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第二生态文明产生于世界的第三次二重化,是人类超越生存困境的新的理论诉求和实践尝试,是人类试图冲破各种历史必然性,走向自由与和谐的最新努力.它形成了全新的文明范式:虚拟性、信息化、精神自由性与和谐共享性.它是一个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文明,是张扬人的理性和智慧的文明.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城市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城市建设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生态文明突破了工业文明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无情掠夺的经济发展瓶颈,是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绿色的文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功能和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并从倡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生态平衡系统、实现低碳型居住建筑、树立低碳行为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智明 《人文杂志》2003,(1):149-153
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恶化、人的精神失落诸问题本质上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挑战 ,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抉择和创造 ,开辟新文明 ,这便是生态文明。中共十六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 ,正是依据当代人的生存状况 ,适应历史发展大趋势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对主观价值论的颠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辉煌时代。但是,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以主观价值论为核心的,当它走到极致时,就成为掠夺和摧毁自然界的精神武器。主观价值论有着不可克服的理论、逻辑、实践上的悖谬,它必然要被生态文明的“自然—人—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杨晶 《东岳论丛》2020,(8):34-40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其价值目标是否定工业文明追求资本无限增长的发展观、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机械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对商品交换价值虚假追求的消费主义生存方式以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继承工业文明的技术成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建设应包含经济发展、制度法规、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要素,单纯的技术生态化并不能形成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黑色文明,生态文明无法从中过渡而来。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注重转向绿色生产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建构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回应与解构,它以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并把生态哲学视为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董嫱嫱 《兰州学刊》2006,3(7):194-197
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我国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孙民 《兰州学刊》2014,(6):26-33
现代工业文明的哲学基础是西方哲学,其哲学理念是征服自然、主宰自然,这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无疑,摆脱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形成超越西方哲学的哲学理念,也就是说,形成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哲学观。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种新哲学观的内在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生态哲学。所以,吸纳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生态哲学合理成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化自然发展的不同水平,迄今所知的人类文明可划分为四种历史形态,在不同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各有不同特点。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匍匐在自然的脚下。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社会生产虽然获得空前发展,但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又造成深刻危机。生态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将实现协调发展,其出现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为了建设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社会发展观等方面实现根本的观念变革;其次,需要抓住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问题,如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针和政策;再次,要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制观念和伦理规范。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应持正确态度,既反对盲目乐观又反对消极悲观  相似文献   

10.
社区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命题.本文重点讨论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难题.要实现社区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需要把握两者相互促进、协调互动关系,将社区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生态技术与社会技术相结合;生态文明普及与营造社区特色相结合,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艳艳 《中州学刊》2012,(5):110-113
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做人类文明的核心,以生态学规律为生态文明的基础,以工业文明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的独立文明形态,这些构成了传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误区。基于马克思主义视阈的理论反思可以看到,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核心任务是使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根本途径是超越以赢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工业文明。这种新生态文明观所实现的反思超越为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刘杨 《理论界》2013,(11):4-6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人类克服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通过分析人、自然、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遵循的资本逻辑原则是导致危机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预示着人类必将通过走生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菊 《东南学术》2008,(4):159-164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工业文明而又批判工业文明的弊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崭新的文明形态.环境道德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求的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要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采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郭杰  张桂芝 《东岳论丛》2020,(10):183-190
环境权作为一种权利,不只是具有权利的一般属性,还具有作为环境权的独特属性。立足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迈进过程,它不只是一种"属于人"的权利,更是一种"为了人"的权利。在公法层面,环境权是国家政治和政策的目的指向;在私法层面,其还是私主体对自身环境权益进行损害预防与救济的权利;在代际利益层面,在关怀当代人环境利益的同时,环境权更关注这种利益的代际平衡;人类宜居是环境权益的必然体现,但人类宜居与其他生态物种和谐共存更是其应有之义。就其具体内涵来说,环境权是一种使人类生存繁衍免受因生态破坏而导致损害的权利,是一种对已受损害进行救济与弥补的权利,是一种人类基本存在不可或缺的权利,其最终提升了环境权益享有主体的生活品质并对地球生态进行了一种空间与时间上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西方近代哲学是工业文明时代精神的精华,而生态哲学则是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变革呼唤着哲学观念的变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离开具体时代抽象地谈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毫无意义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根",离开了物质文明,哲学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哲学则是物质文明的灵魂,离开了时代的哲学,物质文明就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僵尸".生态哲学不是把"一般哲学"应用于生态问题时所产生的一个应用学科,而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一般世界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哲学.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定成绩,但在经济建设中仍然必须大力推进"生态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不可轻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瓶颈制约因素,继续推进以"生态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生态资本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工业发展体系,开发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四国崛起真正冲击的不是西方的经济主导地位问题,而是西方式的工业文明模式的本身.西方式工业文明是一种"成本外化模式"适于少数国家独享的文明,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占世界人口40%的金砖四国,需要重建一种适于全人类共享的低能耗、自净化的"成本内化"生态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此从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发展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并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冠疫情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地呈现出来,这要求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极其突出的战略位置。生态文明是人类时时处处需要的文明,必须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必须协调推进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必须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追求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生态文明必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立体的全面的生态正义,坚持以人道主义方式对待野生动物和自然万物。为此,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惟此,才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适宜的自然条件,平稳过渡到后疫情时代,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建设城市生态文化,构建城市绿色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化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化,核心就是人类的环境意识,是人类谋求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色文明是可持续发展下必然选择的文明形态。建设城市生态文化,是构建城市绿色文明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