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证券业创新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证券业创新对金融发展与稳定具有正面与负面双重效应,美国金融危机凸显出证券业创新的负面效应.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中证券工具创新所扮演的角色分析,揭示出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进而,基于美国的教训并结合中国国情,从资本市场的开放、宏微观政策的协调、金融监管、实体经济、治理结构、流动性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防范证券业创新风险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经营体制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和我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来看,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最终选择,我国应对混业经营的挑战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要采取三步走战略,并致力于金融创新,为混业经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高度互动,实体经济在剔除时滞因素之后呈现高度相关的态势.总结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中国必须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实现开放有序、可控;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虚拟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使逐利性资本始终处于政府调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研究: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美国政府连续不断地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从金融救援到实体解困,从应急式的"危机处理"到长期性的"结构调整"。这些措施对遏制经济深度下滑,提振美国经济,促进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有严重缺陷: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房屋抵押品赎回权丧失问题没有得到根治,美国经济"失血"问题依然持续;金融业重组没有解决金融系统的激励机制扭曲问题,金融系统无法发挥其"造血"功能。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对于金融业重组方案原则的设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由金融帝国牟利本性,虚拟经济的运营机制和不义的诱骗手段酿造出来的,须做深层探究。通过分析其特点,指出目前应对中存在的隐患。提出改革世界金融货币体制,是化解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治本办法,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框的治理模式,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全新的办法,即改革金融帝制,创立共和的金融新体制根治设想。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本轮金融危机是因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和金融监管缺位造成的。危机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确保了我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金融,也重创了世界经济。对此,我们要做到理论上清醒、策略上正确、掌控上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深化对经济与金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政策金融与市场金融等关系的再认识,以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金融危机是因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和金融监管缺位造成的.危机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确保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一个动因,金融创新又促使金融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然而,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缺失引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仍会出现.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本轮金融危机,用“核心—边缘”监管思想来分析美国的金融创新活动与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不足,进而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有效方式,但金融创新中也蕴涵着一定的创新风险,如果金融过度创新会引发金融危机。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可以说是金融过度创新的结果。我国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形势下,如何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创新风险的体制机制,对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将起十分关键作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要从金融创新方向、机制、路径等方面着手加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营市金融业发展成效显著,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但与此同时,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均衡性,存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覆盖面不广、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高、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导向、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等措施,补齐金融发展中的"短板",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给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然而,高效生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金融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力支持。目前黄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缺乏创新,无法实现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应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受到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从金融组织制度、金融市场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我国现行金融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实施金融制度创新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考察对象,运用微观贸易数据,并结合其他城市层面数据构成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研发创新水平来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三,金融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由此,文章建议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领域的领先优势;制造业企业应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生产方式;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产业结构演化及金融生态形成过程中,民间金融体系逐渐形成且日趋复杂,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其在推进江苏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内部复杂的运行机制所产生的风险也已对实体经济的稳健运行构成潜在威胁。笔者在对民间金融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民间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江苏民间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进而对江苏民间金融风险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剖。由此提出,当前应逐步规范江苏民间金融体系,构建江苏民间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并健全风险救助机制,以促进江苏民间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民间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受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金融意识不高等因素制约,严重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此,应从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资金信贷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和提高农民金融意识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这个强起来的时代,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制包括实体经济、现代金融、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全方位开放这五个方面。文章重点讨论2018年与人民群众相关的几个问题:现代金融、实体经济的两件大事、全方位开放。现代金融主要是: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是: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乱象、控制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2018年实体经济主要做的有两件事: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实体经济的结构,重点是支柱性产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其着力点是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金融领域,创新区域金融组织体系,规范与引导民间资本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其功能是为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的民间资本对接出口.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正规金融保障,也为民间借贷阳光化运作践行法制化路径。温州先试先行中产生的地方样本无疑对我国金融制度创新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体经济水平的稳固提升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当前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从我国当前的实体经济企业“脱实向虚”、实体产业空心化的宏观经济现实出发,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可知,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合理比例取决于市场的机制,必须走金融支持发展路径。通过对金融体制、财税政策的宏观调节,建立评价机制、跟踪警示制度,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201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时检验传统金融发展、消费和科技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传统金融发展、消费水平以及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但表现为遮掩效应。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同时还应推动传统金融转型、刺激消费,推动科技创新,形成一条可持续的实体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