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思政课”是基于守正创新而生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形态。相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课”不变在理论基石、价值旨归、任务指向;变在于视野上聚焦“两个大局”、场域上融通“社会大课堂”、格局上形成“育人共同体”、体系上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大思政课”变抑或不变,其旨趣均指向于“大思政课”的落地。从强化队伍建设、依托实践教学、丰富课堂形式三个高度来厘清“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有助于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考“尚”     
“尚”是一个本义失落的字。在古文中,“尚”、“上”相训,二者都是指事字,在“高”、“尚”、“上”三者比较中,“上”又是“尚”的亚状态,它仅仅指地平面上的物,后成为一种泛指,初义比“尚”又低了一个层面,但二者的确指性都是明了的,虽然高度不同,一在屋脊之上,一在地上,但上部的位置都是一致的,故而能互训。明白了“尚”的高度性指示性质,由“尚”转化的意思就比较易于理解了。  相似文献   

3.
“看似”和“貌似”是现代汉语中正在进一步虚化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上来看,二者都可作VP/AP的状语成分,都可接小句;从表达功用来看,二者都可表近似和委婉,表对比和转折,都有隐含否定义的作用等;从语法化方面来看,二者都未完全转化为副词,都存在同形异构的情况。在个性特征上,二者在句法分布、观察角度、主观化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容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利于人们对时间副词“永远”进行语义理解、运用以及与相关时间副词的语义衍推,运用时态逻辑的分析方法,对时间副词“永远”进行逻辑语义分析,归纳出“永远”的4种时点集类型,从而推导出时间副词“永远”与其他时间副词在语言交际中的关系,揭示出时间副词“永远”在时态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汉语中,“母子”与“子母”是一对同素异序词,在表示“母亲和儿子的合称”这一意义,二者存在着同义关系。而当“子母”作语素时,又形成“子母~”的格式,“子母”是以比喻的方式反映客观对象,是喻指的,后一个“~”是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是直指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是时间、空间和目标统一体.从空间层面上看,它坚持因地制宜;从时间层面上看,它倡导因时制宜;从目标层面上看,它指向富民强国.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中国道路”的三大内核,使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并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愈来愈大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称谓指向已不仅仅是民族学意义上的话题,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文本简要梳理了“世居民族”与“原住民族”、“世居民族”与“土著”、“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的边界及其关系,指出“世居”不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倘若一味强调民族世居,容易滋生地方民族中心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思想;在民族杂居聚居已日益成为一个显著的事实和趋势的前提下,为了避免一个民族在此地为“世居民族”,到彼地又为“外来民族”的尴尬,真正体现各民族平等,必须淡化新、老地域人的界限,淡化民族世居身份和族群意识,慎用“世居民族”概念,启用“居住民族”称谓。  相似文献   

9.
汉代出现的“翘足而待”逐渐被宋代出现的“翘首以待”取代。通过分析“翘足而待”和“翘首以待”的义项,补充了大型辞书事宜的缺失,梳理了二者词义的演变情况,并且分析得出“翘首以待”最终取代“翘足而待”是由于表义形象、清晰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来”和“翌”是卜辞中用来表示将来时间的两个词,二者为近义词,有相似之处。但细分之,二者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即在表示将来时间远近上的不同。通过详细地搜索相关卜辞材料,用数据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得出“来”是远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第二旬的期间内;“翌”则是近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的一旬期间内。  相似文献   

11.
“拭”“揩”“抹”“擦”“搌”是一组表“擦拭”的同义词,它们历史层次不同,意义范畴也有所不同.自先秦到明代,书面文献中一直以“拭”为主,清代开始萎缩,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拭”则只保留在古语或个别成语中(“拭目以待”).而“揩”自魏晋以来,一直在缓慢发展,但从没占居主导地位.“抹”“擦”作为后起之秀,明代以来就非常活跃,至今天二者平分秋色.“搌”作为方言词没有多大变化,始终居于次要地位,文献用例甚少.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关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中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的方式以“引进来”为主,在“走出去”方面十分落后。中国的国际化是单向的、低层次的,不是全面的对外开放。实践中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陷入严重的认识误区。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看成对外开放的必不可少的两方面,阐明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到底什么是真、善、美?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项基本课题,就是对“真”、“善”、“美”的诠释,揭示它们的理论意蕴和现实指向。马克思在对基督教思想、唯心主义、传统唯物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就“真”而言,实践是真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内容;就“善”而言,“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意识形态,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善”的内涵各不相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善”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美”来说,实践是“美”的源泉,只有劳动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14.
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底层”日益成为倍受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研究范畴。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底层”问题,厘清“底层”研究中尚未明晰化的相关概念就迫在眉睫。社会学分层研究、人类学“他者”研究和史学“庶民”视角是当代“底层”研究的重要理论体系。通过梳理和分析以上学术脉络之下的“底层”概念及其相关研究,发现无明确定义的“底层”概念通常被置于或结构性的或文化的解释框架,二者在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的互补有助于理解“底层”和深入底层研究,进一步实现对“底层”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散文创作具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冲击和影响必然导致散文创作的分化,形成“雅”“俗”分流.二者间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矛盾的统一体,呈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从认识和实践上求新求真求美求善,以求得“雅”“俗”散文的互生共进,并存共荣.  相似文献   

16.
“有界”与“无界”是语言学概念中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是认知主体对其在时间、空间、性状和心理上的投射。通过分析梳理可以解释语言符号形式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并且与数量词起制约作用有关的一系列句法现象。但对于两者概念的确立与区分,必须适应一定的“认知域”和对其作主观上的“识解”。在“有界”和“无界”范围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的认知体,一有界”认知体是认知原型,具有容易学习、记忆、使用等完形特征。“无界”的认知体因为可以被看作为属于另一认知结构,因此可成为新的认知原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加的夫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动补结构”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这一结构中的“补语”在小句意义的表达以及句法成分组成上的不同。文章基于“形式体现意义,意义为中心”的原则,对汉语学界基本认同的七大类“动补结构”中的“补语”进行了重新描述,得出:这几大类“补语”或者与小句内的主要动词一起表达过程意义,用作小句的主要动词延长成分;或者表示词组内的中心词所体现意义的程度,用作小句内词组中的程度缓和词;或者体现小句的语气意义、情态意义和极性意义,用作小句的操作词;或者体现小句过程所期待的一个参与者角色,用作小句的补语。同时,文章探讨了“动补结构”中“得”字的功能,指出:“得”为小句或词组层次上的引出语,将引出成分的语义指向小句内的主要动词或主语,或者指向词组内的中心词。   相似文献   

18.
刘绍义 《中华魂》2013,(20):49-49
我常常想,“东”(柬)这个字,为什么是“日”在“木”中呢,“日”在“木”上为“东”,即“杲”字,“日”在“木”下为“两”,即“杳”字,不是更好吗,好记又容易理解。偏偏造个“柬”字是“日”在树林(木)中,多不显眼呀。  相似文献   

19.
“白”与“white”的语义有同有畀,但畀大于同,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别对二者的语义演变进行历时追溯,发现认知主体的主体间性使二者在概念客观世界时具有共同的义项,而认知主体自身的主体性及畀隐喻性则使得二者在客观概念世界时产生了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20.
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二者处在相同的历史坐标位、拥有相似的道路指向和内涵。曾经指引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之梦的西柏坡精神,可助力民族复兴“中国梦”尽快进入普通民众的视域并成为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