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在省、州上级部门以及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十五”末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数字看发展(一)工业增加值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九五”末,格尔木市工业增加值仅为6.15亿元,“十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32.1亿元,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5.3%。工业企业户数由“九五”末的450户增至72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成为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比较“九五”末和“十五”末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钾肥产量由64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占格尔木市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2.
《四川统计》2013,(9):19-22
60年来,阿坝州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实现发展大转变,总量大跨越、质量大提升、改革大突破、结构大调整、园区大发展。2013年,阿坝州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陕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3.
一、进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据统计 ,赤峰市村及村以下的工业单位已由 1995年的 1580 0个增加到 1999年的 2 52 2 3个 ,占全部工业单位总数的比重也由 90 %上升到 96 % ,现价总产值由19 95年的 19 6亿元增加到 1999年的 36 7亿元 ,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 2 2 %上升到 34%。这部分单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情》2015,(1):18-19
投资增速回落原因 2014年,四川省累计完成投资23577.5亿元,完成进度为全年目标(2.37万亿)的99.5%,较2013年增长12%,增速比2013年回落4.7个百分点。部分市州投资增长低于预期。2014年全省全年完成投资比全年预期目标少122.5亿元,分市州看,未完成全年目标的市州有五个,分别是:成都市(差229.6亿元)、自贡市(差32.4亿元)、乐山市(差51.1亿元)、南充市(差65.5亿元)和阿坝州(差36.7亿元),五个市州合计距全年目标缺口达415.2亿元。  相似文献   

5.
规下工业企业产值是核算我市GDP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增长基础性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如何,不但影响当年,而且关系今后的发展。据初步抽样推算统计,我市企业(单位)数从2006年的18560个,增加到2007年的19305个,同比增长4%。期末从业人员数从2006年的114807人,增加到2007年的128640人,用工增长了12%。规下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78.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5.82亿元,同比增幅为22.2%。其中:个体企业的发展更是异军突起,营业收入达到了67.36亿元,占整个规下工业产值的70.3%。从区域发展来看:南片的规下企业的发展势头更为好些,其中:南马镇的旧屋村,马宅镇的塘里村,画水镇的旭光村、月塘村,湖溪镇的永禄村等,其个体产值较比去年同期增幅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射洪县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加快丘区经济发展的决定,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探索加快丘区工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迅速掀起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关键抓落实”的新一轮工业发展热潮,工业强县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06年6月底,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2户,比2003年增加22户,1-6月新增规上企业10户。  相似文献   

7.
王磊 《四川省情》2014,(12):42-44
2013年全省汽车产量达80.7万辆,占全国比重为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1.75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5.3%;实现总产值1772亿元,利润211.2亿元,整体规模不断扩张。但市场占有率不到全国5%,实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1999年上海国有企业扭亏解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亏损企业户数已从上年的310户下降到156户,净减亏154户,净损额从上年的38.84亿元下降到30.95亿元.主要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工业企业户数已从上年的229户下降到98户,净减亏131户,亏损面已从38.1%下降到17.4%,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提前一年率先扭亏解困的目标.回顾1999年上海国有企业扭亏解困工作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1991年以来,我镇的工业经济在镇党委、政府倡导的“深化改革、团结协作、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的仓桥精神推动下,得到稳定、快速发展,产值、销售、利润、外贸出口拨交值、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县的排行榜上由“八五”初的中等水平分别上升到“八五”末的前五位,固定资产原值由1991年的0.87亿元增加到5.5亿元,固定资产负债率由原来的69%下降到34%,创出了我镇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工业发展的现状“截面”分析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省共有法人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分别为47033个和26.08万户,占全国的3.24%和4.9%,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吸纳就业人员306.23万和95.6万人。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13.8亿元,占GDP的31.6%。纵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9.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512.58亿元,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4%。“十五”期间来自工业的税收累计达1317.7亿元,占四川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44%,其中2004年工业提供的税收就达368.57…  相似文献   

11.
叶壮 《四川省情》2006,(12):44-45
内江工业“二次创业、率先突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围绕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条主线,着力培育壮大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全市经济的大跨越。奋斗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00户,年销售收入上1亿元的企业达到100户,年销售收入上20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年销售收入上200亿元的企业1户,全部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利润超过30亿元,在全…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末,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94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7.5%,举世瞩目。但另一方面,从经济效益看,近三分之一的国有工业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经济效益滑坡的状况,确又令人担忧。据有关部门对全国3.5万个国有工业企业调查,到1994年底,有11905户亏损,亏损额达334.4亿元,亏损面达34.3%,比1993亏损面增加3.6%,无论是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呈现上升态势:1989年亏损额为18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1990年亏损额为3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3.5%,1991年亏损额为367亿元,1992年稍有降低,亏损额为289.36亿元,但亏损…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四川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0亿元,园区企业生产总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共有10个市州的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张艳 《山东统计》2005,(5):33-33,30
市场经济一直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多元化发展的方针.努力培育私营经济的生长点.使私营经济出现了规模壮大,质量提高.发展较快的可喜局面。据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底.郯城县的私营经济已发展到39775户,营业收入为188.5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48户。产值为39.08亿元;规模以下工业498户.产值为11.5亿元:个体工商户39129户.营业收入为138亿元。实现利税16.42亿元。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2.7万人.  相似文献   

15.
吕琳 《四川省情》2007,(5):43-44
四川工业的发展现状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工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2005年与199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已由378.67亿元提高到530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3.3%。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砥砺奋进,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阿坝州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阿坝特质的奋发图强之路。国民经济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七十年来,阿坝州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经济规模日益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建州之初的195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2亿元,  相似文献   

17.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从此结束了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统治的历史,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解放50年来,上海工业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工业生产累计增长90.1倍(以1952年为基数,至1998年,下同),年现价工业总产值由66.60亿元,增加至5896.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0.5%.其中轻工业生产增长43.3倍,年均增长8.6%;重工业生产增长235倍,年均增长12.6%.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增长140倍,年均增长11.4%.利税总额由1952年的8.64亿元,增加至1998年的474.98亿元,增长53.9倍,年均增长9.1%.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统计》2013,(9):26-28
60年来,阿坝州消费品市场从缓慢发展到跨越发展,全州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454万元增长为2012年的455695万元。展望未来,阿坝州消费占刮哿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四川工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四川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现状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四川工业企业仅3.2万家,工业增加值只有59.4亿元。198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1996年又跃上1000亿元台阶,到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1992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2%,超过了农业,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4.0%。发展速度快速1978~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1.5%,比同…  相似文献   

20.
岁月荏苒,时光飞逝。转眼间,玉树藏族自治州走过了三十个改革开放的春秋。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是玉树草原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加快发展、提升形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积蓄后劲、生态改观、硕果累累的三十年。新突破、新成就、新发展,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让我们用统计数据一一来作盘点和诠释。综合州力巨变三十年来,牲畜作价归户,土地、草山承包到户,自治州与全国一样,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在玉树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齐努力,面对诸多挑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三大产业全面发展,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7.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1.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83亿元;第二产业由0.09亿元增加到2.88亿元;第三产业由0.58亿元增加到4.11亿元。农牧业生产发展稳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1978年以来,玉树州委、州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