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树 《老友》2013,(4):10-12
家家都有老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年人这样或那样轻易被骗的经历,老年人被骗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受骗的为何总是老年人居多?针对骗局,老年人自身都有哪些难以回避的"硬伤"?老年人如何做才能远离骗局、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2.
面对"500万元养殖场建设工程"时,广西宾阳县的两名包工头陷入了骗子精心设置的骗局中,不但15万元"中介费"打了水漂,且投在"工程"建设上的6万多元,也变成一堆堆顽石和黑泥团.宾阳警方接到报案后,于今年1月上旬先后将涉案的3名骗子抓获.1月14日,两名包工头提及自己的被骗经历时,连连感叹:"万万没想到,这次被‘熟人'骗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对"机器能否被骗"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立法存在矛盾;学界的理论探讨局限于"机器没有意识,是不可能被骗"的事实层面,将机器这种"物"提高到法律关系主体的程度,不够合理。对机器的功能及法律性质进行分类研究表明,机器背后的掌控者能够被骗,符合普通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因而,我国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没有增设使用计算机诈骗罪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9,(6)
在所有的骗局中,街头骗局花样最多,方法也最简单。街头局大多是采取"演双簧",俗称"托儿"的方式进行合伙欺诈。只要我们明白这些圈套的实质,防范也就不难。  相似文献   

5.
提个醒     
《社区》2008,(20)
吃口香糖中大奖是骗局重庆市公安局日前发布警情通报称,近期出现了一种吃口香糖中大奖的骗局。9月6日上午,重庆市民王小姐在一家小店铺买了几盒"名牌"口香糖,撕开外包装后看到说明书和刮刮卡各一张。王小姐刮开卡片上的密码区,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很多投资理财的骗局纷纷盯上了老年人,以高利息回报为诱饵,把老年人一生积蓄的养老钱以理财的名义收入囊中,等老人需要用钱去支取的时候无法兑现,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上演了无数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7.
陆家仕 《社区》2013,(18):50-50
在保健品逐步火热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意识到预防疾病对维持健康的重要性。不少老人为了维持健康而购买保健品时,一些打着免费招牌的销售人员,让他们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保健品骗局,笔者就此展开调查,以解读“银发族”上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8月19日,临沂女学生徐玉玉被诈骗电话骗走上万学费,郁结于心离世;其后,广东揭阳一名准大学女生因学费被骗离家出走,8月29日警方在海边找到尸体;9月6日,在吉林工商学院旁卡伦湖发现被骗学费的祥云籍学生段金可遗体……最近,大学生学费被骗轻生案件"扎堆",到底是以往社会对此关注太少,还是如今骗子转移目标专门针对这些即将开学的孩子?同时,不禁要问,大学生学费被骗轻生的背后,到底是骗  相似文献   

9.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既有传奇故事,也有离奇骗局。一些骗局在今天看来仍让人觉得离奇,也许,这些骗局的发生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每分钟都有上当的傻子出生”。  相似文献   

10.
王奇 《百姓生活》2013,(10):23-24
近年来,随着理财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有大量空闲时间和一定积蓄的老人成为理财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针对老年人的行骗模式。从手段看,这些骗子都是典型的以“投资养老理财”为幌子,以高利回报为诱饵。从危害结果看,至案发之时,款项已被挥霍,追赃工作难度极大,被害人损失极难挽回。下面就来看看这些理财的骗局,希望可以对养老理财的老人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失独老人自组织已经成为失独老人互相倾诉、互相支持和抱团取暖的心灵共同体,但也导致失独老人进入"家庭"和"失独老人自组织"的"双重内卷化"状态,阻碍了失独老人的社区和社会融入。通过对四个失独老人自组织的质性研究,发现在失独老人自组织的发展中,应通过政府主导、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失独老人自组织自我完善等路径,强化失独老人自组织的"心灵共同体"功能,避免其"双重内卷化"等负作用,促进失独老人顺利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陈卓 《百姓生活》2013,(5):31-32
在北京房山区长阳镇佛满村,一位曾喜欢泡酒吧,开名车,好打架的"80后"顽主,如今学会了用手指给老人通便,给老人掏耳朵,成了"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里114名老人的"家长"。他对老人的情况如数家珍坐落在北京六环外房山区长阳镇佛满村的"普乐园爱心养老院",是一个下了地铁还要再坐30多分钟"黑出租"才能到的地方。在这里,顶着一头圆寸、1987年出生的闫帅,就是一院之长。"看这个老爷子,已经90多岁了。"从闫帅身边,颤颤巍巍地走过一个老人,老人的脸像盛开的菊花一般。闫帅指着  相似文献   

13.
涂俊明 《老友》2010,(1):45-45
我在报上读到一篇关于"新派老人"的文章,觉得颇有趣味。在当下社会和谐共荣的大好环境下,学做"新派老人",确实大有意义。它能够较好地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存质量。何谓"新派老人"?"新派老人"的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他们最明显的亮点是:基本上摈弃了老年人传统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擅长描写女性角色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翻译海明威彰显男性气质的作品《老人与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女性美"和"男性美"奇妙碰撞的过程。译本中张爱玲对老人与大海、乌龟、鱼、鲨鱼关系的诠释,很好地展示了老人复杂、丰富的人生和情感世界,体现了老人"壮烈"背后的"苍凉","飞扬"背后的"安稳"。在表现老人勇敢、坚毅的同时,也挖掘了老人安静、温存、孤独、内疚、怀疑、服输的内心世界。张爱玲对老人的诠释是老人人生和情感世界"飞扬"的一面和"安稳"一面的调和,也暗合了她的创作标准——好的作品应该有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  相似文献   

15.
1909年,作为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产物之一的咨议局相继在各省成立。由于特殊的原因,广东咨议局在许多方面显得与众不同。从选举、活动等方面可以看出,广东咨议局既代表了封建官僚和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是清朝"装饰门面"的产物,又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代议机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田晓剑 《社区》2013,(16):50-50
近年来,由于老年人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儿女不在身边等原因,很多不法分子将作案目标瞄准了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自己发财的梦想,把黑手伸向了心地善良、判断能力差的空巢老年人身上,此类案件给老年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的老年人本来生活比较拮据,仅有的一点点积蓄被骗得精光,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有的老年人上当受骗后,后悔莫及,愤怒难耐,一病不起,社会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小妹给我打电话时,十万火急,电话里气愤地说:“白志新又被骗了,说什么听信了一个富婆的征婚,然后被骗了几千块钱。”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06,(1)
老人机构德国已建立60多个"高龄公民协商委员会"及老人俱乐部之类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老人活动,安排老人就医,协同民政部门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安排老人晚年生活,这些组织成了"老人之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市近郊农村老人生活现状的考察发现,以"养儿防老"为内容的家庭养老模式在近郊村难以维系,并出现了低龄老人"以自我劳动为基础,以自我积累为目的,以自主分配为原则"的"自主养老"新模式.该养老模式的出现与当代家庭的深刻变迁有着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家庭结构核心化迫使老人通过"自我劳动"积累养老的物质资源.第二,家庭伦理世俗化为老人自我积累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第三,代际关系的离散化为老人自主分配家庭资源提供了政治空间.三者从家庭内部瓦解"养儿防老"的社会基础,从而改造低龄老人的养老观念和养老行为,促使老人选择"自主养老"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黎闻 《新天地》2015,(4):11
不如在改革医疗体制上下工夫从尊重和保护老年人权益层面来看,陕西规定"老人看病优先",是一项善政。然而,善政还要善为。当"老人看病优先",只能通过挂号"插队"得以实现时,已经违背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本意。事实上,老人挂号"插队",从小处讲,对年轻人不公;从大处讲,破坏了规则意识。更何况,一些老人也认为"插队"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