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司马迁《史记》载,萧何最初不过是沛县县府中一名从事文书工作的小吏——功曹,即郡守、县令的佐吏,相当于现代的文书和助理,但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县府小吏,后来却官居丞相之位,与张良、韩信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在三杰当中,他因有见识、有眼光、有智慧、有器量而成为汉初三杰之首。萧何的成功给予当代秘书人员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2.
3.
司马迁写《史记》,始为酷吏列传,《酷吏传》作为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此后史家承袭,二十五史中列《酢吏传》的将近十部,但《酷吏传》被司马迁单列出来,而且碰巧出现在汉代. 相似文献
4.
5.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这一巨著中表现出独有的进步的民族观.他认为华夷同宗,各民族应平等友好,并且为少数民族立传. 相似文献
6.
童年的时候,父亲母亲与我的关系很深,尤其是母亲.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就严厉地问:"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名?"我正发抖时,母亲一把把我抱走,说:"别理你爸爸."我好感谢那样的拥抱,仿佛把一切我无法承担的压力都纾解了. 相似文献
7.
《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亭长是一个什么官呢?秦代实行郡县制,县以下的组织是乡,乡以下是亭,亭以下是里,里有里正,亭有亭长,乡有三老,这样推算亭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村长了。也就是说刘邦在他三十多岁的壮年时期作了村长,十多年后的四十二岁当了皇帝,不能否认这是个政治神话。这个政治神话是如何创造的呢?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写《史记》,始为酷吏列传,《酷吏传》作为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此后史家承袭,二十五史中列《酷吏传》的将近十部,但《酷吏传》被司马迁单列出来,而且碰巧出现在汉代,这是不是历史的巧合或者历史的偶然?为什么在汉代以前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9.
10.
11.
权力的争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呈现出线性连续,再伟大的王朝也难逃此劫.唐代宗李豫时代的政治再典型不过地说明了此点。在战乱中。一个本为皇室军马棚饲养员的小人物李辅国逐渐爬到政治高位。李辅国权倾天下,能量无比,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殿堂中,司马迂同他的《史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耀千秋。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这部不朽巨作,除了他具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和崇高的历史文化使命感外,他早年跟随汉武帝出巡各地,游历考察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及先贤故里,包括偏远的西域边境也留下了他的足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经历,一方面使他有机会广泛接触各阶层民众,了解民众的疾苦、愿望和情感,学习吸收民间的丰富语言,掌握地方的民俗和经济社会情况,收集文书档案史料,瞻仰先圣们的遗迹; 相似文献
13.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四年十月,“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同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捐纳之例始此。又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议,“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二等),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九等),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十八等),各以多少级数有差。”上面说的都是卖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