载体,改变社区基础设施缺乏、简陋的面貌,达到社区居民活动有场地、社区组织办公有地点的目标。建设物化型社区,要有个高认识。近些年,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许多社区基础设施数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标准从低到高,对开展社区工作,创造了条件。但总体上看,社区基础设施匮乏,财力投入不足,仍然是社区建设的“瓶颈”,必须认真解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楼堂馆所,也不同于机关办公楼的修建,它是面向广大…  相似文献   

18.
“社区”的设置是传统国家控制思想的延续。由政府组织和控制的社区居委会实际上履行着政府直接控制社会的职责,将居民置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因而在社区建设中对居民的动员能力严重不足。只有充分重视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理清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逐渐减少政府对社区的直接干预,促进居委会组织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化,才能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对社区居民的动员能力,并在参与过程中通过居民“自组织参与”的方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张淼  吴强 《社区》2005,(24):20-21
社区工作需要兼顾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个很小的疏漏,就可能使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甚至整个社区产生意见,影响社区的凝聚力。而在安徽芜湖市的新芜区的许多社区,那里的居民经常用“家”来称呼自己居住的社区,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新芜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究竟他们在服务社区居民,增进社区的凝聚力上,有哪些秘诀呢?服务:让我们有了另一个家2005年10月28日傍晚,秋雨绵绵,天气阴凉,让人打不起精神。但新芜区红梅社区的社区活动室内却是灯火通明,一派繁忙,下棋打牌的,聊天说笑的,健身锻炼的……尽管社…  相似文献   

20.
韩全永 《社区》2004,(18):28-29
“居民”的定义问题不能孤立来看,它关系到哪些人自治什么领域。首先应与社区利益群体联系起来,否则跟过去一样,把互不相干的人按户编制管理意义已经不大。社区不只是一定地域的人口,更重要的是人群要有组织。传统社区居民是“自组织”起来的,促进现代社区融合需要找到居民的结合点。从现行法律来看,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现行法律竟然没有对“居民”的定义,而是通过规定“居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