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化——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亟待保护与开发.河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这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实施联动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再通过旅游业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是实现两种产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霞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44-145,17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些年一些高校也认识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响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号召纷纷开设旅游英语拓展课程。本文分别从旅游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及教学评估方法建设几方面探讨了高校旅游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改革,对完善旅游英语课程体系,深化旅游英语教学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3):119-124
旅游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旅游与文化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认知。本文以首义文化和首义旅游为例,分析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首义文化与首义旅游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首义文化与首义旅游间问题的对策和实现首义文化与首义旅游双赢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蒋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4-98
在调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分类标准对其进行汇总和梳理,并运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从资源价值、保护现状、旅游开发条件及潜力三个方面,筛选出16个指标,构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少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4):68-72
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宣传、保护、开发以及利用还远远不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未充分发挥出来。以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为例,对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对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系统庞大,大部分"非遗"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是以方言为载体,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曲艺、民歌等方面。以辽西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5项,对这些项目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现状揭示目前保护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有利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强大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Z2)
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很多的文化遗产,但是南京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为例,通过前往案例地实地考察和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文化遗产旅游需求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明孝陵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从而为南京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9.
韩福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8-11
地域性是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辽宁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充分认识其独特的旅游价值,是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应以地域性为基础,确定辽宁文化遗产旅游的战略定位,并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构建富有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促进辽宁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建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4):76-78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最重要方面就是扩大美术课程的内涵,即经常性和创造性地利用身边及社区文化艺术资源,让中小学生受到地域与环境潜移默化的滋养.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美术课程转化应坚持系统性、针对性、独特性、行动性、科学性等原则.通过课堂教学延伸模式、校本模式和综合模式等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美术课程转化模式的有效运用,才能真正发挥课程资源的美术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望奎县皮影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析评价望奎皮影旅游资源优势,提出增强营销意识、做好心理营销、开发特色产品、进行创新性市场定位等相关营销策略,对提高皮影戏的知名度、促进皮影旅游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民群众不断丰富健身方面的需求,也丰富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国很多地区都逐渐开展旅游文化和体育的融合,以此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出现使体育和旅游产业都获得了有效发展,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成为了一种新兴行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虽然体育行业和旅游行业的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是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从而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且,目前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结构单一和内涵不足都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河西走廊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阳宁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41-144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以田野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为据,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为旅游开发所利用的过程,揭示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指出旅游的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而这些文化的重新生成又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化及其功能的转化,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演进。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得以实现,民族旅游也成为一个重新诠释地方和民族文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16.
在分析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资源的概况上,选取相关评价指标因子进行模型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做定量分析,得到磁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各项权重,后运用模糊记分给每项资源打分,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磁器口古镇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情况,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对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建议磁器口古镇应注意其表演艺术类和传统技艺类精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地开发。 相似文献
17.
李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
南京政府时期,司法院通过发布判例、司法解释和司法行政命令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将社会良好婚事习俗导入到司法实践的机制.在这种机制的引导下,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公序良俗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同时,作为国家法的南京政府1930年婚姻法亦对社会习俗产生了直接影响:良好的社会习俗受到尊重,不良的社会习俗遭到革除与排斥. 相似文献
18.
李静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123-125
民族旅游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在于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多样性文化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播以及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民族旅游在“以人文本”、“以文化为核心”的召唤下,在旅游活动中越来越受游客青睐。裕固族作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民族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本文以裕固族为例对甘肃民族旅游作简单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旅游资源分布图难以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全面反映和深度挖掘。借鉴物理学中能量辐射的原理,指出旅游资源单体也将其影响力以能量的形式向周围辐射,并将旅游资源的密度看作是旅游资源辐射能大小的分布。由此提出旅游资源密度图的概念,并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殊性,改进人口密度的核心估计模型,提出旅游资源辐射能的计算模型。运用GIS技术,以从化市旅游资源为例,制作生成旅游资源密度图。据此从旅游资源分布的空间结构形式和旅游资源分区两个角度分析旅游资源密度图在从化市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苏悦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8-71
摘要:"城市与海"是2013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主题和关键词。在设计上和立意上紧扣海的主题,在规划、建设以及空间布局上,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师和建设者们希望将世博园打造成一个充分展现海洋特色、生态与文明共赢的园林博览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