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孝子应如何为最尽事亲之道答孝子事亲。须事事躬亲不可委之使令也。谷梁言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蚕以供祭服。非无良农工女。以为人之所尽事亲其祖祢。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此说最尽事亲之道。逸按为人子者。视于无形。听于无声。未尝顷刻离亲也。事亲如天。顷刻离亲。则有时而违天。天不可得而违也。后生初学。且须理会气象。气象好时。百事自当。气象者。辞令容止。轻重疾徐。足以见之矣。不惟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  相似文献   

2.
问处逆境是为进德之机否答陈宏谋有云人生境遇顺逆难齐功名迟早各有定数士君子惟有素位而行尽其在我其他皆宜听之于数古人云境遇要看不如我者学问要看胜过我者数十年前即佩服此二语至今益觉切当不可移易盖境遇看不如我则世间不如我者甚多。眼前逆境无非顺境心气不抑而自平学问看胜过我则一得来敢自  相似文献   

3.
问人之立言应取何法方为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答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已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故文不足以载道学何能以经世吾愿今世有立言之责者须于有益无益四字上注意。庶几不愧圣贤立言之意。  相似文献   

4.
问今日学者不能进步病在何处答在不务实。不务实。即为人之学。故曰。古之学者为已。其终至于成务。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已。伊川所谓为已。欲得之于已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明道云。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则为伪也。大本已失更学何事为名与为利清浊不同。然其利心则一也。余谓能于此处辨明。则学自进。终于有成。学前勉之。问古之学者一今之学者三异端不与焉其说如何答一曰文章之学。二曰训诂之学。三曰儒者之学。欲趨道舍儒者之学不可。故朱子曰。此切要之言。夫子之所志。颜子之所学。子思孟子之所传。皆是学也。愚按古之  相似文献   

5.
问制礼精微何在答礼器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问礼乐法天地其说如何答乐者天地之利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  相似文献   

6.
问天命所有、而众人有之者、圣人皆有之、人以情为有累也、圣人不去情、人以才为有害也、圣人不病才、人以欲为不善也、圣人不绝欲、人以术为伤德也、圣人不弃术、人以忧为非达也、圣人不忘忧、人以怨为非宏也、圣人不释怨、然则何必别于众人乎、答圣人发而中节。而众人不中节也。中节者为是不中节者为非挟是而行则为正。挟非而行则为邪。正者为善。邪者为恶。而世儒乃以善恶言性邈乎辽哉。问人心中大段恶念、卻易制伏、最是那不大段计利害、乍往乍来底念虚、相续不断、难  相似文献   

7.
问交友不慎其关系如何答李二曲先生云。人生不可无友。交友不可不择。友直谅多闻。则时时得闻已过。闻所未闻。长善救失。开拓心胸。德业学问日进于高明。若与便辟柔佞之人处。则依阿逢迎。善莫予责。自足自满。长敖遂非。德业学问日堕于匪鄙。为益为损。所关匪细。交友可不慎乎。逸按直谅多闻三者。俱不可无。而夹辅匡正。得力尤在于直昔申颜自谓一日不可无侯无可。或问其故。曰无可能攻人之过。若一日不见则不得闻其过矣。问君子小人之过何以别之  相似文献   

8.
问、人之生以何为不幸、以何为大不幸、答、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孟子云、耻之于人大矣。玆云大不幸无耻。无耻之人。是非颠倒。即闻过不以为过。并有以已过自得意为荣者矣。此又讳过文过之变相也。今比比渐成风俗矣。噫。  相似文献   

9.
问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与小用、何以辨之答大成者参于天地之谓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谓也。问尧舜与汤武之处事如何、答尧舜以天下与人而无人德我之望汤武有人之天下而无我取人之嫌是故天下无大事我不能大则以、事、为、大。而处、之、也、难问小人义士君子三者之用心其同乎否、  相似文献   

10.
问何谓君子儒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小人儒则反是故曰古之学者为已君子儒也今之学者为人小人儒也君子儒喻于义小人儒喻于利逸按君子儒实心实行小人儒色取行违李二曲先生谓儒字从人从需言为人所需也。道德为人所需则式其仪范振聋觉瞆朗人心之长夜经济为人所需则  相似文献   

11.
问古今名儒志在倡道救世宗旨虽各不同要不离乎悔过自新四字其义如何答古今名儒倡道救世者非一。或以主敬穷理标宗。或以先文乎其大标宗或以心之精神为圣标宗。或以自然标宗。或以复性标宗。或以致良知标宗。或以随处体认标宗。或以止修标宗。或以知止标宗。或以明德标宗。虽各家宗旨不同。要之总不出悔过自新四字。所以当时讲学费许多辞说。李二曲谓不若直提悔过自新四字为说。庶当下便有依据。所谓心不妄用。功不杂施。丹府一粒。点铁成金也。逸  相似文献   

12.
周公佼佼人中杰。力挽狂澜辟邪说。手编绝学振颓风。研求义理殊精切。稽古穷经数十年。篇中字字皆心血。我今披读大文章。恍然如对古。  相似文献   

13.
问今日拨乱之法有何说可采答湘绮师有云。治乱之原。各有所由。历代相禅。各防其敞。拨乱之说。始于春秋公羊家。谓不立章程。就而正之耳。蓋周公六典。思已密矣。仰坐待旦。无慮不周。不及百年。良法盡敞。至于今日。扫地无余。孔子盖以伤焉。故曰。文武方策。人亡政息。于是始作春秋。就事论事拨正而已。至于今日。四维不张。利中人心。无复可拨。圣人当  相似文献   

14.
问学何以关乎世运治乱否泰试言之答夫学始于人心。关乎世运。治乱否泰。咸由于兹。故为明善复初而学。则所存所发。莫非天理。处也有守。出也有为。生民蒙其利济。而世运安有不泰。为辞章名利而学。则所存所发。莫非人欲。处也无守。出也无为。生民毫无所赖。而世运安有不否。是一心理欲消长之所由分。卽生民休戚世道安危之所由分也。  相似文献   

15.
清光绪年间,由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广州创建的广雅书院,是清末社会转型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摇篮。本文以书院第二任院长朱一新的《无邪堂答问》为中心,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考察朱一新对入华数百年,于士习民风影响颇深,且自鸦片战争后日益困扰清廷外交的洋教的基本看法,探讨其洋教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6.
問康齋先生謂天下縱有難處之事若順理處之不計較利害則本心亦自泰然若不以義理爲主則遇難處之事越難處矣此語是明明以義理為重處天下難處之事舍義理實無處之之法然天下事有不能不計較利害者計較利害是利害為主矣如今日敝人以無理侵略我國應何以處之是否以義理為主了之答此問題殊不易答實又不難容寬時日稍安無燥不待預言而自然明白所謂我國定獲最後之勝利惟望同志加功努力卽是義理爲主之實踐亦是計較利害之關  相似文献   

17.
莫及群答问     
莫乃群,广西滕县人,一九一一年生,历史学家,著名广西地方史学者,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广西历史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及广西分会主席、广西通志馆馆长.莫老在青年时期就读于梧州广西省立第二中学。一九三二年秋,经老师夏征农介绍到上海《申报》工作。一九三五年赴日本留学,阅读了大量日文版马列著作,翻译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一书。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任广西大学教授.一九四二年秋在《广西日报》任总主笔。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一九四九年出任香港《文汇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在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之后,一些有识之士终于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再是“通过严刑拷打逼迫自然说出她的秘密”,而是“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可见,人们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时,开始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因此,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深刻启迪,对于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台湾著名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之浚教授都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研究,并对此问题都有其独到的见解。本刊发表“陈立夫先生答问录”及“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文,希望能进一步推进对这一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简介]西南研究是自<史记>以来学术与政治关注的核心话题,也是人类学引进中国后学术界不断论争的场域,嵌入了帝国、边疆、国家、区域等各具张力的命题与意识形态视野.本文由两位长期从事西南区域学术思想史的学者的问答构成,通过反思与对话重温和讨论了与人类学的西南研究相关的人际、观念与范式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孔子言当仁不让于师而汉人传经必宗师法无师者不得列儒林至郑君注周官笺诗皆下已意下已意者所谓不让也必有师者所谓儒林也辩生于末学而中庸以明辩为要功辩在师则为当仁辩在他人则为末学此古今经术之大关世道人心之所系国之所由盛衰非占毕之功也自子夏传诸经始发何以者何之例每送一难石破天惊善读者知其不难于答而难于问问必有据非好学而深思不能据也世有不知元年为始年春为岁首者乎承其问者将何以答故君子有乐乎此此余生平所致力而吾县有隐君子许氏兄弟闭户读书初未尝相见则已能自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