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互认识中“知识—信念”的传播要通过社会路径来实现。模因论认为,模因是“知识—信念”横向复制和传播的社会基因。里德的常识理论从实践伦理视角阐释了“知识—信念”传播的天赋道德原则,信念接受的纽带方式(BABA)更突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作用。斯珀伯的信念“吸引子”假说,则描述了一个真理战胜谬误的概率转换图景和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人们由实践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按照认识机制的不同和认识程度的高低,应该分为几个基本的认识阶段?对此,我国哲学界近年的讨论意见纷纭,各言其是。大体可归纳为两种意见。一种是“两阶段”论,即第一阶段为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为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理性—实践”。另一种是“三阶段”论,但具体分法又各不相一。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知性—理性—实践”;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直觉认识、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直觉—理性—实践”;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检验与发展认识”,写成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认识信念是指教师对知识的本质特征、教学的本质与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及基本特征等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带有一定“意动”成分的基本观点、态度和心理倾向。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由知识信念、教学信念、学习信念、学生信念等要素组成。知识信念包括对知识认知、知识性质、知识价值、知识结构的认识信念;教学信念包括对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评价的认识信念;学习信念包括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结果归因的认识信念;学生信念包括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发展、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信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的构成要素,编制“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量表”,建构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模型1,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竞争意义的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模型2和模型3。通过分析、对比模型2和模型3,发现模型3的χ2、RMSEA、NFI、IFI、CFI等数据均优于模型1,从而验证了这一结构的合理性。“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量表”可以作为了解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状况的诊断性工具,也可作为研究教师信念的测量工具。厘清教师认识信念的内涵要素与结构逻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参照意义和...  相似文献   

4.
信念学说是休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信念的本性,信念产生的必然性和方式、信念与虚构的差异以及所谓物质和心灵的信念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休谟的信念学说。作者认为,休谟的信念学说包含着有价值的思想,即他承认人的认识是由感性向理性的发展过程;但休谟关于物质和心灵信念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其论证也是不成功的。作者还提出,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度“完全拒斥形而上学”,而是在破除旧的形而上学的同时,主张建立新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5.
用“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指导教学周小菊“物理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经典)和化学动力学(宏观)两大部分,是四大基础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门。我系各专业目前培养的学生主要...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关系的认知困惑,是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将教师信念作为从实践层面进入到理论层面的接口,并将教师信念分解为“三观”,即语言能力观、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是探讨解决教师实践—理论关系认知困惑或障碍的有效路径。科学的“三观”应分别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相联系,并以其为支撑,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三观”,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探求与之相联系的理论,从而更容易建立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直接联系,更科学地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7.
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起着连接主客体的桥梁作用;利益则是这个“桥梁”上的一个中间环节,在人的认识活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个二维结构量表,对部分省市的中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认识信念调查,结果显示数 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认识信念倾向依次为:现代教学信念—相对论数学信念、现代教学信念—客观论数学信念、 传统教学信念—相对论数学信念、传统教学信念—客观论数学信念。该结果反映了大多数中学数学教师的数 学教学认识信念与课程改革的理念主流是一致的。各地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认识信念之间存在一定差 异,通过规范的教师培训计划,引导教师养成教学反思意识是完善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认识信念的有效 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于认识运动过程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这又促使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某些方面和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进行再认识再研究。其中,关于认识运动具体过程的主要阶段和基本转化环节问题,关于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及其表述方式问题,就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这里,我想就这几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实践—认识—实践”不是表述认识运动具体过程的公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运动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认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 《意见》中所讲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存在着哲学上的统一关系和逻辑上的相容关系。所以,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形成、发展和确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个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学与意识形态─—路易·阿尔都塞的文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内特从“实践”的层次对阿尔都塞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试。在他看来,阿尔都塞的“实践”层次是一种相对的自主体,“是对一定的原料改造成一定产品的过程”,科学、文学和意识形态这三种实践形式就是通过对一定的原料发生影响而以认识效应、美学效应、思想效应为特征的劳动产品。而这些效应是永恒不变的认识形式。因此,在贝内特看来,阿尔都塞的“物质实践”在其本质上是认识形式的恒定结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冯契认为作为认识论范畴的意见是个别主体对问题所作出的未经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是非界限不明的主观性认识;意见争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意见争论的根源是个别主体都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意见的争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达到一致的认识,进而把握真理;群已之辩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事实和必经环节, 认识过程就是“己”之意见转化为“群”之共识、再经实践检验的过程;探讨意见范畴的意义在于防止经学独断论的重演。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实践并不等于认识。认识只能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对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源泉。由此可见,对认识源泉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上。因此,要合理地解决认识源泉问题,就要分析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中间突出地要解决客观物质、实践和主体与客体能动反映同认识发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在欧洲哲学史上,不少哲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积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吸取了前人关于认识过程的优秀成果,克服了他们在理论上的缺陷,把认识发展过程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认识发展中“两个飞跃”的理论;对于一个客体认识的全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要经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由于世界的无限性及客体运动的无限发展,认识运动也是无限的,具体表现为“实践──认识──实践”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的内容和形式,都使认识进到了高一级的阶段。这就是辩证运动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是对议会民主的借鉴和超越,是政治文明史上更高类型民主的实现形式,但理论的高度并不等同于后人认识和实践的高度。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存在或“左”或“右”的偏差,而这种民主思想的偏差给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带来许多挫折和教训,同时也为后人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个认识是不是真理,最终要看实践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要正确坚持这一原则,有必要加深对“实践的结果”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实践的结果”的分析,一方面更加明确“实践的结果”在检验人们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实践的结果”在检验人们认识时存在的“困难”。当前,坚持以“实践的结果”检验人们的认识的过程中,特别要反对把这一理论简单化的倾向,从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改革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知识论视角的分析,思政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实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知识的建构性吁求其更具学理性,知识的社会性追寻其更具感染力,知识的复杂性呼唤其更具针对性,知识的实践性期待其更具实效性。“大思政课”是在新知与旧知的融合互构中赋能学理性,在空间与时间的联通共享中生发感染力,在知识与信念的转化提升中确证针对性,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增强实效性。新时代“大思政课”关注立德树人,应实现知识供需平衡,以信念构建为内在要求,以“宏微共促”为现实展开,以实践回归为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8.
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康德和胡塞尔等人,很多学者在哲学认识论上都论述了"知识—信念"关系。在海萨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奥曼提出的交互认识论建构了规范的知识信念空间的模型。但是,奥曼结构本质上还是静态的。近些年来动态的交互认识中的"知识—信念"结构加入了"信息更新"和"信念修正",新的结构和模型回答了人们决策过程中主体间动态的交互决策的认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解释循环问题,描述论者不得不接受“笛卡尔假定”,认为个体使用名称的能力与其关于名称意义的知识相当。历史因果论者对此提出质疑,但也没有在其理论建构中尽然摆脱“笛卡尔假定”问题。实际上,个体一般拥有关于名称意义的多个有待于确定为真的信念———知道信念,只有在交流的语境下,个体才有可能和必要通过语言诠释确证其某个知道信念为真,从而获得关于该名称的知识。为此,存在一种通过解释个体如何确证其知道信念来为描述论“笛卡尔假定”辩护的可能。根据关于名称意义的形而上学研究,通过对个体如何确证其知道信念的三种相互关联的解释,可以构造一个关于知道信念确证的解释链条,寻求为描述论“笛卡尔假定”辩护的空间。同时,结合名称的指称和解释功能之分和克里普克式直觉的认识作用,有可能以意义契合解释个体对语言诠释兼容性的把握,为进一步消解对“笛卡尔假定”的担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运动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作了系统的阐述,指出:“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里,毛泽东提出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