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莲 《当代老年》2006,(8):11-11
我认识一位86岁的老人,耳聪目明,思路清晰,是一位备受儿女尊敬的老人。最近在拜访这位老人时,她说的一句话令我很感兴趣。她说:“老人要受到儿女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儿女,要敢于向儿女道歉。”  相似文献   

2.
大雁 《老人世界》2011,(12):24-26
两位老人黄昏恋,儿女们为了财产坚决阻拦。为了儿女,两位老人只能委屈求全过起了“走婚”的生活。即便如此,仍被儿女们像防贼一样防着,房产证、户口本、存折都被儿女们“保管”着。  相似文献   

3.
他与妻子相濡以沫走过三直度春秋,儿女均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然而一场难以定论的“婚外恋”,地使他陷入“妻离子散”、“身败名裂”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4.
名人谈保险     
《老年人》2002,(3)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极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的人。———胡适对于一个愿意帮助他自己的人,我没有想出比购买保险更好的办法。———约翰逊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两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及每一位公务人员的手册上。因为我深信:通过保险,每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免遭万劫不复的灾难。———丘吉尔别人都说我很富有…  相似文献   

5.
孝子冯巩     
在中央电视台“2013年春晚喜剧节目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上,前来助兴的冯巩被主持人问及“您明年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愿我的老母亲,以及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安康!”冯巩脱口而出。 原来,冯母近两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病情严重时甚至对儿女以及身边的人非打即骂。冯巩放下一切工作,对母亲尽心呵护。并试图用自创的“相声疗法”帮老人击败病魔。他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6.
王成 《老人世界》2011,(2):12-14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声威震敌胆的英雄呐喊,依然在人们耳畔回荡,这句跨越时空的经典台词,依然让人难以忘怀。电影《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如今已是—位80岁的老人。“王成”的光环不仅一直在他身上闪亮,也让他在耄耋之年收获了一份“非常爱情”。  相似文献   

7.
1983年暑假,我们一家到西安旅游。这天,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规模宏大的“碑林”参观,那精湛的古代书法艺术使我们叹为观止,一双年幼的儿女也聚精会神地与我们一起观赏。这时,一个外国友人笑盈盈地走过来,拉着我的一双儿女向我比划着,旁边的翻译对我说:“这位是比利时朋友,他说你的儿女很可爱,想给他们照张照片。你看行吗?”我和先生当即愉快地答应了。于是,比利时友人便将两个孩子领到碑贴旁,拍了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8.
徐莉 《老年世界》2010,(14):6-7
儿女双全在身边,老人却住在养老院——遇上这样的情况,人们除了会叹一声“老无所依”,恐怕还要狠狠地骂一句“儿女不孝”。可是,当眼下越来越多的老人独自在家中守着饭桌,深夜硬撑着等待儿女回家,工作忙碌的儿女为父母精心选择一家养老院,真的还是一桩“不孝”的“罪行”吗?  相似文献   

9.
感动 《当代老年》2006,(12):38-39
一天,汉德·泰莱神父去医院主持—位病人的临终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死而憾。”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抗癌20年以上可以称为明星,我是不是也算个跨世纪抗癌之星呢?我从1976年49岁到今年75岁,两次患原发性癌症,与死神搏斗,顽强地跨入了21世纪。(一)我第一次患癌是1976年。“文革”中,我一家四口时聚时散,丈夫被打倒,他“劳改”我下放,一对儿女尚未成年。那时,国无宁日,家不成家,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健康。一次,我偶然发现左胸长了一个疙瘩,多亏一位好心的朋友帮我约好一位大夫,要我按预定的时间、地点去查病。关切之情难却,我才去看病,诊断结果为乳癌,必须尽快做手术。寒冬季节,我被友人送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11.
白晶 《当代老年》2010,(3):29-30
在天津和平区小白楼街,有位古稀老人,他最大的乐趣是“玩沙子”。不仅如此,他无论是外出遛弯儿,还是在家人做饭时,他的眼睛盯着的却是那些被丢弃的生活垃圾。当人们善意地用“拾荒大王”取笑他时,他却用绿色环保人士的理念解释自己的行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被错放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言语交际中的“认同法”□张月新朋友,当您想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而对方却对您紧关心扉的大门时,您该怎么办?当您想向您的上司要求加薪或减少工作量时,您能既不令对方反感又坦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吗?当您身为某公司的代表对外进行业务交涉时,您能做到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13.
博闻 《当代老年》2009,(3):54-54
做寿庆,过寿诞,是人们表达良好愿望的一种祝福,也是一种尊老敬老的好风俗,这种风俗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如在我国古代民间装饰艺术中,有很多表现寿字的作品,如“八仙祝寿”、“麻姑献寿”、“松龄鹤寿”、“五福捧寿”等,都表达了儿女对父母老人的敬意和孝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人对仙寿长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在满园金色的深秋季节,一位对于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故人将长眠在杭州安贤陵园内。这位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他之所以在中国享有比在他祖国美国更大的名气,那是因为毛泽东的名篇《别了司徒雷登》成就的。这篇几乎为他盖棺定论的文章把他称之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使他无法实现生前的愿望,在他死后他的骨灰才被运回杭州故里,并安葬在他的亲人身旁。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2002,(4)
据《中国老年报》报道:天津市万福敬老院办起“老年人小饭桌”,社区老年人可以在敬老院只吃饭不住宿,这使老年人既能得到社会服务,又能享受家庭亲情,满足儿女养老的愿望。老年人也可每天在敬老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中午、晚上在敬老院用餐。点评:养老不必拘泥于形式,天津的这个“小饭桌”就挺好,把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功能结合起来,满足了老年人的心愿。天津敬老院办“小饭桌”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教子:引导孩子理智地走进兴趣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子 《女性天地》2008,(10):48-49
梁启超是近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干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其代表作《少年中国说》直到今天还被广泛诵读。更值得关注的还是他的教子经验,他有九个孩子,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九个儿女投身于不同的行业,个个都是栋梁之材,其中三个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如何使得九个儿女全都成龙成凤呢,这自然要得益于他独特的教子之法。  相似文献   

17.
爱了才能做     
沈燕南2008年最渴望的一件事情,就是想同别的女人做一次爱。过生日时,面对韩小北给他买的十四寸的大蛋糕,他许下的愿望,就是想实现它。一次就够。他把这愿望,写在电脑里.小心翼翼地给文件夹加了密码。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一:据2009年4月21日《江西日报》报道,仅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包家花园社区,“空巢老人”就有20多户。该社区的陈莉萍主任告诉记者,具有心理问题的“空巢老人”在他们社区不止一位。“社区里有位王秋妹老人,因为儿女工作在外,长时间不回家,  相似文献   

19.
寸心 《当代老年》2011,(8):20-22
著名劳模时传祥,曾以他“宁愿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奉献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楷模。而他的儿女们也遵从父愿,都从事过环卫工作。  相似文献   

20.
24年前,他在部队服役时,就开始悉心照顾驻地附近的一位老人。退伍后,他相继照顾并亲手送走十几位鳏寡孤独老人。24年来,在那条孤寂的路上,他有过愉悦,也有过痛苦,更有过泪水,但他始终执著地走着。意想不到的是,他却因此重获真爱,也收获到震撼人心的一次次感动。他,就是刘国江——2007年度“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