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财政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行使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工具;是社会产品分配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反映着国家在分配社会产品中发生的一系列分配关系。国家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阶级对立的形成、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国家财政一经产生,它就不仅是国家获得其所需财物的手段,而且是国家从宏观和微观经济结合上调节社会经济,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有力工具。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社会制度,只有在一定阶级的财政支  相似文献   

2.
一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这既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规定了一项有效措施,同时也为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确立了一条重要原则。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这首先当然是个财力分配问题,即财力主要由谁来支配并决定其使用方向与比例的问题。但是,资金只不过是物资的货币表现,财力的筹集和支出也只不过是借以集中和使用物质财富的一种手段。所以,由国家对财力实行必要的集中支配和使用,必然也表现为国家对物力的适当集中支配和使用。不言而喻,由国家对财力和物力实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动员、组织和分配社会资金时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财政,主要运用行政的方法,以税收和利润的形式把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用于生产建设。二是通过银行,主要运用经济的方法,以存款和储蓄的形式把社会上分散的、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支援生产建设。这两条渠道、两种方法,各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和否定。国家只有充分利用这两条渠道,使用两种方法,才能更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集中资金。但是,过去由于经济理论上的偏差,把“统收统支”看作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一讲资金问题,就往往只考虑财政这一条渠道,而严重地忽略了社会主义银行在集中和分配资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十多  相似文献   

4.
财政是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枢纽,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财政具有对宏观经济进行计划调控的功能,财政也应具有对宏观经济进行计划调控的职责。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财政宏观调控机制,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财政是国家政权的一种职能,体现着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关系。分配是生产总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要通过交换和分配,进入消费,满足需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的。因此,要搞好社会主义财政工作,就要研究生产总过程,要认识同生产总过程密切联系的经济规律,自觉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财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财政与社会保障紧密相联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权力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以保障国家行使职能,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它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发挥作用,并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安全制度。它属于分配范畴,也在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中…  相似文献   

7.
财政信用是以国家为债权(或债务)主体,以还本付息、约期归还为条件,通过让渡资金使用权与支配权,对一部分社会资金进行再分配的一种信用形式。从信用层次的角度来划分,包括中央财政信用和地方财政信用;从资金筹集与运用的角度来划分,包括财政筹资信用和财政投资信用。财政信用是信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与银行信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既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从其质的规定性来看,财政信用依然具备着财政分配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即直接为实现国家职能并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由于财政信用资金运动无论是其运动方向还是其运动规模都与国家预算内财政资金和国家预算外财政资金运动内在高度关联,因而财政信用资金是国家财政资金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  相似文献   

8.
财政资金是国家对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工具,国家必须对财政资金运动进行宏观控制,加强宏观计划管理和财政管理。信贷同财政一样是国家分配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工具,国家必须以从加强信贷业务管理和调整利率两方面实现对信贷资金运动的宏观控制。组织好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统一平衡,对协调货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联系十分密切,必须互相支持。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中的财政职能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现在研究商品经济中的财政职能及其实现形式,重要的不是讨论财政职能的概念,而是要着重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即如何改革财政机构、强化财政职能、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就此,我谈以下几点看法,供研究参考。 一、如何认识商品经济中的财政职能 要科学地论证商品经济中的财政职能,首先要解决逻辑问题:如果我们认为把财政的本质归结为与国家(或社会)相联系的分配关系是正确的,那就要科学地论证这种分配关系应该而且必须承担什么社会职能,即财政分配的职能,不能再犯“分配关系的职能是  相似文献   

10.
财政资金流失研究万慧勇财政资金是指国家遵循一定的准则、采取恰当的形式,将劳动者创造的、分散在各经济单位的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但暂未进行财政分配而形成的部分资金,表现为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事单位在银行的财政性存款。它是我国财政实现其分配职能的基础,也是中...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财政主导地位的丧失与重新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财政主导地位丧失的表现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极度下降,在社会财力分配中的主导地位丧失。社会生产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应由国家集中分配的数量和比例,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职能范围大小两个因素。财政是否居主导地位,看社会可供公共分配的财力是否为财政集中,财政收入应有一定规模。1992年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分别为345%。46.5%、39.8%、471%。436%。从经济起飞较早的亚洲“四小龙”看,财政收入规模也较大。1991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财政职能的表述有三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往关于财政具有分配、调节、监督三职能的表述是完备的,无需作什么改变,在内涵上增加一些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容即可;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在分配、调节、监督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经营管理职能或其他的一个什么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第三种观点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必须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从而与西方国家财政职能的表述完全一致。不难想象,后一种观点必然引起争论。我认为问题必须从财政本质上作更深…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分配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时,也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其中包括财政分配原理,对于税收、预算等财政问题的大量论述,是我们今天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财政分配的基本原理,寻求国家同企业分配形式的正确途径,充分发挥分配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由于我国财力所限,根本无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足额支持,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需要,国家和地方财政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筹集专项资金.此外,欠发达地区财政资金效率低下也是制约其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强化地方财政职能,建立健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银行信用的作用基本上是被排斥在积累之外的,因而使积累(包括国家积累和企业积累)主要是通过财政以无偿方式的集中和分配来实现的,银行信用只对财政分配的积累资金进行调剂,充当“第二财政”。实际上,这种认识和做法在理论上是缺乏依据的,在实践上也暴露了不少弊端,所以需要改革。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银行筹集、分配社会资金的作用越来越大,银行信用在社会主义积累中的作用又被过分地强调,这也是不正确的。本文试图以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银行信用和积累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谈谈如何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银行信用和积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积累职能是由社会承担的。与此相应,积累基金全部包括在社会“扣除”项下。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被压得很低,除用于当年消费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如1978年劳动者个人收入1767亿元、当年消费1714亿元,所余仅53亿元,全国人平仅余5元。1953年至1978年居民储蓄率平均仅1.9%。那时,积累基金是由国家集中提供的。因此,长期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劳动者个人收入等于消费基金。  相似文献   

17.
财政分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按照政治与经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从强化国家财政职能,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两个方面来加强国家财政在组织、调节,监督国家经济的职能作用,冲破外来模式的羁绊,克服原有体制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某些弊端,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财政体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及其属性,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内容。这就是从分配上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具体地讲,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收入分配调整为切入点,本文全面陈述了我国社会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均、财富差距过大的现状,指出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国家财政对收入分配的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责无旁贷的责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使社会收入形态逐步向“橄榄球”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孟捷  朱宝清 《学术研究》2024,(2):82-90+2
“国家分配论”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主流理论,它强调财政在国家配置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分工中的作用。这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或创立阶段,我国财政学者深入讨论了社会主义财政的“特殊性”问题,其中涉及财政的本质和职能、国家财政计划体系的范围、财政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财政学者在这一时期就主动地将财政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联结,提出了财政学是“特种的政治经济学”的论断。在20世纪60—80年代的发展阶段,我国财政学者集中分析了财政作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内在环节以及财政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作用,并给出了更加理论化的表达。此外,伴随改革开放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分配的性质和作用必然发生重大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分配论也必然会被扬弃并为新的更具包容性的财政理论所替代。  相似文献   

20.
预算会计是反映国家财政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财政资金运动,预算会计的地位和职能作用都要受分配关系的制约,在统收统支的财政分配格局下,预算会计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核算、反映、监督财政的资金活动,使各项预算内收支符合国家政策,达到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收节支和保持预算收支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圆满完成国家财政收支任务。预算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国家预算资金收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那么单位预算会计的含义,则是对国家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所形成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