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尚卿 《社科纵横》2006,21(3):21-23
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大力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源头的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光辉史,是一部不断实践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奋斗史。以井冈山精神为源头的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它的伟大代表,它是我们党实践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基本条件和巨大精神动力。历史启示: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实现好“三个代表”,就必须继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源头的不懈奋斗精神,要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与用不懈奋斗精神武装全党紧密结合起来,党的领导干部要在用不懈奋斗精神武装全党的工作中走在全党的前列,要成为大力宣传和弘扬不懈奋斗精神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罗春 《社科纵横》2006,21(12):22-23
井冈山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总称,是一种政治资源和精神力量,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跟党走,为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而共同奋斗的重要法宝,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弘扬井冈山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一是继承和发扬井冈山军民对革命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二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是清正廉洁,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精神是当前干部学院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重要素材。当前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性不纯。二是作风不正。三是纪律不严。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一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三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的党纪教育。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剖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提出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圣地。一首歌颂井冈山的歌,一幅描绘井冈山的画,都会拨动人们心中的琴弦,激发起人们对井冈山的向往之情。光阴荏苒,从毛泽东在巍巍井冈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始,历史的车轮已旋转了一个花甲。当年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壮丽动魄诗篇的井冈儿女现在生活状况如何了?这是去到井冈考察的人们十分关心的  相似文献   

6.
吉安是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当年,老区人民"妻送郎、母送子",井冈儿女播撒双拥工作的种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吉安军民与时俱进,弘扬井冈山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温健  胡恒钊 《创新》2021,15(2):11-16
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展百年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要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历史,挖掘百年革命精神的时代特征,解读其当代启示,积极探索百年革命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创新发展继承和弘扬百年革命精神的实践路径,深入研究百年革命精神的价值意蕴、实践内涵,大力推进百年革命精神走上大学生的课堂,走进他们的生活,走入他们的信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继承和发扬百年革命精神,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8.
康耀辉 《学术交流》2005,(10):179-182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是我党在东北创建的一支抗日武装劲旅,在杨靖宇将军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艰苦战斗10多年,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杨靖宇将军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和抗联将士创立的抗日救国业绩,是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反抗精神的具体、生动体现。杨靖宇将军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深入研究杨靖宇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的优良美德,但它和自然经济紧密相连,其内容需要放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激扬。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它和战争环境与计划经济密切相关,其内涵也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艰苦奋斗的核心内容是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勤俭创业,知难而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时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从物质和精神双重含义、手段和目的的双重价值、政治和经济双重意义三个方面把握其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讲好叶坪村、沙洲坝村、梁家河村、西柏坡村、小岗村、深圳小渔村、大寨村、杨家岭村、三湾村、古田村等十个革命小村的伟大红色故事,能帮助学生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是宣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绝佳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安全观是中国对国际安全理论的重大贡献。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必须从挖掘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入手。新安全观的精神实质是天下为公思想,它的逻辑前提是相互尊重,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人外交的最高理想———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2.
《探求》2017,(1)
<正>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对于一种理论来说,初心意味着它的初衷和目的,也意味着它的本质和真理。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而只有把握了共产主义的"初心",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才能深刻认识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是最著名的共产主义者,但这个身份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誉。目前为止,人类许多"共产主义"的尝试都没有成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不斗争就不能进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专政是斗出来的,实现共产主义也必须通过阶级斗争。“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漫长而又艰难的革命征途中,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要有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革命战士为之献身。学习鲁迅为革命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对于我们提高共产主义觉悟,继承毛主席遗志,把毛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不惜生命,敢于抗争,这是鲁迅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  相似文献   

14.
任映红  郭柳显 《探求》2024,(1):40-48+87
中国共产党人何以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构筑起精神谱系,原因有三: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和高尚品格的凝炼形塑、百年征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精神特质的时代表达;其思想内涵主要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爱国主义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自立自强的进取奉献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迫切需要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动能转换:一是通过价值引领和制度化建构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通过分众引导和社会化建构凝聚为社会共识;三是通过榜样引领和创造性实践内化成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内蕴,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现实因人而生动,历史因文而厚重。当挚友郎太岩兄把即将付梓出版的专著《延安精神基础理论初探》的书稿摆在我面前时,那富有哲理的文字,深邃见底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我深深被作者那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老有所为、执着追求的精神所激励,被作者为弘扬延安精神付出的辛勤劳作而感动。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由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壮举所凝聚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结晶。延安精神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全心…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1):34-39
当今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浪潮。合理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前提。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国实现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消费型社会的合理选项,是奠定中国制造业强国地位的精神基础。未能合理把握工匠精神的退场与出场,未能理顺工匠精神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等,成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障碍性因素。重构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导向,形成培养新工匠精神的动力机制,强化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的逆向淘汰机制,熟谙培养工匠精神的教育之道,是当下优化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相契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表里、引领性与激励性相融通、理想性与生活化相渗透等多维特征。面向新时代,我们要砥砺民族风骨,传承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汇聚民族力量,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奋进;锻造民族血性,推进新时代伟大斗争;激发民族智慧,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传播中国声音,维护国家统一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9.
程倩春 《学术交流》2006,(11):29-33
近代科学革命不仅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而且同样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深刻理解人文观念的近代科学基础,对于深入认识、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哥白尼革命和牛顿力学为基础的近代科学革命为人的发现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重新确立了上帝与人的关系,即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近代科学革命使人的本质地位得以提升,即人的理性能力的提高,对人的观念的彻底改变。近代科学革命对于西方社会基本的现代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力图实现科学与价值的完全统一,以理性为基础,确立了“民主与科学”统一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大厦的最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这是今天我国革命发展的成熟要求。朝鲜劳动党最近从共产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及我国革命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进一步坚定地提出并执行全社会革命化和工人阶级化的方针。这就是使社会全体成员牢固地确立主体;在思想意识方面把他们培养成坚定的经得起考验的共产主义革命家;在社会关系方面,按照工人阶级的面貌彻底地改造他们。这个斗争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中提出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