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垄断资本把钢铁工业看作是军事工业的中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钢铁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由于战争失败,对钢铁的军需急剧减少,加上原有生产体制的崩溃,战后初期的钢铁生产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钢铁垄断资本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恢复生产和扩大投资规模,亟感资金严重不足。于是,钢铁垄断资本在美帝扶植和日本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企业内外的各种渠道,筹措了大量资金,从而使钢铁工业迅速地膨胀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略论日据时期日本垄断资本在台湾的独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占领台湾之时,其国内的垄断资本开始渐趋成熟,形成了诸如三井、三菱等大财阀。作为这些大财阀代表的日本政府为了实现对台湾的完全独占,除了出动大批军警疯狂镇压台湾人民以确保殖民统治秩序的稳定外,还必须实现日本垄断资本的独占。这不仅是垄断资本对外输出的需要所决定的,而且也是日本殖民政府实施“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殖民经济政策的基本前提。日据初期,日本国内资本并非十分雄厚,在台湾又面临着人民广泛而猛烈的反抗,每年军政费支出达一千多万元,其中日本政府要负担50—70%,颇有力不从心之  相似文献   

3.
工业政策是德国法西斯政权整个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粹党的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业独立、卡特尔化、国有化和总体战争经济体制等几个重要方面。德国纳粹的工业政策,是服从于纳粹法西斯发动对外战争与称霸世界的政治意图,反映了纳粹法西斯专政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宁地区特殊工人囚犯式管理和使役 ,表明日本已经把中国东北沦陷区完全纳入其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战争体系。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 ,日伪统治当局对特殊工人肆意残害和虐待 ,特殊工人在特殊的环境下 ,以特殊的方式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相似文献   

5.
列宁曾经在《帝国主义论》中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混合生长产生的金融资本和少数金融寡头的统治。那么,在国家垄断资本统治取代私人垄断资本以后,金融资本及其寡头是否还继续实行其统治,这是当代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首次完整地提出,在美国已经形成8大金融资本利  相似文献   

6.
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时期的工业体制必然反映着当时特定经济体制的特征和要求。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其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由计划与市场并存向计划经济转变,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曲折过程。如果以1978年为界,前30年所致力于建立和巩固的经济体制,恰恰是后30年需要着力改革的对象。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就工业体制改革看,要继续完成体制完善的一系列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日本占领台湾后,为巩固和发展其统治权,对台湾施行过各种统治方式,在统治政策上,先后经历了武力政策、怀柔政策、同化政策等阶段。在土地政策上,日本从土地调查、林野调查和地租三方面大肆掠夺土地。在经济政策上,主要通过工业投资和商业垄断形成经济独占权,其经济独占权的迅速形成主要有5个原因。在基层统治上,以保甲制度和三段警备法作为基层有力的统治工具。  相似文献   

8.
法西斯宣传理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西斯宣传理论批判张又法西斯统治时期德国的宣传,与当时的政治和历史密不可分。半个世纪过去了,关于那段黑暗历史的描述仍随处可见;而在世界反法西斯运动胜利的旗帜下,法西斯的统治机器已被彻底埋葬了。作为统治机器的一部分,法西斯宣传曾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当时...  相似文献   

9.
军需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客观存在,而且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继续存在下去。军需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将军需生产置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新的军需再生产图式,从量上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军需生产的存在与扩张对社会再生产的负面作用。在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旋律的时期,将军需生产控制在一定的限度是加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在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在垄断组织建立了统治地位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德国出现的最早,发展水平也最高。 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就出现了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倾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垄断统治必然引起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停滞的趋势。既然垄断组织能够凭借它们的垄断地位,主要通过垄断生产和销售,规定垄断价格,大最资本输出和占有殖民地来攫取垄断高额利润,既然垄断资本家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采用诸如控制原料、生产和市场等手段,作为竞争的重要方式,那么,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动因,也就在相当程度上减弱了。此外,由于垄断组织实力雄厚,在经济上也就有可能采用诸如收买发明专利权,使其搁起来迟迟不用等办法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所以,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许多经济学者依据工业类和金融类跨国公司发展的事实,认为资本主义或者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垄断资本国际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世界部分经济领域中确实出现了国际垄断的情况。但是,国际资本在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商业、金融业中的垄断程度并不高,国家还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垄断资本还没有成为一种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经济力量。因此,不能认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或者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李国环 《中州学刊》2007,(6):171-173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原则。其"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和理论,已经超越了旧式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政策、纲领有十分相似之处。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人,目的是防止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统治,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经济纲领原则上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资本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垄断资本在历史上经历了股份资本、金融资本和国家资本三个发展阶段,不论哪一个阶段,从本质上看,垄断资本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一般本质,当金融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政权相互联合形成国家资本即当金融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之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性与占有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尖锐,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我们才能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现实的自觉性,增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东北沦陷时期的文艺统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间,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实行政治独裁、军事镇压、经济掠夺之外,还在思想和文化方面进行了极为严酷的统治。他们采取的主要办法是: 一、设立专门机构控制文艺日本帝国主义深知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所以它在侵占东北不久,就建立起控制文艺的一些机构,并逐步地加强对文艺的法西斯统治。  相似文献   

16.
张可 《理论界》2003,(1):53-54
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工业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工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大规模使用机器,大大提高其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劳动效率和收益,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传统社会转化为现代社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正在由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向工业经济过渡,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出现了畸形的发展,钢铁工业迅速膨胀起来。一九四六年日本的钢产量仅仅是56万吨,钢铁企业和生产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但是,经过几年的恢复,到一九五三年钢产量达到了766万吨,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份一九四三年的水平(763万吨)。从五十年代起,日本钢铁垄断资本又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对钢铁工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8.
1889年台湾茶业同业组织——茶郊永和兴成立.作为台湾较早的同业组织,永和兴仍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随着资产阶级国家日本替代封建朝廷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进入20世纪的台湾茶业同业组织完成了制度变迁,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同业公会.但日据时期台湾茶业同业组织发生的制度变迁不是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而做出的调整,而是在日本殖民经济体制下,为谋求本业的生存,不得不顺应殖民当局的要求而多次做出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经济制度变迁是以殖民地母国日本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后方企业克服战时后方诸多自然的、社会的困难,不畏日军飞机的轰炸和威胁,迅速兴起、发展和壮大,生产了大量军需民用急需的产品,并与各国经济界开展了一系列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后方企业和后方企业界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长期抗战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至关重要的。近三十年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以1950年为100,到1975年,美国为220,英国为188,联邦德国为293,法国为285,日本为828。①这些国家工业企业效率高、用人少,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对企业实行的管理方法合乎科学是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