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少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6
移民文学是孕育文学经典的文化土壤,这从移民文学的边缘化状态、双重人生经验、创作的自由度、双语思维与创作能力等方面得以体现。在追溯新移民文学30年的发展轨迹与恢弘实绩、国际性影响之后,从跨域性传播、时代精神与经典的评价等三方面可以确证新移民文学所蕴含的经典要素。新移民文学经典化面临一些困境,如厚古薄今、重"洋"轻"华"、解构多而建构少。新移民文学的研究现状也不容乐观:研究滞后,队伍薄弱,力量分散。新移民文学的经典化研究,要敢于挑战传统经典观念、走出困境,同代学者要勇做经典化研究的"发现者"与"拓荒人",要集结学术队伍,谋划研究策略、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学经典”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3)
文学经典是维系文学创作的根本价值所在。文学经典不是先验地存在而是一个不断分拆和建构的生成状态。对文学经典可以从“恒态经典”与“动态经典”、经典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这三对颇具张力性的话语表述范畴进行辨析和厘定。而在辨析和厘定的后面隐含着一整套有关经典的现代话语知识的建制。 相似文献
3.
张学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在对文学经典的认知中,思想深度是当前大学生最为看重的主导性标准,它不仅贯穿在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收过程中,也影响着对文学大师和文学经典的评判。次文学在经典的普及、大众化和延长经典寿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次文学包括影视改编,往往是各取所需,从原著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特点的内容进行改编的,对原著有着或多或少的偏离或误读,因而它并不能取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在如何看待文学经典被颠覆的问题上,多数大学生并不认同对文学经典的戏说和无厘头的改编,还是期望维护文学经典的纯洁性和独立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在正史上只有寥寥数笔的昭君出塞形成了绵延千年的文脉,历代以昭君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学现象,笔者称之为"昭君文学"。昭君出塞由一历史事件生发成文学母题再定型为文学经典,一是其叙事要素的演进与定型,二是其情感内涵的拓展与丰富。由此而见昭君文学经典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与更具本质性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15-118
与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古代叙事能力在对历史文本的编纂中逐步提高,历史文本为文学叙事提供了文类特征及叙事模式,成为其孕育的母体。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历史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影响机理主要在于:神话的特性及其发展流向、历史叙事范型的形成、历史叙事虚构语境的营造以及"史贵于文"价值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国家玮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111-114
在学术界对于“底层文学”热切关注的背后,显然标示着某种理论白娱。“底层文学”的平民属性,表现出的不过是文学经典时代的症候。在其为“底层”代言的说词下,真正掩盖的确是属于底层的真正的文学生活。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所能做的,是使“底层文学”回归文学自身,为学者们给它套上的各种附加意义祛魅。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典文学时代的终结与后文学时代的来临,“经典焦虑症”在文学研究中普遍蔓延开来.这是由经典性期待而生成的一种恐惧的、焦虑性的“情感综合症”.它既是对当代文学的经典缺失的焦虑,也是对当代文学危机的忧虑与恐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经典文学时代走向后文学时代的时代症候,出入于各种经典话语场.正是文学经典主义的现实存在及人们对文学经典主义的坚持,导致了“经典焦虑症”的产生.只有顺应文学生活的转变,才能正确地认识当前随着各种新媒介崛起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形成的,有别于经典文学时代的各种“后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8.
秦芬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3)
在各种文化叙事抢占大众文化视野的时代语境下,文学需要对自身形态进行调整和重塑。"影视文学"以借助影音符号为前提的叙事语境、读图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叙事面貌、兼容文化信息的叙事容量等叙事特征拓展了文学叙事的能力,打破传统小说叙事的成规,带给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审美以新鲜感。 相似文献
9.
赵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5(1):69-75
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真诰》与启示录及启示文学(Apocalyptic literature)的比较视野,不仅对进一步探讨神仙道教的特质,而且对理解与阐发中西宗教文学的内涵与意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真诰》确实具有启示(revelation)的意蕴,但在《真诰》中启示所依赖的思想基础末世论(Eschatology)和千年王国主义(Millennialism)都并不充分;《真诰》的启示属于一种宇宙论式的启示,从而具有神秘主义(mysticism)的性质。《真诰》同样具有启示文学的文体(literary genres)禀性,但由于在宗教思想和历史渊源上与《启示录》存在显著差异,《真诰》启示文学呈现出中国宗教文学的鲜明特性。 相似文献
10.
余传铭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活动理念许多中学生对文学的理解是模糊而肤浅的,他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文学,即使有少数人懂点,那也是我们姑且称之为的快餐式文学。面对经典作品,他们阅读的少,也缺少阅读的方法和兴趣。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史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光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0世纪80年代的“主流文学”指的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这些重要的文学现象。但是,在90年代后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史料中,由于时代语境的重要变化,“主流文学”又经历了一个不断被改写、强化或质疑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些文学史著作的多元立场,使原有的文学史定论“重新”成为一个被讨论的对象。这就需要清理这些知识分歧,还原深层次的历史活动,讨论“重写文学史”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文学史的“重写”,实际反映了社会与文学意识形态在转型期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学科的重组和建设,将会经历一个深刻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2.
闫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3):86-90
关于经典的争论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无论如何,概念内涵的界定是谈论此话题的关键,本文试图对"经典"及与经典相关的"文学经典"、"文学经典意识"的概念进行考察、界定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成果,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但它作为"历史中间物"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在叙史过程中,"当代文学"的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转换,使其"下编"止于浮泛评述;以"一体化"的实现和解体作为叙史情节结构和文学史观,既显示出史识的洞见,又对复杂的文学情境造成了一定的遮蔽. 相似文献
14.
李雪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80-83
20世纪尤其是从"五四"到"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五四"时期"为人生"的文学、20和30年代的革命文学、40年代的延安文学、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甚至"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都受到了俄苏文学的直接影响。文革结束后,苏联文学模式不再是中国文学的唯一选择,中国作家对苏联文学进行了有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历史"在叙事中复活--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学叙述行为有其自在特征,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学对历史真实、文学真实、艺术假定、虚构限度等的特别强调。论文主要从作家叙事理念入手,探讨80年代小说叙事变革以来,当代历史小说叙述形态的变化,以及历史文学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叙述范型的。 相似文献
16.
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科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115-120,124
基于翻译文学经典作为文学经典的独特部分,既具有文学经典的基本特质,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品格,从译本的非唯一性、译本的变动性、译本的时代性和译者作用的独特性4个方面分析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以及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分析认为,上述4种品格的形成,离不开译者的参与和文学作品在异域的重生,正是上述4种品格与外在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翻译文学才经历着经典的建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7.
刘传霞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23-25
五四以来女作家走进了历史女性叙事的行列,打破了男性独霸历史叙事的局面,女性对自身历史的叙述,不仅使女性群体获得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权力,而且也构成了对男权话语的挑战、修正、颠覆、补充。在这百年中,女作家对历史女性的叙述与阐释也受社会风潮、时代话语的规约,但是,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自我主体的探索始终是女作家历史叙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关士礼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2):35-39
泛指叙事是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中特有的叙事模式之一,其特征是在叙事中有意取消具体的叙事时间,也不针对特定的人物个体,以此造成叙事的话语跨界和功能变异,叙事抒情化,情节和人物意象化,参与文本中风俗意象的建构;而限制性视角的使用和视角越界现象的发生,在叙述者、小说人物和风俗意象之间进一步造成了复杂的情感关系,在不同文本中营造出了不同的抒情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赵建常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53-55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给俄罗斯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宗教文化的分析和它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体现,揭示宗教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宗教是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