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聪人定居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 ,政府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动员中越边境地区迁徙游耕的苦聪人走出森林 ,下坝定居定耕 ,但苦聪人在定居与迁徙的选择中不断出现反复 ,历经 50年 ,到 2 0世纪末 ,苦聪人仍然没有全部定居下来。通过田野调查 ,笔者分析了苦聪人“屡定不居”的各种原因、定居后存在的问题及定居模式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2.
苦聪人今昔     
提起苦聪人,人们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它是解放后好几年,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队才在我国云南南部边境地区发现的。 苦聪人绝大多数居住在红河哈尼族自治州金平县;只有两个生产队三百九十七人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尚勇公社。  相似文献   

3.
镇沅县政府为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易地扶贫目标,动员社会各界为苦聪人移民社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苦聪人移民社区的亲和力、凝聚力、归属感、文化建设等方面还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的存在、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妇女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歧视妇女的现象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易地搬迁的苦聪人在其生计模式的重塑过程中,妇女的社会地位正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省镇沅县恩乐镇苦聪山寨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心理研究侧度探寻其文化适应的内在结构,发现搬迁于聚居地苦聪人的情绪困扰,是其传统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转换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转换过程伴随着他们的行为保守性和心理封闭性降低,自我依赖和自我效能感增强,现代人格和社会心理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代,文学期刊丧失了1980年代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性地位,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与压力。对此,众多文学期刊采取了自救措施,发生从办刊宗旨到办刊模式的巨大变化。文学期刊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1990年代的文学,文学在文学期刊的策划中变成按消费层次划分的文化产品。对此,应辩证地看待1990年代文学期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的小说,表现了中国北方农村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变迁,战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是文本的基本框架。但在历史的波涛和底层中,又隐含着一个广大的、复杂的民间社会和一种民间文化形态。作家坚定地站在民间立场,逼真而深刻地描绘了民间世界从破碎到沉潜的悲剧命运,从中也折射出赵树理从“辉煌”到“末路”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文学期刊丧失了1980年代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性地位,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与压力.对此,众多文学期刊采取了自救措施,发生从办刊宗旨到办刊模式的巨大变化.文学期刊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1990年代的文学,文学在文学期刊的策划中变成按消费层次划分的文化产品.对此,应辩证地看待1990年代文学期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想是一个永恒的文学话题 ,在重实际讲效益和价值多元化的 2 0世纪 90年代 ,理想受到了解构 ,但却从来没有从文学中真正退出 ,只是理想的话语方式变得多元。 90年代文学呈现出理想颠覆与建构的交织 ,90年代的小说在爱情理想、道德理想、英雄理想、宗教理想等方面的书写典型地凸现了这一现象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地区。从60年代一体化开始兴起,到70年代停滞不前,80年代又在重重困难中奋进,进入90年代,拉美一体化已进入了战略性转变阶段,并且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朝着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努力,这是拉丁美洲国家谋求内部团结,争取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地区经济,减轻对外部世界的依赖的一种手段。作为和拉丁美洲政治、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美国,在本世纪60年代对一体化逐渐采取了认可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11.
诗人立场、审美性道德批判,与新启蒙主义历史叙事的二律悖反关系构成了张炜文学创作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使张炜1980年代的创作反映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不足与缺陷,并对其做出了审美性道德批判。张炜这种从诗人立场出发的审美性道德批判使他在“人文精神讨论”时期,没有像人文精神提倡者那样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产生主体性的危机,从而能够在更为全面、客观地看待商业主义后继续反省和批评商业主义。并且,张炜将这种从诗人立场出发的审美性道德批判延续到了他在1990年代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2.
拉祜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思茅、临沧和西双版纳等地区,分为“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和“拉祜普”(白拉祜)等几个支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支系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已初步进入封建地主经济;有的则处在相对落后的奴隶社会时期;还有一部分,如属于拉祜族一支的苦聪人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状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拉祜族通过生产劳动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女性崇拜观念尤具民族特色。这一特点不仅在拉祜族以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在现今社会中影响也颇深。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这一现象,对拉祜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对拉祜族妇女的解放和进一步发挥其社会参与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的流变:90年代中国电影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鲜明地体现出历史转型期的特征。进入90年代,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在异彩纷呈的创作态势中,凸现出国际化、古典主义、后现代、高科技四个趋向。可以说这四个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世纪末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和主流方向,喻示着在继承和借鉴、在恪守与趋同中,中国电影在新世纪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四十年代是冯至创作的一个高峰。该时期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思辨的色彩,也表现了他对个体存在本位的坚持。与此同时,冯至开始更多地强调个体对外物的关情,更多地转向对现实与集体的关注。个体自觉与集体意识在冯至四十年代的思想与创作中交锋,表面融合而实际背离,影响着冯至在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的转向。从对冯至个体自觉与集体意识之间关系的分析,可窥见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启蒙话语中个人主体性建立的需求与当时中国社会现实、国族救亡、集体主义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鲜明地体现出历史转型期的特征。进入90年代,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在异彩纷呈的创作态势中,凸现出国际化、古典主义、后现代、高科技四个趋向。可以说这四个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世纪末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和主流方向,喻示着在继承和借鉴、在恪守与趋同中,中国电影在新世纪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16.
略论拉祜族的母权制及其向父权制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悠久的拉祜族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边疆的山区。该族自称有拉祜西(黄拉祜)、拉祜纳(黑拉祜)、拉祜普(白拉祜)三支。有些地区的汉族人民称他们为“苦聪人”,而分别称三个支为“黄苦聪”、“黑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9,(6):55-55
苦难时期,思茅镇沅彝族哈尼族拉枯族自治县寨子里一些苦聪人没衣服穿,就靠芭蕉叶、棕皮、蜘蛛网等做衣服来穿。做蜘蛛网衣服先要收集蜘蛛网,把几百张蜘蛛网铺在一起,再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比如中间适当地拉上一些棉线,甚至可以拉上一些棕叶条等物。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习得顺序相关研究在国外得到广泛地开展。70年代国外的习得顺序的研究主要考查了若干英语语素和部分英语句型的习得顺序。本文主要包括对70年代习得顺序研究的背景和语素习得顺序相关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凯瑟琳·贝尔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最杰出的后结构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她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英国文学和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学界和普通读者.在早期作品中,她积极汲取20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理论,批判了西方传统文学批评中最常见的摹仿论和表现论,驳斥了古典现实主义,推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并提出了以“积极的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文学史叙事中,1920年代乡土文学流派被呈现为一个自觉自明进行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群落。返回1920年代的历史现场,人们发现这一过程并非自明自觉,有偶然性的充斥、也有作家和时代的必然性选择。分析蹇先艾的创作成长历程、心灵探求,能够比较直观地呈现1920年代乡土文学从发轫之初到成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