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艺谋突然“失去”了合作伙伴巩俐和国外投资後,张伟平出现了,他慷慨自掏腰包让张艺谋拍片,并迅速从电影外行修炼成高手,写下2.5亿的《英雄》票房神话,开创了中国电影“制作-营销”新模式,成为中国电影梦工场的最大“买家”。2005年,张伟平和张艺谋一起联手高仓健,打造艺术大片《千里走单骑》。  相似文献   

2.
紫新 《今日南国》2007,(9):70-71
张艺谋年薪:1亿元。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  相似文献   

3.
张艺谋影片的女性意识 ,其真实的意义是“超性别”的。它通过女性创世纪的那种博大之爱的诠释 ,通过“女性神话”的展现 ,力图实现一种人类的自我总结、启蒙、发现 ,最终走向文化人类学的历史目标。张艺谋的影片同所有艺术品一样 ,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 ,其女性意识的活力来自同这一背景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1 987年 ,自他执导的首部影片《红高粱》一炮打响后 ,一直执著于电影创新探索的他在 1 999年 ,又以《我的父亲母亲》向中国世纪末影坛投入了深情一瞥。在“初创——发展——成熟”这三个阶段划分基础上 ,结合张艺谋 1 3年来的代表影片 ,分别从主题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 ,阐释了这三个时期以“反叛—回归—整合”为主的创作特征 ,以期在新世纪初对张艺谋电影的创作走向作出一个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艺谋十余年间执导的电影总是能够与时代文化语境构成互文和对话关系,这与他求新求异和对存在、人性的关注分不开.正是这种文化先锋意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文化语境中,使张艺谋的电影呈现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加之张艺谋对大众心理及时代语境的体味和认知,他在电影实践中民间身份的确认,使他能够成功地在祛除遮蔽的同时建构起不同的大众神话,以引领大众的心灵,摆脱各种意识形态的束缚.这种大众神话是一个具体可感的感性世界,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前期为生命感性本体的释放,后期是生活内蕴的诗情.  相似文献   

6.
百年中国电影发展的民族化、现代化以及与其他艺术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影响其艺术审美走向的关键因素。20世纪20年代,现代戏剧家规模化地进入电影领域,为早期电影走进艺术、建构艺术品格、丰富艺术表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戏剧与电影的互鉴发展中,中国早期电影利用民国政府架构中的省域以下宣传系统的缺如拓展了其生发的空间,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元素让舶来艺术有了被本土受众接纳的基础,“影戏”(电影)更是借戏剧之“戏”完成了“作为艺术”的身份转变。以上三个“影响源”促发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观念变革,为中国电影走向建构现代民族影像的目的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通过对张艺谋艺术创作的全新观察和独特阐释,在深刻揭示张艺谋确立电影大师地位的同时,探讨他如何超越电影导演身份,从而树立其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视觉艺术大师的“新张艺谋现象”.文章主要从三个维度对张艺谋“另类身份”进行“言说与解读”:一是张艺谋的影像身份:电影界内创造的辉煌;二是张艺谋超越影像的视觉艺术大师身份——“跨界”的勇气、追求与成就;三是张艺谋“跨界”创作中“相同”与“相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刘继南称:“剪辑和以此为基础的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大厦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石.”电影从一种简单的记录走向艺术创造,是从发明了剪辑手段开始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懂得剪辑乃是理解电影艺术奥秘的关键,学习剪辑是开启电影艺术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电影美学理论,从造型、叙事、题材、主题诸方面对张艺谋的名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进行了读解,分析了它的艺术得失,指出它是张艺谋的一部重要的阶段性作品,也是中国新时期电影继《黄土地》之后在影像造型方面的又一部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忍者这种迷人的艺术,古往今来流传下来许多神话传说,甚至包括一些荒谬的现代神话。但事实上,忍术是一种严肃的战斗艺术,其与电影中所描述的截然不同。而忍术的发展史,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玄虚神话"的产生。1.忍者是神话人物事实上,忍者和忍者术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八百多年以前。当时忍者家族为了保护自身免受武士们的袭击,逐渐发展了这种功夫,也就是后世所讲的"忍术"。如此不堪的起源塑造了忍术自身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电影《红高粱》的问世,成就了以张艺谋为代表的具有先锋意识的第五代导演,这一群体恰逢中国经济的转型时期,电影市场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他们所拍摄的电影由先锋性向市场化转型,转型后的电影由于商业化过于浓厚以至掩盖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电影在转型时期遇到的种种不安和困惑,这种不安和困惑在向世界电影市场接轨时出现了巨大差异性。而张艺谋商业化倾向的电影让我们深思中国电影的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12.
张艺谋电影通过改编文学作品,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就了自己的电影神话。但是他的电影在艺术上形成了一个窠臼,难以突破自我,实现超越。诸如情节结构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电影的影像造型都逐渐远离曾经倚重的文学,并且呈现出两种极端化倾向:过分突出的影像风格,过于浓重的形式主义;逐渐匮乏的文学气质,逐步缺失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3.
张艺谋电影通过改编文学作品,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就了自己的电影神话。但是他的电影在艺术上形成了一个窠臼,难以突破自我,实现超越。诸如情节结构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电影的影像造型都逐渐远离曾经倚重的文学,并且呈现出两种极端化倾向:过分突出的影像风格,过于浓重的形式主义;逐渐匮乏的文学气质,逐步缺失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早期影坛主要出现了五种电影思潮,即“教化”思潮、“为人生”思潮、“娱乐”思潮以及“为艺术”思潮、“革命”思潮。这是中国早期电影家、影评人和观众,对于电影与社会人生的关系,对于电影的审美特性、艺术表现、美学价值等的思考和探讨,体现出当时中国人对于电影的不同理解、阐释和认知。这些电影思潮伴随着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而又在或相同或矛盾的“合力”推动下,初步建构了“中国现代民族电影”观念。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对此,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话,他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段话的要点是:1、神话的本质:一种“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即客观现实的反应;2、神话的特征:它不是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反应客观现实,而是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把客观现实曲折地表现出来,而这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是幻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从电影《红高粱》至今,学术界对张艺谋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并且涉及面非常广范。张艺谋电影一个至关重要的独特之处,就是他的影片视觉艺术的成功运用。将张艺谋的构图艺术称为有韵味的抹泥,是对其电影艺术探讨的独特体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改编小说是张艺谋电影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在改编过程中张艺谋有着多元的美学追求。他继承了分解性美学,保留原的故事性,并强化情节、集中矛盾,从而克服了第五代电影的局限。为寻求突破,他又实践了纪实性美学,简化故事线索、淡化情节,并以偷拍的手法创造了一种初始真实的幻觉。而张艺谋电影改编中最具特色的是对影像美学的运用,他充分发挥了影像造型的艺术表现力,巧妙应用隐喻象征等手段,把学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有话好好说》问世以来,在京城内外引起阵阵喧哗与骚动,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张艺谋执导电影的一次滑坡,他根本把握不了当代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进了城”也是个土八路;有人则认为此片体现了张艺谋导演风格的突破,是一次成功的“进城”。的确,这部影片一改张艺谋过去关注厚重的文化内涵,拍农村生活题材的路数,把镜头焦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从史诗性的、庄严的艺术格调转变成一种游戏性的、闹剧式的风格。然而,应当看到,影片题材的改变和艺术格调的变换,并不是评价影片成败、艺术价值高低的标…  相似文献   

19.
张艺谋的影片曾经一度走出一条充满人性探索的艺术之路。在其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中呈现出了对人性的拯救、迷茫、失望的交替出现和矛盾统一的态势。在拯救与失望中,张艺谋的诸多影片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关注着人的生存困境,展示了人性与礼法、金钱、城市、政治等种种环境要素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对立统一。张艺谋在人性方面的探索是不断改变的。在这种变化和发展中,可以粗略寻见张艺谋电影的发展脉络,更或是中国电影20年来成长的某些足迹。  相似文献   

20.
英国电影批评的主流总是注意“社会意义”、细致的心理刻划、艺术个性(被任意地放在导演身上)、“现实主义”,并把一种叫做“文学内容”的东西放在那种叫做“视觉风格”(往往是虚有其表的)的东西之上。这些艺术标准特别不适合电影。它们把电影媒介潜力的讨论降为一些法规式的名词(“诗的风格”一语就是人们最喜欢用的);它们无视这些学院式标准和广大公众的无师自通然而往往很精细的反应简直合不上。电影是许多才能的联合创造,因此有一种类似宗教神话的无名意义,但是他们却不去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