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20世纪三四十年代,潘光旦融贯中西古今,对自由问题作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思考:自由不是散漫、放纵;自由是中庸、通达、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是生命的最大目的;自我认识是自由的第一个前提;自我控制是自由的第二个前提。潘光旦的自由思想重视个人道德的养成、个体利益和集体需要的平衡,带有明显的理性思辨色彩,有助于一个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潘光旦,字仲昂,江苏省宝山县(今属上海市)人,1899年8月13日出生于该县罗店镇.  相似文献   

3.
中南民族学院教授段超博士所著《土家族文化史》已于2000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观全著,有如下特点:第一,结构严谨科学。此前出版的土家族文化史及其相关论著,多是就土家族文化内容进行叙述,如介绍土家族物质文化、土家族制度文化、土家族精神文化的具体内容,没有将土家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对于土家族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土家族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土家族文化的特点没有进行探析,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史。段超同志的著作,从土家族文化的生成机制、土家族文化的特点、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4.
5.
彭曲 《重庆社会科学》2007,(11):110-113
土家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身处不断扩展、深入变革的社会文化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呈现出两种基本态势,即原生形态的衰落与蜕变形态的生发。土家族民间舞蹈的遭遇,并不等于文化价值判断的终结。应该认真思考的是其作为社会实践主题的保护与承传,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土家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与土家族人类学的其他研究相比,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对土家族的女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本文通过梳理土家族人类学中的女性研究中的主要内容,简要评述了其特点,以期对土家族人类学的女性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土司争袭事件主要发生在明代中后期和清代前期,在地理分布上存在普遍性,类型可分为兄弟争袭、姻亲争袭、族人争袭和父子争袭四种.土司争袭在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土司争袭是土司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弊端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摆手舞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方法等,对土家族特有的体育舞蹈———摆手舞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考证。研究结果表明:1)土家族先民的主体是巴人,摆手舞是巴渝舞的一种衍化形式;2)摆手舞经加工改造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渝东南土家族民歌中的数字表达值得研究,或实或虚,或表示序数,理清思路,层次分明;或层层推进,或充当催化剂,激发新因子;它代表了土家族人民的认识方式,或有意而为,或无意而为,是为抒情的方便,也是为思维的连续性而设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借助舞蹈学、舞蹈生态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土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工作进行研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切实做好土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文化彼此渗透。土家地区的教育,因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而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学校、书院等外显物象还是信仰、精神等内部特征,都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文人们盛行演唱竹枝歌,创作竹枝歌词,这几乎成为唐代一道灿烂的艺术风景线.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竹枝歌有它的民族渊源、民间形态,也有它的发展轨迹、刷新历程.从历史的残砖断瓦中,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竹枝歌的生动艺术画面,展现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艺术对汉民族艺术、民间通俗艺术对文人高雅艺术的影响,也可以看出土家族对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下面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去用心聆听那民族的古老的歌声吧!一、竹枝歌本是巴人的民歌分枝歌又名竹枝曲、竹子歌、竹歌、竹枝子、竹枝词、竹子、竹枝…  相似文献   

13.
萧洪恩 《江汉论坛》2007,16(11):71-74
土家族哲学的现代转型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转型的重要个案,是中国哲学转型的重要部分.其理性省思的主题转换表现为从土汉关系到中西关系的转换;对现代社会建构的哲学省察表现为由生存何以可能到解放何以可能的转换,并根据"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形成了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义等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课题之一“川东南土家族苗族社会历史经济调查”,  相似文献   

15.
1928年1月,贺龙、周逸群等同志,根据党中央指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党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促使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湘、鄂、川、黔土地革命时期的财政金融的特点及其基本经验谈点认识。根据地重视财政经济工作。1930年1月29日中共鄂西特委会议,通过《经济问题决议案》,指出鄂西各县党的经济支出大部分没有预算决算,以致浪费严重。《决议案》规定:(一)特委成立经济委员会,各县经济收入,必须解交特委,集中用到全鄂西党的工作急需上;(二)各县党的经济,应以自…  相似文献   

16.
《中文信息》2008,(1):54-54
溪州土家族民俗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湘西上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南1公里的猛峒河风景区,是一座土家族宗祠式与民居庭院相组合的建筑群。现有藏品700多件,展现了土家族的历史从远古的旧石器时期到清改土归流止的万年历史以及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古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超 《江汉论坛》2001,(11):68-71
古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经历了羁縻时期、土司时期、改土归流以后这三个阶段,各个时期的开发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的发展。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土家族地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它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土家族地区在开发方式、开发主体、开发目标等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今天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应当借鉴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工艺文化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土家族的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纺织、挑绣、服饰、建筑、竹编、剪纸、印花、花烛等。1 纺织。纺织类以“溪布”最早 ,最著名 ,约始于北宋时期。因为宋朝的封建统治者称土家先民为“溪洞诸蛮” ,故把他们纺织的布称为“溪布” ,亦称“溪洞布” ,至明、清时称“斑巾”、“峒巾”、“土锦” ,以后发展完善为“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溪布发展的最高艺术成就 ,“西兰卡普”又叫“土家织锦”。一般以白、蓝、红等颜色的棉线为经线 ,任意搭配各种色彩的丝线或棉线作纬线 ,以通经断纬的方法 ,由反面挑织而成。其生产工序基本为…  相似文献   

19.
巴人与土家族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的一百余万土家族的族源问题,从五十年代起学术界争论了三十余年,终无定论。本文运用丰富的史实,从古代巴人的来源、巴国的疆域、巴人的经济和信仰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今日土家族的先民主要是古代巴人。  相似文献   

20.
唐宋年间土家族先民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关键所在对于聚居于湘鄂川黔四省接壤地区的土家族历史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也算是把来龙去脉找准了。其中主线就是:春秋战国期间定居于这个地区的古代巴人,从汉到宋,绵延千余年,未有迁徙,相当稳定,一直保有着其基本特征。土家族就是以这支巴人作为主体成分融合其他民族成分,经历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的。当然,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由于宋代以前和土家族直接相关的史料不多而且措词含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