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认为,根据《课标》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着力进行了“说写并举,作文提前起步”的研究。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收获匪浅。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听见学生对作文叫苦连天,视作文课为老虎。人们也常常听见老师对作文也满怀“幽怨”,视批改作文为难事。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如何让教师也喜欢上作文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从各方面做了大力的探索。套用前国足主教练米卢“快乐足球”的理念,我向学生提出“快乐作文”的口号.提出要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现将笔者近两年收到明显效果的几处改革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主办作文教学类期刊,全国没几家,这类期刊太少!作文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我们广大青年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作文上。每年订阅报纸杂志我都要认真翻查订阅目录,心里总是盼望着能有一本好的作文教学杂志诞生。去年8月,我买了一本《中考话题作文金题全解》,书中的序言有一段话“本书主编唐惠忠老师的力作《话题作文刍议》一文被内蒙古《作文教学通讯》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课程标准”还进一步地指出“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在这一方面,过去我们往往由于思维定势。给学生在写作时造成了许多束缚,使学生戴上了“紧箍咒”.限制了他们写作时有创意的表达和自主的发挥。因此,我想就如何走出思维定势,让作文教学更贴近新课标,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此,要改变过去作文教学“满堂灌输式”的传统,让学生尽可能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写出他们亲历感受的作文,就是所谓的“探究作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能说会写”是对语文教学核心任务的精要概括的话,那么作文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过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消极心理,学生往往对作文“望而生畏”,导致这语文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如何让学生从作文消极心态的阴影里走出来呢?我的思路是: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而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说话、写话,是关系到整个作文教学是否具有个性化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个性化的说话、写话能力,奠定个性化作文写作的强硬基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将这种学习方式落实到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批改上,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作文部分的批阅.在阅卷过程中的所观所思.感到时下的作文教学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怎么了?我认为.高中作文教学“疲软”,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疲软”。  相似文献   

11.
我非常执著地热衷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究.从教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16年,先后主持了三个作文课改实验课题.现在正主持中央教科所“作文个性化”课题研究。在实验中,我边探究边实践,在闲惑中反思,在反思中又不断产生新的困惑。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的探究中发觉,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是“词汇贫乏症”,甚至有的高中生的作文还是停留在小学生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或日在写“大白话”的初级阶段徘徊不前,作文描述十分粗疏,只会用一些笼统的概念进行大包抄。例如,“天空万里无云”、“我的心情真高兴”、“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来到了。”一个“万里无云”从小学用到高中,难怪专家说:“……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作文词汇依然停留在口语阶段的基本语词上。打个比方吧,就是青年人说的、写的却是‘小儿科’语言。”(许更生:《写好作文的瓶颈是词藻不富》,《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新时代的初中生上进心强,好胜心盛,他们有认识自己、认识周围世界和求取胜利的强烈欲望。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实践“五鼓励”法,使同学们从不爱作文变得爱作文,很多同学的习作在《作文报》、《语文周报》等报刊上发表。下面谈谈作文教学中正面激励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作文教学研究》第6期刊载了江毛生、喻咏槐老师撰写的《“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不少老师给江、喻老师来函来电询问其练习的具体课堂操作。为了答复大家的咨询,我们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三味书屋》看图学文这篇课文,以“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形式,从模仿《三味书屋》的写法入手,以《我们的教室》为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其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对“学生作文老师全批全改”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一针见血地予以批评:“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而效果呢?叶老亦曾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新课标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应该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主体,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评改的主体。因此,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改是非常重要的。为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践活动,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开展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的实践研究,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广大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精心施教,不断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浓,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这是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么,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是从“诱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引导学生求新立异”上进行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这块阵地上,作文教学一直令广大教师颇为头痛,每每提及作文,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曾提笔,已经愁上眉梢;其实,作文并非难于上青天,正如阿基米德所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么,如何找准作文教学的支点,让孩子们在课改的春风中快乐成长呢?现仅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关系到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许多老师虽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他们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涛声依旧”.有的“冒险前行”……作文教学依然是高耗低效,变成了老师费心、学生烦心、家长忧心的难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我认为要端正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在普及教育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尤其是近几年的话题作文,由于这类作文题面上一般不含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体裁上自由选择,给学生写作带来很大的自由,因而往往会放松训练的要求和针对性。这就要求必须打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小学生作文,需要用规范的语言确切地记叙真实的事,抒发真实的情。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作文教学追求“本真”的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2000年颁布的《九年制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特别指出:小学生要“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