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代以来日本对东北的资源财富掠夺,是其自近代以来对中国资源财富掠夺的一个缩影。而且,日本对中国东北的资源财富的掠夺无处不用其极。本文从“发行不兑换纸币的方式掠夺东北财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疯狂掠夺东北矿物资源”;“十四年疯狂掠夺破坏了东北自然生态”;“掠夺使东北人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等四个方面,用大量翔实的史料论证日本是怎么样从中国东北掠夺资源和财富的。本文批驳了日本右翼认为日本给中国东北带来了现代化的荒谬观点,指出日本在东北的所有现代化设施,其本身都来源于中国人民的血汗,并且其目的亦是为了更好地从东北掠夺财富。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日本对山东的经济侵略廉慧近代以来,山东曾多次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和蹂躏,现仅就日寇在抗日战争期间对山东经济的野蛮掠夺,作一简述。一、对矿业资源的掠夺日本对山东经济的掠夺,首先是把山东的煤、铁、盐等矿业资源作为重点目标。随着华北各产煤区相继沦...  相似文献   

3.
国家理论关于国家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三只手: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以此来考察中国经济史上国家的行为,发现在大多数时候,国家扮演着掠夺之手的角色。国家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进行掠夺,原因有三:法治与民主缺位,商业行会力量微弱,国家之间缺乏竞争。国家的掠夺行为是阻碍中国迈人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层次原因,当代中国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合理界定国家的行为边界。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掠夺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不断实施环境掠夺,主要表现为污染产业与危险废弃物的跨境转移及其不平等贸易下的隐性资源掠夺等。发达国家的环境掠夺,直接危害了人类、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安全,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污染防治的成本,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与能源物质的过度开发,也影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应该从六个方面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掠夺。  相似文献   

5.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侵入到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通过满铁掠夺战略物资。“九·一八”事变后,其侵略势力逐渐扩张到整个东北。在日本操纵下成立的伪满洲国,完全控制在日本殖民当局手里。日本侵略者为了扩大侵略战争,加紧对我国东北进行经济掠夺。除了对农林资源进行疯狂地掠夺以外,对东北的牧业资源也不放过,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掠夺。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作为耕种和农业运输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而且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和动物性食品,在客观上对农业起着很强的制约作用。 作为日本殖民地的伪满洲国,虽然畜牧业不很发达,但是,在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牧业资源。土地是发展农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农业本身又是牧业的资源。广阔的东北三江平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为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带来了优越条件。一望无际的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水草肥美,营养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 由于畜牧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东北各地大量小生产的农户,几乎家家都饲养家畜家禽,并且种类也很多。大牲畜主要有马、牛(役牛、乳牛)、骡、驴、骆驼等;小家畜家禽主要有羊(山  相似文献   

6.
1937年末日本树立伪蒙疆政权后,为掠夺该地区丰富的畜产资源,实行畜产统制政策,制定了《蒙疆畜产政策要纲》,计划实施马、绵羊等牲畜的改良增殖及家畜防疫,欲为其对外侵略战争提供畜产资源。为加强牲畜防疫,培养兽医及畜产技术人员,设立了蒙疆家畜防疫处及其派出机构,进行防疫研究、防疫用各种血清类的制造和兽疫预防工作。目的是保障顺利掠夺该地区丰富的畜产资源,为日本的战争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7.
日伪“出荷粮”的掠夺本质郑素一所谓“出荷粮”,是“二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强制推行的一项旨在掠夺中国东北粮食的重要掠夺手段。“出荷”是日语,“运出或装出货物”的意思。“出荷粮”就是日伪政府强迫农民按照官定价格、数量售粮给它。名为“出售”,实质是日本利用伪...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魔爪直接伸进了四川,向天府之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强行开辟商埠,开厂设栈,象瘟疫一般的宗教和文化侵略活动则更为猖獗。法国人德酿德勒竟有《吞灭四川策》一书出笼。在这民族存亡的时刻,四川一些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员深感要改变旧法,以适应新的情况,他们强烈要求探索中国富国强兵的道路。这股改良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抵制殖民主义掠夺。一八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组织与组织之间资源的掠夺逐步从物质性资源转向非物质性资源,尤其是转向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高校人才安全源于对高校组织核心利益的维护,是为了有效保证高校健康、稳定、有序发展,是高校避免遭受人才流失而造成高校利益受损所采取的有效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理论关于国家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三只手: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以此来考察中国经济史上国家的行为,发现在大多数时候,国家扮演着掠夺之手的角色.国家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进行掠夺,原因有三:法治与民主缺位,商业行会力量微弱,国家之间缺乏竞争.国家的掠夺行为是阻碍中国迈入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层次原因,当代中国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合理界定国家的行为边界.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与海南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 态旅游是一种有 别于传统旅游 的新兴 旅游形 式。海 南开 展生 态旅 游可 以产 生强大的环境效 益、经济效益,有利 于提高海南的 知名度。海南的优 越生态环境质 量和丰富的 绿色、蓝色生态旅 游资源是海南开 发生态旅游的 条件和优势。开发 中必须注意保 护生态资源、编制开发规划、加 强科学管理、强化 生态保护教育 、突出 特色、丰 富生 态旅 游产 品的 文化 内涵、确定旅游容量和 生态旅游研究及 人才培养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2.
将海南建成我国南海油气开发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是海南再创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更是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开放、加大开发力度、逐步推进和琼台合作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对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在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上 ,曾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东方生态伦理学等观点。进入工业革命后 ,自然资源的破坏、紧缺等日益突现出来 ,于是 ,自然资源呼唤法律的保护。我国自然资源法制建设虽然有很大成绩 ,可是差距和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我们必须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 ,树立法律的权威 ,切实保障其实施 ,强化公众的自然资源意识 ,提高执行自然资源法的自觉性。同时 ,党应加强对自然资源法制建设的领导 ,为自然资源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改善。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必须解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问题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就资源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贴现率与资源竞争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资源以公有为原则,并建立了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然而上述权利制度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自然资源公有会导致公地悲剧,用益物权人可能破坏性使用自然资源。为此,必须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国有制度;完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保护机制,延长权利期限,构建畅通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流转渠道;加强对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管理,对非关乎生存权保障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获得应当是有偿的,并满足一定的资源保护条件;用益物权人利用自然资源时,应当遵守自然资源保护的义务性规定;破坏性使用自然资源的责任首先是民事责任,其次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关于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存在着两大不同经济理论体系的各种观点,自然资源的特点对两大不同经济理论体系的各种观点都提出了问题。劳动价值论和基于劳动价值论之上的各种自然资源价值观点与西方经济学和基于其上的各种自然资源价值观点都没有解决好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自然资源的价值是自然资源物质运动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之间的互补运动的产物,是自然资源物质运动与人类经济活动的互补运动作用力在自然资源中的凝结。  相似文献   

17.
论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法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与民法、经济法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具有显著的差别。环境法意义上的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是环境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农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对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以及从事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财产性活动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考虑到了农村公民的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优先于一般的土地经济权利的法律地位。环境法还需要进一步将农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一般意义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剥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项独立的环境权。当全社会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而需要限制农民的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时,政府必须代表全社会向这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支付足额的生态效益补偿,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我国农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环境法对于基于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古代蒙古的法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可见,五个不同时期的古代蒙古法制中对水、野生动物、草场、树木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直接关系到蒙古社会生产、生活,今天仍可从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法律理念,许多具体条文的规定仍有可取之处,希望对今天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制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五臧山经》简称《山经》,与《海经》共同构成了今本《山海经》。关于《山经》的性质,尚未见到专门讨论。长期以来,人们把《山海经》的性质视为《山经》的性质,然而关于《山海经》性质的多种说法,都难以与《山经》的实际内容相符。《山经》本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对其性质需进行独立的研究。从《山经》的书名、内容、编著意图与编著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详细考察,可知它是先秦时期一部内容丰富而又系统的自然资源著作。《山经》与《周礼》、《管子》等书的相关内容关系密切:《周礼》设计了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管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自然资源理论,而《山经》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资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内外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价值评估、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并在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资源经济学研究的进展,对我国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做出了基本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