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布莱尔十年     
十年前,42岁的托尼·布莱尔带领工党击败执政18年的保守党,于1997年5月2日接过了英国首相的权杖,成为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  相似文献   

2.
他的上台源于偶然 1994年5月12日,英国政界发生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年仅55岁的英国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因严重的心脏病突然去世。 马上有专家预测,史密斯去世可能在工党内引起一场接班人争夺战。但未料3天之后,接班人之争便水落石出,托尼·布莱尔脱颖而出。史密斯去世8天后,民意测验表明,布莱尔获得了32%的支持率,这个比率远  相似文献   

3.
继续求新——对英国工党的现状、问题与未来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东尼·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理论的主要倡导人。本文写于 2 0 0 1年英国换届大选之际 ,发表于《新政治家》杂志 (newstatesman) 0 6/1 1 /2 0 0 1。作者主要分析了工党政府在上届任期内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一展望。吉登斯认为 ,如果托尼·布莱尔想在他的第二任期有所作为 ,必须对“究竟要建设一个怎样的英国”这一战略问题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如今 ,虽然距离布莱尔连任已有近一年之久 ,但我们再来回顾这篇文章 ,不难发现 ,其中很多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工党政府还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4.
1945年是英国保守党领袖,内阁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历史生涯中“声名赫赫”的时期之一,人们给他盖以“战时英雄”、“领导英国度过‘光荣时刻’的人”、“祖国掌舵大师”、“时代的天才”、“反法西斯著名领袖”等等桂冠。按照资产阶级政治的一般规律,执政党的领袖威望达到鼎盛时期举行大选,连选连任的可能性最大。对于1945年7月5日开始的国内大选,丘吉尔和保守党人也自认为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5.
在下列人物中,哪一个与众不同: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 Bhut-to)、莱斯特·伯德(Lester Bird)、托尼·布莱尔还是乔治·布什?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托尼·布莱尔:他  相似文献   

6.
陈民秀 《21世纪》2000,(1):33-35
青少年时期的由莱尔个性极强,被校刊描绘成“有超凡魅力的反叛者”。保守党领导人撒切尔夫人对布莱尔非常青睐,称其为最杰出的工党领袖。布莱尔提出的“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使沉寂的英伦三岛不时掀起波澜。  相似文献   

7.
1945年是英国保守党领袖、内阁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历史生涯中“声名赫赫”的时期之一,人们给他盖以“战时英雄”、“领导英国度过‘光荣时刻’的人”、“祖国掌舵大师”、“时代的天才”、“反法西斯著名领袖”等等桂冠。按照资产阶级政治的一般规律,执政党的领袖威望达到鼎盛时期举行大选,连选连任的可能性最大。对于1945年7月5日开始的国内大选,丘吉尔和保守党人也自认为稳操胜券。在波茨坦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的间隙,丘吉尔充满信心回国欢庆胜利,以至于行李中的日常用具都没让下属带回,“他相信自己会回来的”。当时,英国和世界著名的评论家、观察家也估计,丘吉尔必胜。连斯大林对丘吉尔再次组阁也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
布莱尔选择出现在世界各国夹道欢迎的机场上,省得听那些絮絮叨叨的英国人每天算他到底犯了多少错对于大部分英国人来说,真的是一点都没办法忍受那个他们曾寄予厚望却又让他们屡屡失望的首相托尼·布莱尔还在那里悠哉悠哉地从容完成任期,于是布莱尔的政坛"十年纪"就成了"十年祭"。五月中旬,布莱尔不再是工党领袖,7月初,他就将彻底告别唐宁街。  相似文献   

9.
英国工党的转型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保守党执政时政策的倒逼,从而使其反思自身推行的现行政策和竞选策略。20世纪末以来英国工党的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简言之就是,始于金(金诺克),继于史(史密斯),成于布(布莱尔)。布莱尔继承前任的改革思路,盘活了工党的政治资源,扩大了选民基础,而且通过修改党章,扫除了政策上的障碍,他积极倡导"第三条道路",有助工党转型并最终赢得大选。英国工党转型的成功经验值得世界上其他政党学习、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英国170万单身父母的事业来说,这是重要的一周。9月12日,在萨沃伊饭店,首相夫人切莉·布莱尔向两名妇女颁发了本年度的最佳单身父母奖。  相似文献   

11.
1945年英国大选,工党出人意料地以绝对优势击败长期执政的保守党,成为英国社会的执政党。探析英国工党在1945年大选中胜出的原因,对于我们借鉴外国政党的历史经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析布莱尔工党政府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遭受“伊拉克门”事件的重创,布莱尔领导的工党集团仍顺利赢得2005年英国大选,实现了历史性的三连任。工党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其有效地调整了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工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改革支撑了英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社会政策改革推动了“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的转型,增强了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种大体上兼顾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政策是基本成功的,显示出新工党统治集团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星域 《可乐》2010,(11):15-15
2010年5月11日,英国迎来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43岁的戴维·卡梅伦。 这位有着政治金童美誉的英国首相从小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卡梅伦不仅家庭富裕,还拥有英国王室的贵族血统,小学和中学就读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成绩却不太好。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党1997年开始执政,在其执政期间,英国展开了大刀阔斧的宪政改革。1999年《上议院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上议院新一轮改革大幕的揭开。下议院的改革也在同时期展开,但进展艰难。2010年5月,英国新一轮大选结束,此次竞选中,英国三个主要政党工党、保守党、自民党在议会改革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博弈。英国大选最终产生了一个互相纠缠、制约的结果,并导致“悬浮议会”和“悬浮政府”的产生。这一结果将使得英国下议院改革前景更加迷雾重重。本文通过对工党执政期间改革、三党竞选期间政策以及新的联合政府的政策进行分析,对英国议会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定义英国特性绝非易事,因为这个概念的内涵始终在变化。新工党把英国特性诠释为历史之过去和政治之未来的结合;"历史"指的是英国的文化遗产,"未来"指的是工党推崇的"新英国"和"创意英国"理念。面对新信息时代以及英国自身种族和文化复杂性的挑战,布莱尔所领导的新工党的应对策略是把英国塑造为民主、富有创意、现代和多元文化的"新英国"。现任首相戈登.布朗允诺在发掘个人潜力方面实现公正、公平,以期实现人民的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16.
刚刚结束的英国大选不仅仅是工党的一大胜利,对于英国女性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胜利——在659个席位的下院中,女议员达120人,不但比上一届政府63席翻了近一番,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多的。此外,布莱尔内阁中的内阁女大臣也创下了历史上最多的记录:5名,而梅杰政府仅有2名,“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身为英国历史上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首相,但是在其13年的执政生涯中愣是没有为女性在其内阁中找到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80年代以来工党和保守党处理工会问题的经验教训以及工会的新变化,1994年出任工党领袖的布莱尔把对工会的定位由工党的劳工运动盟友转变为社会合作伙伴,对工会开始采取疏远和强硬的态度,尽力削弱附属工会在党内的权力。布莱尔对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调整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产生工党失去身份特征、核心选民减少等问题,对此要给予全面辩证地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英国政治的最重大变动当属工党取代自由党而与保守党分享政权了。这一变化实为长期政治斗争和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和集中表现。通过回溯、梳理曲折的政治进程及其历史背景,分析、比较工党、自由党和保守党各自的社会基础、政治立场和思想原则的发展变化,表明工党的崛起势不可挡,自由党在新时代已无扛鼎之力,保守党生机犹存,进而揭示了工党取代自由党地位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9.
布莱尔"新工党"政府自1997年上台以来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政治理论为改革指导思想,以建设"第二代福利"为改革目标,对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通过比较发现,无论在改革的指导理念还是具体的政策措施方面,布莱尔"新工党"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都与"老工党"政府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更多地遵循与执行了撒切尔保守党政府所开创的社会福利改革思路.两者间的区别在于,布莱尔"新工党"政府修饰了撒切尔保守党政府社会福利改革较为激进的外表,使之更加符合英国人的传统习惯并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来,英国由于两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吸引了全球公众的注意。第一个是1997年5月1日,新工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巨大的胜利,从而在保守党掌权18年以后,重新开始执政。另一个是新工党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