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从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及有关环境伦理机制等层面对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为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既要大胆吸收西方环境伦理理论中的积极成果 ,又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2.
从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及有关环境伦理机制等层面对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既要大胆吸收西方环境伦理理论中的积极成果,又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王玉香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人类主体相应伦理的支撑,可持续发展伦理是人类主体伦理建构的最高境界。可持续发展伦理要求人类具有与自然共存互融的环境伦理、注重后代人类利益的代际伦理与平等、和谐一致的代内伦理。在可持续发展伦理建构中人类应该遵循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和公正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和谐环境伦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人类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与之相应也出现了敬畏自然、依从自然的环境伦理和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等环境伦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与之相适应的是和谐环境伦理.和谐环境伦理克服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虽然双向但不对称的缺陷,是一种双向对称的和谐伦理.它体现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了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特别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观;注重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史上影响最大的绿色世博会,充分挖掘和弘扬上海世博会主题昭示的环境伦理精神,对于后世博时代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价值。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反思和解答"城市发展之谜"时所彰显的环境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主张绿色低碳的生态化发展理念;二是倡导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方向;三是强调和示范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上海世博会主题积极倡导和展示的环境伦理精神,为人类城市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为破解生态危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有着丰富内涵和多重环境伦理意蕴的全新旅游模式,但在其快速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生态"的自反性现象,导致了诸多环境伦理问题,从而严重阻碍了它的可持续发展。上述问题之根源主要在于地方政府"GDP主义"压倒一切、旅游开发商"利润最大化"压倒一切、旅游消费者"个人中心主义"压倒一切,以及全社会的环境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等。因此,谋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尊重自然、和合共生与协同进化等新的环境伦理观;遵循生态优先、生态正义、生态安全和绿色低碳的环境伦理原则;坚守环境道德边界,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关系。惟其如此,才能促进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进而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的多维伦理意蕴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极为深刻。它蕴涵着人际伦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等多种伦理精神,是人类伦理思想的深入发展,也是伦理观念的一次变革。对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进行研究,还应从伦理学的角度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9.
旅游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旅游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当前,积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的国家甚至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来发展。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就应确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符合环境伦理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以环境问题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目标应当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公正、平等的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逻辑地包含着人类应当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提出进行科技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融会中外优秀文化,积极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论述了环境伦理及环境道德教育的产生,旨在表明高校教育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些界限,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探讨,改变传统伦理的思维方式,尽快完善环境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需要思想。当下的生态危机问题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态需要满足的根基。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不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存在;资本主义环境利己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的存在;现代需要、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对立化的作用。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之路是:确立正确的全球生态伦理思想;彻底消除环境利己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尊重自然规律,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培养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引导、激励全人类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伦理道德的提高是相互依存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传统伦理道德的支撑。应通过传统伦理道德中诚信理念的转化和超越,充分认识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发挥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体系的研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营造思想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切实发挥"两课"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突出时代特点,创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必须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逻辑的梳理,系统阐述、分析并挖掘了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早期萌芽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精髓,从体现“天入合一”思想的天入合一、钓而不纲、仁民爱物、道法自然四个维度出发,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思想代表的价值取向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17.
日本环境伦理思想产生于公害引起的社会问题,它历经了四个阶段,现已进入成熟期,其主要论题涉及五大方面;日本重要思想家的环境伦理观主要有池田大作的依正不二观、高桥进的东方人伦观、岩佐茂的社会批判观、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岸根卓郎的共生系统观。对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的评价要从其与日本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比较入手。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的未来走向有五大趋向。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探讨了在项目评价的时点上引入包含环境价值的财务完全价格的意义和时段上折现率的理论问题;讨论了项目评价中如何协调社会折现率理论上的伦理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应摒弃单一的综合社会折现率,将环境因素与非环境因素视为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分别采用不同的折现率处理,采用两部门的净现值加和来作为项目决策的判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道德与个性良性互动的现实可能。提出要兴国先要兴人———提高人的素质 ,并把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首期工程。同时 ,通过道德建设 ,为人的个性张扬提供良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新型的伦理学,他试图表明当代人迫切需要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伦理关系.他的产生不仅是伦理关系进化的必然,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试以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作<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为模本,以生态伦理学为其理论基础,来说明劳伦斯在小说中是如何来体现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的,并指出:在那个时代,劳伦斯就已经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