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遗产旅游"与"家园遗产":一种后现代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产热"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趋向;然而,它在短时间内骤然升温的"后现代"语境中的价值却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特别是当遗产演变为一种消费对象,与大规模的群众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对传统意义上的"家园遗产"的巨大冲击.对于相关问题的认知、讨论和阐释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对我国所推行的遗产战略的可持续性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德国鲁尔区作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典范,其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和购物文化园模式。探究这三种模式,可以发现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制定区域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生态修复是值得我国资源型城市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4.
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工业遗产研究起源于英国,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研究已取得较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工业遗产的管理利用及保护方面,但针对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尚处于未成熟阶段。近年来在工业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对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有所开展,但与国外同主题研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研究基础弱、研究范围较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偏少等。我国应普遍提高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在研究中应扩大工业遗产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学习借鉴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模式。总结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几点经验。即统一规划、整合开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强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增强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意识及工业遗迹保护基础上的重建等.从而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业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遗产旅游已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更好地开展以及持续地发展却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课题,工业遗产的价值梯度理论可以为该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在对工业遗产按其价值梯度进行划分后,按照来自不同主体的推力和引力,对其进行开发,以促使其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州作为大运河苏南段沿岸一个重要的城市,近现代工业相对发达,如今留下了很多工业遗产,对其保护与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急需变旧为新。文章结合工业遗产资源属性,对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创建时间、地点、相关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变旧常态为新常态,把工业遗产与文化教育、环境整治、居民就业、创意产业和遗产旅游等有机结合,提出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遗产、发展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工业遗产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太原化肥厂外迁,留下了一座完整的前苏联援建工厂,是珍贵的工业遗产。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是太原化肥厂的最优之路,可发展工业文化创意园、老工业展览、LOFT新生活方式、承接各种展会和主题文化广场等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包含诸多要素,具有内在的联系。工业纪念物是工业遗产的节点,工业建筑是工业遗产的核心,工业旧址是工业遗产的主体,企业精神是工业遗产的灵魂,它们相互区别、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工业遗产体系结构具有多样性、相关性、层级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是工业遗产基本属性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工业遗产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属性,对于进一步深入工业遗产研究,正确开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旅游与文化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认知。本文以首义文化和首义旅游为例,分析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首义文化与首义旅游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首义文化与首义旅游间问题的对策和实现首义文化与首义旅游双赢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工建筑遗产作为京杭运河千年文化的历史见证,作为京杭运河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用价值转化为历史文化价值,造型别致的建筑特征对公众构成吸引力。文章分析了京杭运河江浙段水工建筑遗产类型及其旅游开发存在的遗产保护缺失、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融合性不强、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三种水工建筑遗产旅游开发产品:博物馆产品、主题文化街区产品、徒步和露营产品,为水工建筑遗产旅游开发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工业遗产的重视,地方工业遗产保护政策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沈阳市铁西区有着近百年的工业发展史,工业文化是铁西区独有的文化品牌。本文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搜集相关资料,首先提出工业遗产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然后再提出改革的措施,为学者研究该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语境中,遗产旅游与身份建构和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关系密切。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唤起植根于旅游者的心理意象、情感能量和文化记忆,从而维护和强化道德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认为遗产旅游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与互动仪式链呈现耦合状态,并作用于主体塑造、情感能量、集体兴奋和行为实践。遗产旅游的互动仪式有助于创新旅游体验,凝聚认同符号,激发情感依恋,汇集情感能量,塑造文化认同。在新的发展阶段,遗产旅游需要嵌入创新性互动实践,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文化遗产场景,在互动仪式中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问题,在大众旅游兴盛的今天,成为遗产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遗产保护来说,人们追求的是遗产的原真性,即特定人群在既定的时间、空间里按照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而进行的文化事项;对于遗产旅游来说,由于时间错位,空间位移,旅游者看到的多是遗产制造与遗产表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舞台表演的遗产成为一种"超真实"性遗产,而可能会被接受为"原真性"的遗产,从而完成"传统的发明",遗产的原真性因遗产的动态发展而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形式,工业旅游业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工业旅游研究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老工业地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汇总与梳理1982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章对工业旅游的研究领域和成果进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其中共同研究领域集中在工业旅游概念、影响因素、开发条件和工业遗产旅游等4个方面;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发展动机、效应影响、公共政策、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成果居多,国内学者在工业旅游资源特征空间分布、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这都对今后指导工业旅游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试论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空间特征与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带和大工业城市中,具有点轴分布的空间特征。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工业遗产的空间布局,以点轴开发模式为主,同时实施双核结构模式、点辐射模式和博物馆模式。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实施多元开发模式应制定和明确总体目标和基本构架,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繁荣和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我国多条跨区域、跨文化、跨古今的大型廊道遗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廊道遗产视角出发,以滇、藏、川茶马古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廊道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逻辑选择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三条保护与开发实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茶马古道廊道遗产保护开发价值与思路,提出具体措施,以期助力茶马古道现代复兴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借用"网络社会"的概念,通过查阅经济年鉴、企业史志等资料,系统研究了辽宁省大型石油化工类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网络布局,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现今遗留的工业遗产之间的历史关联,从而将零散的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系统化,有助于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探讨各工业遗产的保护价值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旅游实践中,旅游者希望消费东道主的真实文化,但由于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的时空错位,东道主为旅游者提供的文化消费往往是舞台化的遗产符号,使文化旅游资本遗产处于失真的境况。而遗产实践的根本性目的是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使文化按照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活态真实地传承。如何在文化旅游情境中实现遗产的保护传承,从根本上讲是遗产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