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人的需求形成人的活动的目的,人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社会的现代化不论从其活动来说,还是从其渊源来说,都是发端于人,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由于矛盾关系的复杂性,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充满了矛盾和不平衡性。现代化不是最终的目的,发展的目的和现代化的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何为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人的现代化及其实现三方面的论述,指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会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变化,也必然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对变化了的环境适应不良常常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出现行为偏差。不重视心理调适,不提高心理素质,不增进心理健康就难以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与条件。文章论述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心理的积极变化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心理适应的标准及改善适应,优化素质,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全球社会发展的浪潮和趋势,是社会学家关注的新热点。现代化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达,物质生产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本质、前提和目的,社会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起着反作用。二者是发展这条主线上双轨运行的体系,既表现为同质性,又表现为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到重大创新,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从理论殿堂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现代化过程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国家竞争 ,归根结底是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要提高综合国力 ,唯有加快现代化进程。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又是人的现代化。本文从现代化人应该具有全新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角度阐述了人的现代化所需要的智能结构和人文精神等多种修养 ,为人的现代化所应具备的素质作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个人与社会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在没有弄清“人”或“人的本性”之前是无法回答的。自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先哲们才开始了对人自身的探讨,尤其是继普罗泰戈拉以后,苏格拉底进一步发挥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将哲学智慧之光照在人身上,明确指出:“认识你自己”,从而唤起了哲学家们对人的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就是“公民”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民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就在于社会主体的“公民身份”(Citizenship)上。公民社会的这一表述如同政治社会、经济社会一样,代表的是整体性社会中的一个功能领域,这个功能领域强调的是社会的自组织性。它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分权的现代性价值精神,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格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 ,也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人格的时代意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人格的培养、人格现代化的实现都是教育的重大课题。在我国实现人格现代化的具体对策应是 :进行现代化人格的设计 ,把现代化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创设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总是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社会现代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社会主体的现代化,社会主体的现代化创造着社会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不是自发成长起来的,他需要依靠现代化的教育。在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通过分析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和属性,以及现代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说明了教育对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的独立的贡献,并提出了实现现代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日本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中,潜在的集团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其要素源于日本人传统的普遍存在的"家"的观念。这种观念无所不在,几乎遍及整个日本社会。本文拟就从日本人这种强烈的集团意识入手,探究其主要特征和对日本社会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创设和变革制度,又通过生成着的制度提升和塑造自己。制度要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弃人的自主性和能动作用。制度对人的自由既是约束也是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在制度建设中,既要确保社会运行井然有序,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与制度、法律的关系上,人是目的,制度、法律是手段,“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将二者统一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党的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人社会心理变迁的三个主题:1、在现代化冲击下,由于数千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稳态生活失衡,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失重。2、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失范,以至无所适从,从而出现角色的迷惘与心理冲突。3、社会心理由失重到冲突,由冲突到更新,从而导致中国人传统社会心理的蜕变和职业心理、价值心理、文化心理的更新以及整个心理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人社会心理变迁的三个主题:1、在现代化冲击下,由于数千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稳态生活失衡,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失重。2、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失范,以至无所适从,从而出现角色的迷惘与心理冲突。3、社会心理由失重到冲突,由冲突到更新,从而导致中国人传统社会心理的蜕变和职业心理、价值心理、文化心理的更新以及整个心理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既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坚持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方世南教授的新著《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人的现代化对于实现我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地位、作用、意义等。 如果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那么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手段也是实现现代化的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体系中,只有人才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虽然人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问题 ,它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就出现了 ;同时 ,它也不是业已充分解决的老问题。事实上 ,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社会现代化都始终在向前推移和发展 ,这种在动态结合中的相互关系无疑会随着时空等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增加着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组成部门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而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现代化被看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与人的心态郭正林现代化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航标。在珠江三角洲,笔者切身感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动,同时也深深感到,经济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才是最终促成社会现代化的动力和目标。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从珠江三...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人的现代化则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更好实现.本文分析了依法治国与人的现代化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