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福建山区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说是比较落后的,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的经济水平虽有较大上升,但有不少地方至今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福建山区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山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探讨充分开发山区人力资源以促进山区经济加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试析台资在福建的梯度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台资在福建的区域布局呈现出由沿海向山区逐步梯度转移的趋势,在福建形成了规模不同、产业有别的三个梯次.影响台赘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政策因素以及生产力水平等.顺应台资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未来福建应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与利用、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对内地山区的支持,以减少台资转移成本,提高转移成效,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福建区域协调发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福建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在扩大,这一状况除了与资源禀赋、战略偏颇有关外,还与人们的观念、山区的发展定位有关。建设山海协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以“五个统筹”为抓手,调整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发挥山区比较优势,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畲族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人口约为23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和安徽5个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其中以福建为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他们的居住形式基本上是大散小聚,大都在一定范围内与汉族杂居一地。因此,同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来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福建山区,指的是三明、南平、龙岩三地(市)和宁德地区的周宁、古田、寿宁、屏南、柘荣五县。山区与沿海,由于区位、自然资源和社会情况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经济区域,山区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其经济发展既取决于自身经济、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又受制于全省宏观决策和周边环境。因此,山区经济发展战略必然包括互相联系的全省宏观决策和山区自身中观决策两个层次。一、宏观决策──山海协调发展战略福建在处理山区和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宏观决策上,随我国所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同,投向的着力点和倾斜度存在着差异,经历了向山区…  相似文献   

6.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山区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0%,人口达1800万人,约占全省的60%。山区是我省主要矿区、林区、粮区,又是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如果没有山区的奔小康,福建就不能奔小康。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山区的发展问题,继1993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山区开放开发若干问题的决定》(闽委[1993]7号)后,1994年又根据山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山区扶贫和开发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山区开放开发虽有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财政基…  相似文献   

7.
《中文信息》2007,(12):75-78
薄荷片推荐:福建连城县的罗坊乡,每年元宵节都会举行著名的民俗活动“走古事”这一天,罗坊乡万人空巷,疯狂程度犹如西班牙斗牛,这个以祈丰收求平安为由头的活动,实际上是一次具有娱乐性质的盛大狂欢,被誉为“山区的狂欢节”。  相似文献   

8.
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福建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构建适应福建休闲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显得十分迫切.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要以提升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福建休闲农业企业永续经营能力为目标,以福建休闲农业企业组织体系创新为载体,以福建休闲农业市场需求机制为先导,以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为基础,以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为保障,全面推进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即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组织体系、市场机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2005~2013年福建省的能源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福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福建省整体能源效率值偏低,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完善地区能源效率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总体上,福建省能源效率的分布呈现出由沿海到山区逐级降低的阶梯式特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清末民初的福建教育会社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福建教育会社的产生及其演化的发展脉络,解构了福建教育会社的组织机制,阐述福建教育会对近代福建教育的贡献,并揭示福建教育会社走向衰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台商涉农企业投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调研所得到的1450家在闽台资涉农企业的投资区域分布、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规模、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资涉农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漳州、福州、厦门和泉州四市已占全省的77.9%;内陆山区相对少,龙岩、南平、三明和宁德四市总量不足全省的20%.其投资方向主要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占台商涉农企业总数的68.2%,种养业占20.8%.福建台商涉农企业投资的区域布局呈三个梯次,即以漳州、福州、厦门和泉州为第一梯次,以莆田、龙岩为第二梯次,以三明、南平、宁德为第三梯次.从总体上看,在闽台商涉农企业投资领域呈现纵深化、集聚化、多样化态势,闽台农业投资合作面临区域外竞争与内部挑战,闽台农业投资合作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福州举行,到会70人,提交论文63篇。年会中心议题:一是探讨福建沿海与山区建设的辩证关系,二是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低碳化发展的要求下,高效率低能耗的低碳农业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趋势.福建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应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有必要通过C-D生产函数的计算,得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实际有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福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碳排放系数计算发现,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山区的农业生产碳排放存在着区域差异,继而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农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区内陆城市劳务派遣具有以规范化“四位一体”为要旨、以“三条就业通道”为平台、以“四个重视”为着力点的运作特色。山区内陆城市劳务派遣面临的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派遣培训成本较高、相关配套政策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深化山区内陆城市劳务派遣的发展,应进一步探索适应山区内陆城市的劳务派遣管理模式,创新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增强劳动力供给的储备,完善派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茶为闽江上游山区的传统产品,其中武夷岩茶又是茶中极品。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使国人与外商坚信福建茶叶出口将会节节攀升,并逐步推向鼎盛。然而,茶叶对外贸易之路并不像之前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也经历了从贸易低潮到贸易鼎盛,再到低潮这样一个波折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陈振龙从吕宋带回番薯,并试种成功,经过金学曾的大力推广,使得福建先于全国在全省范围内栽种番薯,相对解决了福建缺粮的问题,福建民间也尊称番薯为“金薯”,以示对金学曾的爱戴;民众也为金学曾、陈振龙塑造神像,以之为民间神灵加以膜拜.当然,由于福建海洋经济的发达,也并不排除其他闽人带回番薯作物,只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福祉,关系着世世代代人的幸福建设。福建省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政策、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建设美丽福建。坚持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重要的位置和战略意义,特别突出它的战略性意义。分析福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及其对策,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更好地建设福建,对构建美丽福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政府为安抚孤悬海外的台湾士子,在福建乡试的中举名额中特为台湾士子设立了保障名额.并给予赴福建参加乡试的台湾士子以"官送"的待遇,而且在福州设立台湾试馆、会馆安置士子.福建乡试的对台优待办法促进了台湾士子更加热衷于渡海到福建参加乡试,增强了台湾士子对科举考试的向心力,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加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业已成为我国当前以至未来"三农"发展的关键.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已然成为相关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际,以1978-2007年福建农民收入状况为依据,对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福建农民收入的影响做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彭荣胜 《理论界》2005,(5):47-48
人口质与量的矛盾是山区自然资源利用粗放、生态失衡的主要根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与非科学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制约了山区的协调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构筑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继续推进山区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并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山区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