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丰富对回族史、伊斯兰教史和西夏史的研究,从1983年第3期(总第16期)起,开始刊载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以供参考。由于资料来源不同,文体、分类和编写形式自然也就难以统一。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热心这方面的读者,对我们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丰富对回族史、伊斯兰教史和西夏中的研究,从本期起,开始刊载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以供参考。由于资料来源不同,文体、分类和编写形式自然也就难以统一。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热心这方面的读者,对我们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3.
二、汉文伊斯兰教教义、哲学 正教真诠 王岱舆著 ①同治十二年(1873)锦城宝真堂刊本,五册(民族宫) ②清刊本,四册(民族宫) ③镇江西城外清真寺刊本,一册(民族宫) ④1922年牛街清真书报社发行本,104页(东四寺、世宗所) ⑤1944年夏成都铁华锋重刊本(民族所)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对回族史、伊斯兰教史和西夏史的研究,从1983年第3期(总第16期)起,开始刊载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以供参考。由于资料来源不同,文体、分类和编写形式自然也就难以统一。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热心这方面的读者,对我们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青海伊斯兰教概况 马毓 青海10.134 甘肃伊斯兰教的“门宦” 甘肃省人委参事室 甘肃 1.173 甘肃伊斯兰教“新教派”的产生 马国珍马梅亭高万选等  相似文献   

6.
人文以"文"为形式,以"史"和"质"作为内容。所不同的是:"史"是偏于政治的内容,而"质"是偏于经济的内容。文史同源而异趋,但文形是"手执简册"创造出来的,而史质却始终充盈着"斧和货贝"之内容。文史虽不分家,但其内涵却有"文胜"和"质胜"之别。从话语的角度看,古人用文、史、质、野描述人文的性质,所谓"质胜文则野",意谓不能过度从经济视角把握文化,否则就会出现野蛮的状况;所谓"文胜质则史",意谓文明有其质的规定性,史官们不能随意"毛饰画文"并歌功颂德。所谓"文质彬彬",指的是人文的文史形态和经济内容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术传统对文献的重视,使文献校雠之学、文献史、出版史、藏书史等专门研究在现当代以来得到持续发展,但这些研究仍然缺乏对整体文献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关注。当代海外汉学进行的中国书籍社会史研究,则因单纯移植西方"书籍史"问题意识而呈现出种种不足。与西方不同,中国文献书籍社会、文化意义的根本问题是文献图书的悠久历史与古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延续的内在关系及其内涵。只有在此问题意识下展开"文献—文化"的探讨,才能达成关于中国古代文献历史、作用、意义的自我思考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史体包括史书的外部形式——体裁,也包括史书的内部结构,如纪、传、表、志等;史例是笔法运用、文辞修饰、行文风格等约定俗成的历史编纂规范,包括断限、编次、称谓、曲笔、避讳、注释等。史体是编纂形式必须遵循的宪纲体式,史例是表现史体性质和旨趣的法度条例。"体"决定史书的"方以智",是史书之经,是史书编纂必须遵守的准绳;"例"提供了"圆而神"依据,供后世因革损益。体例具有极强的规定性和否定性,随着经典史著的诞生而诞生,是史家主体在编纂实践中理性抉择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全国有五十二种文史资料,它们是回族史料的一个独特的来源。为了便于有志研究者参考,在资料尚欠齐全的条件下,参照复旦大学出版的《五十二种文史资料篇目分类索引》(创刊号—1981年),尽自己所能地查阅了三十二种。从中整理出这份有关回族的篇目分类索引,疏漏部分,望回族史学界的各前辈及热心研究者指正、补充。 每篇作者后有两个阿拉伯数字,中间有“.”号,前者是期数,后者是该篇页码。如通篇只有一篇,则有起止页码。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图书同属文献,具有共同的本质,它们的分类方法自古有着密切的联系。档案先于图书。最早的图书没有专门的分类法,而是与档案保存在一处,遵循着档案分类方法。图书分类则产生于图书大量形成之后。在它们的分类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相互影响、借鉴的因素。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档案界和图书界对分类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进行自动分类、编目、检索以及相互之间的兼容等研究,以适应人类对信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日益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而历史学界并未给予高度的重视.该文就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据理质证 马复初著1924年本,14页。(东四寺)(汉译)道行究竟(二卷) 马德新撰①同治九年(1870)刻本,一册。(北大、民族宫)②同治九年(1870)马如龙刊本。(民族宫)③光绪二十七年(1901),成都敬畏堂重刻本,一册。(北大) 性命宗旨  相似文献   

13.
天方三字经注解 [清] 刘智著 [清] 袁国祚注同治九年(1870)镇江清真寺刊本,一册;北大藏木书名作《天方三字经注解浅说》。(民族宫、北大) 续天方三字经(附《天方三字幼义》) [清] 刘智著 ①清代刻本(北图)  相似文献   

14.
清真教考 孙可庵撰1921年北京清真书报社重刻本,一册经;前附《圣谕广训》。(北图、北大) 回教考 [清]白铭庵著①清刊本。(民族宫)②1909年西安碑林石印局。(经学院、民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述评了国外口述史研究的范式、方法和应用情况。四种范式和访谈、民族志等研究方法以及口述史在弱势群体、移民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外口述史研究的现状,中国学者的口述史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本土化”特点,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在理论、应用、研究方法上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存在耦合情况,但在现代技术运用、理论体系形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近日,美国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张瑞稳教授和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所长史香林教授分别访问我校并作学术报告。陈琪校长分别接见了两位教授,并聘请他们为我校兼职教授。张瑞稳博士现任美国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系终身教授,他所在实验室是美国癌症研究所六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史香林博士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西弗吉尼亚大学病理学与生理学系、基因组学与发育生物学系、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系等四个部门的终身教授,目前他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的所长。两…  相似文献   

17.
犯罪、赎罪与著述德国史〔美〕西奥多S·哈默劳(TheodoreS·Hamerow)朱跃译(湛江师院历史系湛江524048)第三帝国虽然崩溃了近四十年,但作为现代德国重要的历史经历,它依然是衡量德国的过去与现在的标准,是区分旧制度和新秩序、以及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近乎一个世纪的时期中,地方范围内的生活史在史学中处于空白状态,无人研究,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才成为美国最活跃和最有希望的历史研究领域之一。这是随着专题研究的大量增加而发展成为一项次要的研究工作开始的,在专题研究中,人们使用地方资料来阐明美国史学中历来根本不相同的一些问题,诸如新英格兰  相似文献   

19.
<黄金时代>自刊出后就受到评论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它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文中通过对<黄金时代>出版发行、传播、接受过程的梳理,进而研究其传播中受阻的现象,从而发现小说中关于"性"描写和知青小说书写两方面的开创性和超越性意义,并分析与此主题相关的研究热点,最后通过近十年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对研究的走向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史、现代化和人类文明交往是新时期我国世界史研究的三大创新成果和理论视野.对于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汇合处的中东来讲,从整体化的视角透视其历史进程的基本脉络,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其现代历史进程的变革和进步,从文明交往的视角探寻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对于我们了解和分析中东复杂多样特性的文明区域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