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则依赖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甘肃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本文针对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甘肃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广裕 《社科纵横》2012,27(12):52-56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状况,对一些具体问题: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力量和制约因素等做了问卷调查.甘肃生态环境类型多样,为了深入具体,调查主要以高寒草原生态环境为主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为主的河西地区为主,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毛粉兰 《社科纵横》2003,18(1):19-20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持续发展 ,才能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才能使甘肃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尽快建成一个山川秀美、兴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和一个朋友聊天,大谈文艺如何如何重要.这位仁兄沉默良久,幽幽说道,文艺其实算得了什么,生存、就业、医疗、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哪个不比它重要?甚至连孩子上个幼儿园都比它重要十倍.  相似文献   

5.
陈景辉  成艳彬 《学术交流》2004,23(11):65-69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问题,破解生态环境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北方绿色经济的建设,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环境容量,拓宽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学视域中的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倡导生态文明的高度来重新审视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既可以加深我们对该文化传统内在价值的自觉认知,也有利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高度文明的现代文化.鄂伦春渔猎文化是繁衍、生息在特定生态环境内的族群的智慧创造,是人与自然不断融合、碰撞所逐渐形成的与特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理性化的文化行为.对自然崇拜的生存观念、游动迁徙的生存方式、合作和分享的平和心态构成了鄂伦春渔猎文化的基本特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因子.渔猎文明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与最为持久的生存方式,对自然取之有度,合理利用,构成了渔猎文化的本质特征,它也应该成为生态文明所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鄂伦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文化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学: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茂全  赵晓红 《社科纵横》2008,23(10):102-103
文学不仅应当关注人的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也应当关注生态环境.生态文学以优美的语言、鲜活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丰富的生态思想担当起了当代生态建设的文学责任.生态环境教育的文学途径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颖  马敬 《社科纵横》2010,25(5):109-111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业生态环境却因为地理和气候等原因而极度脆弱,这也导致了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甘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甘肃在森林、土地、湿地、草原和水域等方面生态补偿制度的阐述和分析,试图找出适合甘肃省情、能够有效解决甘肃省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部生态环境状况的走势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家理 《唐都学刊》2006,22(5):95-98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并举的政策举措,国家计划10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人们十分关注西部生态建设的绩效问题。根据相关依据分析,目前西部生态环境状况可概括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根本遏制,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相对呈下降趋势。今后西部生态环境状况的走势是:全国总体环境质量仍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环境有优先恢复的可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有可能减缓。可见,西部生态环境状况将由恶化缓慢地向良性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安宁 《社科纵横》2008,23(8):140-141
本文在简要地论述了中国高校的学术生态状况之后,提出了高校学术生态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根源乃是因为这些高校缺乏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文中最后提出几项改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涂俊 《唐都学刊》2013,29(5):91-94
庙会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和适应才是和谐的一种生态关系。庙会文化发展顺应地理环境制约促使其强化了物物交换的贸易往来,并从地理分布上适应生态环境需要。经过时代变迁,庙会文化也顺应了人们对休闲文化的需求,但是,过分的创意和庙会环境使用的恶意透支损害了庙会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深刻分析三省区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人口超载是使三省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人口向东部沿海集中,三省区人口适度集中,建立循环生态社会发展模式,是减少对生态环境扰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生态环境监管是一个以行政为中心的监管体系。法律制度上,德国是以生态环境行政法律制度为中心;在监管理念上,德国的生态环境监管秉持法治国家理念、整体性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合作治理理念;在监管手段上,行政机关可以采用直接管控、间接管制和包括规划在内的具体措施;在监管措施的执行上,德国法律赋予了行政机关广泛的行政执行权力,行政机关可以自己采用包括执行罚、行政代履行和直接强制等手段;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实施监督上,德国强调法院对监管制度实施司法监督,德国就行政监管对个体主观公法权利侵害采取了无漏洞的保护,同时,环保组织通过行使行政公益诉权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其职责。德国的生态环境监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环境法典编撰和环境监管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内陆 ,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双重作用 ,今天我省的生态环境问题仍颇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是沙漠化威胁有增无减 ,土地盐渍化也在蔓延。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约以年均 2 1 0 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我省为受沙漠化危害的重灾区之一。沙区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近年春夏之际我国北方愈演愈烈的沙尘暴便是其突出表现和直接恶果。 2 0 0 1年元旦 ,人们尚沉浸在欢度新世纪、新千年的喜悦中 ,沙尘暴便肆无忌惮地袭击我省和我国华北不少地区 ,它的出现比往年提早了几个月 ,这给刚刚步入新世纪的人们敲响了更为紧迫的环保警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面临着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尖锐矛盾.许多经济学学者试图以财政手段遏制现代化的弊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反思财政自身的局限性,依靠财政手段不可能解决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带来了利与弊。一方面,经济化和全球化使文学在向市场妥协的过程中出现滑坡,导致作家的"失语";另一方面,国际化的交流与碰撞迫使作家主动调整思维观念,催生了更多元立体的文学价值观。为使文学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扬长避短,继续保持并发挥它在新世纪烛照人类精神的作用,就必须倾心尽力为其营造一个良性的文学生态环境,包括外源性生态环境,内源性生态环境,同时也包括作协和文联等中介性组织机制。只有彼此同步协调,强调整体综合效应,才能促使文学在新世纪持续、健康而又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3):60-63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风险也随之呈现出更大的潜在危害性。有效规避和预防生态环境风险,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三期叠加"阶段,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面临紧迫性、艰巨性和持久性的挑战。因此,构建多元参与、层层推进、规范治理、智能监测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方向和实现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思想与"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本兴 《学术交流》2006,42(6):64-67
马克思“再生产自然界”思想是建立在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基础上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双向依赖、双重建构的物质变换关系,“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正和表现,“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是“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环境既是消费的对象又是生产的对象。生态环境再生产是人类全面生产活动中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研究并建构生态环境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规范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改善西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倩  向君 《社科纵横》2006,21(6):13-15
支持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又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从西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吴晓军  张希君 《社科纵横》2010,25(7):118-120,123
近代甘肃经济社会落后与工商业不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分析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甘肃工商业发展的内外条件十分不利,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各方面所遭遇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缺乏人才、技术和市场;战乱给工商业的生存发展造成极大破坏;政治的腐败与各种苛捐杂税使企业难以生存;省内度量衡不统一;兵匪横行,国外商品的冲击,自然灾害也产生了明显的束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