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女装男性化的表现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装男性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西方均有不少女子选择男性装束。女装男性化作为女性的着装风格选择,不仅反映着女性着装者个性化的心理特点,同时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象。女装男性化曾是女性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抗争手段,同时也是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的特征之一。进入20世纪以来,女装男性化成为男女平等的表现,更是一种被服装设计师反复运用的服装风格。  相似文献   

2.
唐代妇女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从宫廷侍女到仕流之妻,女着男装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唐朝开放的社会、中外文化的交融碰撞、女权意识的崛起以及佛教道教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基于此才产生了唐代妇女服饰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农业女性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性别存在差异的产物。以农业家庭的性别分工为理论基础,通过描述统计和计量分析,揭示了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地区、收入和农业生产决策权等在内的自变量对农村女性从事的农业生产比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女性化的现象在江苏省具有普遍性;农业女性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刚性,男性劳动力”回流”以及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时间的长短,并不能显著影响女性从事劳动生产的比重;女性在农业生产诸方面的的决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已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唐代女装的“时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的流行趋势多以女装的流行来引导,唐代的女装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流行产物,而且对现代人的着衣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唐装的长短搭配,性感着衣以及男装女穿等方式,不仅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如今也是我们女性着装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艺谋不同历史时期着装的文本反映了其着装意识形态的流变。著名人物的服饰语言对其所处时代的文化产生重要作用。全球化背景下服饰文化表达对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词“女性化”倾向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情韵成为古代文学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全宋词》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对两万余首宋词中高频字的检索结果反映出其鲜明的女性化倾向 ,而宋词女性化倾向的形成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艺术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女性化是许多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其深层动力源自市场深化带来的家庭及社会性别分工。从历史上看,轮耕制与犁耕制分别导引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性别分工模式。就技术层面而言,农业技术进步及其扩散的路径带有一定的性别偏好,进而形成农业女性化的局面。当代中国农业女性化图景的生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作为劳动力后备军和蓄水池时期的"铁姑娘"、男工女耕时期的农村留守妇女以及异地务农时期的女性"农民农"。作为农业女性化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农村妇女进城后的走向,还远未实现其就业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今,人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男孩子怎么越来越女孩子气。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中国独有。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阴盛阳衰”已成为一种日趋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许多发达国家中,男性的体能也越来越不如女性。科学家们还发现,男性新生儿也出现了女性化的趋向,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男性婴儿生殖器官异变的现象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9.
审视历史本体的危机,反省历史的真伪,探索历史的诗意的存在,这就是《白鹿原》的历史感。作者陈忠实以历史的规律性存在与否作为考察的立足点,在作品中复制了两种区域文化范型,一种以白鹿原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一种以滋水县为核心的现代城市文化。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都折射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两种文化的嬗变与碰撞,都是作者捕捉的灵光。超越现象的骨架,还世人以清晰、明亮的“历史”概念,成为小说创作的宗旨。象征秩序的确立选择白鹿原作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如陈忠实在《桥民间文学集成·序》中所说,是因为“这块土地既接受文…  相似文献   

10.
非子  立飞 《新少年》2014,(11):2-2
巍巍雪山,蓝蓝天空,牦牛群,藏羚羊……青藏高原,令人神往的纯洁地方,这里生活着600多万藏族同胞。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作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就外部环境因素而言,当下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奠定了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物质基础,而政治、社会和性别观念的变革也为男性服饰审美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土壤。就主体内在需求而言,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个体的"从众"与"异众"心理、个体身体审美意识的强化,也从不同层面促进了男性服饰审美转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花腰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稻作文化"的服饰文化。花腰傣妇女服饰不仅体现了服饰保暖御寒、遮羞、美化的基本实用功能,也折射出"花腰傣"这一特殊群体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认识,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多元性、象征性、原生性等文化现象,以及和谐、融合、符号、传承等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消费者认知自编服装品牌测评量表,对宁波太平鸟女装品牌进行测评,以实证研究数据反映该品牌建设现状,并在应用中进一步验证了服装品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服装品牌测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均符合统计测量学的标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提升服装产业竞争力所需的重心、手段、技术、人才等问题,认为产业信息化、品牌国际化、服装之都建设、创建服装产业人才高地、发展时尚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创新,是今后提升服装产业竞争力所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东北渔猎民族皮服化的形成源于当时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其特殊的渔猎生产方式。这种皮服化对当今的皮类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服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服装是时代的缩影、文化的象征.服装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已成为支柱产业.但海南服装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又有短期效益行为、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受制约、服装文化不发达等诸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发展海南服装业,就应创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名牌产品、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拓展市场、举办服装文化活动节促进服装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弱化现象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惠安女民俗风情是福建省五大旅游品牌之一,其传统服饰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惠安女服饰文化遭到了现代流行服装的有力挑战,呈现出弱化、流失的现象。惠安女服饰文化逐渐弱化的原因有:社会公众对惠安女服饰文化内涵了解不够,政府对服饰保护的关注、宣传不够,惠安女传统服饰缺乏时尚元素等。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著名的文物之邦,擅山海之力,得人才之盛。不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而且人文传承源远流长。人类文化有两个鲜明特征,一个是地域性,一个是历史性。船行四海,港通天下,浙江海洋文化因海生成,因船启航,拓展了中国的造船史和航海史;历块过都,越海跨洋,贯通古今中西,培育了浙江人乘风破浪、开拓进取、兼容并蓄、同舟共济、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浙江海洋文化在世界海洋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改善女性科学弱势的策略之一是培养女性科学兴趣,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科学教育的参与.科学教育必须突破有关男女两性认知方式的传统认知,正面、客观地认识女性的认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予以全纳.相关研究已经发现,女性拥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其中,理想的认知方式是联结建构型认知方式.因此,科学教育全纳女性认知方式,就是采取相应举措,引导女性认知方式向联结建构型认知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