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著名战地记者孟秋江在抗战期间发表的《平静的风陵渡》、《我在西线上所见到的妇女们》、《训练中的中国新兵》、《为祖国奋斗的朝鲜义勇队》、《血染的两天》、《蒋经国与赣南政治》、《访问陈仪先生》、《敌军战斗力究竟降低了多少?》等8篇新闻作品,可归入新闻报道和专论两种体式,既没有被收入《孟秋江文集》,也未见有关资料著录,应属于孟秋江的新闻佚文.这些新闻作品在今天不仅具有很大的历史文献认识价值,而且也为我们研究孟秋江的生平与贡献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甲午战争中,清军战地医院极少,医护人员非常缺乏,没有系统完备的战地救护系统,战地救护困难重重.部分在华西方人士在战地组建起红十字医院,协助中国人救治伤兵,大大地缓解了清军的救护压力.在沪西方人号召为红十字医院募捐,支持救治中国伤员.甲午战争中的战地救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
厄尼斯特.海明威这一名字是与“战争与勇气”、“爱与暴力”、“美与死亡”这些名词相连的。《战地春梦》这部作品就是典型的例证。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在《战地春梦》中象征性地使用天气、人物和道德化的风景,以及他在小说结尾部分所下的大量功夫等的分析,深刻剖析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山西抗战在全国抗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被称为“全国抗战的模范区与华北抗战的中心根据地”,因而,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成为研究山西和华北抗战历史的重点。本文运用大量的最新的史料,从新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地论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委会),在山西和华北抗战中重要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首先,阐述并肯定了“战委会”是我党我军努力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集团在第二战区(主要在山西)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实现全面抗战路线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战委会”的性质和特点,论证了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它对于巩固、扩大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和领导战区民众,为实现人民战争所发挥的伟大作用,从而证明了它是抗战初期全国范围内的一个模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再次,论述了党在战委会中对待阎锡山策略方针的具体运用;最后,扼要总结了“战委会”具有深远意义的经验教训,指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建立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全面梳理文协在抗战时期积极促进和推动战地文艺工作的基本史实,可以看出文协对战地文艺工作的理论倡导,主要表现在及时关注和报道战地文艺工作者行踪及其活动、大量刊载来自前线的文艺通讯、总结战地文艺工作经验等三个方面。而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和参加南北慰劳团,则集中体现了文协深入前线以推动战地文艺工作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促进了战地文艺,又推动了文协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轼"为《论语说》,与孟子辨者八",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的思想。一是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主张恪守一定的规范界限,给礼信等五常的规范严格划界。在心性论上,由于对儒释道思想都予以广泛吸纳,因此,苏轼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在政治上,苏轼受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因而不认可权,反对个人主观随意的变通。情本论是苏轼反对权变思想的根源。苏轼的"辨孟"思想也是孟子升格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 ,梁启超受尊孟抑荀思潮影响 ,力主“绌荀申孟”。随着时代变迁 ,他的荀学研究逐步深入 ,认知荀子的态度不断转变 ,从“儒家中最狭隘者”的指责到“社会学之巨擘也”的肯定。尤其是到了晚年 ,荀子“创为儒家的知识论”成为梁启超荀学研究的基本定论。  相似文献   

8.
会议报道是各类媒体发布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存在着远、死、浅、滥的问题。可从多元信息发布、确定主体受者、选择传播内容、创新报道形式4个方面加以改进,让会议新闻报出彩来。  相似文献   

9.
解释性报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包括新闻界内外的多种因素,是对客观报道模式的突破与发展,但其运用中又须审时度势,尤其不应以伤害新闻真实性原则为代价。  相似文献   

10.
武田泰淳(1912-1976)是日本战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独特的从军经历和中国体验而备受瞩目。他一生都与中国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作品,在当代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和侵略者的身份矛盾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这种特殊的心理矛盾造就了他不同一般的中国体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我国运用描写语言学对孟高棉语研究的成就,强调了我国学者运用声、韵、调分析法在分析孟高棉语音位和处理松紧等音节属性方面的独创性和合理性,同时,本文认为,对孟高棉语历史研究有助于解释一些共时现象,应予重视。作者认为,今后孟高棉语的研究不仅应继续对单一语言的描写,还应加强亲属语言的比较。如能与其他学科结合,引进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中国孟高棉语的研究必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在西方称为解释性新闻 ,通过大量的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揭示新闻事件的全信息和深刻含义。本文是通过深度报道产生和发展过程与新闻背景材料间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展开论证 ,说明了有背景材料不一定是深度报道 ,但深度报道一定少不了新闻背景材料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也论报纸的女子体育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2005年的84份《人民日报》体育版、《文汇报》体育版和《中国体育报》的体育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并与2002年该三份报纸的体育报道情况进行比较,以此揭示报纸体育报道的性别差异及近几年对女子体育重视程度的变化情况,呼吁广大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关心、爱护和支持女子体育运动,促进女子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经济宣传报道在电视传播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这既是国情国策的需要,也是广大百姓(受众)的需要.本文从传播学、电视传播理论及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电视经济报道与受众心理之间的有机联系,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搞好电视经济报道的方法及规律,以更好地达到电视经济宣传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范长江写作的政论当年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今天能看到的有二十余篇,政论是他的新闻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范长江的政论写作具有明显的时段性,以抗日战争时期最为频繁.范长江的政论选题非常广泛,为抗战服务是始终贯串其中的一条红线.范长江的政论风靡一时,当时国统区的很多报刊都以能发表他的作品作为号召,这不仅在于其政论思想内容的正确,还在于其政论写作上具有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分析透辟、语言生动等几个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论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获得了巨大成功,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汶川地震报道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带给我们如下有益的启示:报道及时、信息透明、事实准确是制胜法宝;报道客观、评论公正、感情真挚是取信前提;政府支持、制度保障、社会配合是成功基石.我们应当很好地总结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经验,并将其作为一种财富,这对于我国新闻媒体今后深化改革,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将是一种有益的镜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贴近性特色。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这一多维的、全方位、全天候、流动式新闻新秀,深刻揭示事实底下的事实,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使其“色”、“香”、“声”、“味”呼之欲出,满足了社会急需和受众新闻欲。今年以来,更是异军突起,更上层楼。在贴紧时代,突出主旋律;贴近社会,精心做好三篇大文章;贴近大众,切实抓好热点难点问题报道方面,倍受世人青睐。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新闻深度报道不仅对新闻叙事手法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也借鉴了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形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即一方面通过视角和聚焦的“陌生化”,使新闻更具新鲜感,做到“文有别材”;另一方面行文中运用有意味的形式与合式的叙事技巧,做到“文有别趣”,从而使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与叙事的生动感性相得益彰,达到了“真”与“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加强深度报道是增强校报的可读性的有效途径 ,加强深度报道必须了解深度报道的形式 ,掌握深度报道的技巧 ,转变工作作风 ,强化编辑、记者的职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地方电视台的主打栏目,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并展现给观众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深度报道的选题以及栏目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加地方台的份量、展示地方台的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地方台的竞争力、促进地方工作的开展、深度报道具有题材的重要性、评论的思辨性、报道的立体性和手段的丰富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