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湖南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 1992年起 ,湖南第一产业就已无法对就业增长作出贡献。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递减 ,但湖南第二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容纳就业人口的增长。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也显示出下降现象 ,但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远高于第二产业 ,是吸收过剩和新增劳动力的主要领域。要增加就业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就业贡献和就业弹性大的行业 ,注重扶持中小企业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加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劳动力需求的微观基础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分析了在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的背景下,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形中影响就业的基本因素。模型及理论分析表明:提高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增加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以及减少厂商的垄断势力是当前中国增加就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使用中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和实际GDP数据,并结合国际比较,通过计算实际GDP就业弹性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三次产业及其内部16个行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今后我国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如果没有较大的转制、提质、创新,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的能力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对解决我国面临的严重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正逐渐超越传统服务业.本文从就业比重、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四个方面对重庆市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就业效应和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区别发展服务业,在大力发展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优化传统服务业结构,从而切实有效的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就业的增长率却在不断下降。增长与就业背离的原因何在 ?本文认为 ,我国在 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GDP就业弹性下降 ,而GDP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在于 :对GDP的高增长贡献最大的投资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低。因此 ,要提高GDP就业弹性 ,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要调整投资结构 ,加大向就业弹性系数高的行业和产业投资的力度 ,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6.
资本-劳动替代的技术特征及其对扩大就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替代劳动取决于技术因素和两者相对价格的变化,是一国工业化阶段必然经历的过程。由于体制和资本-劳动相对价格扭曲等原因,我国出现了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导致经济高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资本劳动替代具有一定的行业特征、体制特征和时序特征,针对资本一劳动替代的技术特征,采取打破行业垄断、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和发展有较小替代弹性的产业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有利于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7.
为了定量分析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选取了区位商、就业区位商、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技术进步速度、资金利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能源产值消耗率、三废治理系数、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等12个定量分析指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辽宁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辽宁主导产业选择的5个主要因子和因子得分函数,依据因子得分函数和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出39个行业部门的综合得分,并结合定性分析,从中选择8个产业部门作为辽宁的主导产业。研究结果对辽宁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快经济增长是实现有效就业持续增加的关键。GDP增长就业即增长,在新疆这一点尤为显著。所以,要解决新疆的就业问题,提高有效就业率,就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对劳动力有较高容量的第三产业,从而提高就业的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蔡日方、都阳、高文书在《经济研究》2 0 0 4年第 9期上发表文章指出 ,尽管通常的计算低估了中国的就业弹性 ,但调整后的弹性数值仍属偏低。为什么经济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 ?首先 ,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 ,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 ,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推动高就业产业发展 ,应成为经济政策的重点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距历史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仍然十分庞大,劳动力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在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就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在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方面,未来的情况和过去已经发生的情况大不相同。本文主要探讨在我国经济过程已经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就业弹性降低趋势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中小民营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就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辽宁省近十余年来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辽宁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效果为负,显然不利于辽宁经济的发展,并总结辽宁省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研究辽宁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了解辽宁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吸纳劳动力情况,指出辽宁省第一产业的偏离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推进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今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仍然是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如何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和通过积极的政策促进就业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劳动力优化配置就是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因为劳动力优化配置将有利于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扩大就业。从辽宁省的情况看,劳动力并没有完全实现优化配置而且对公平就业还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劳动力优化配置并有效地促进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出台迫在眉睫。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模型构建方法预测辽宁省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延迟退休会给辽宁省劳动力就业带来的改变。将辽宁省的人口情况和危机全面呈现,体现延迟退休改革对辽宁省劳动力就业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辽宁省积极应对延迟退休改革做好支撑工作。  相似文献   

15.
提出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指出非正规就业性质的特殊性使得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尚处于不协调、不稳定的状态。论证经济转型期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其特点,分析辽宁经济转型期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运行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6.
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入手,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对辽宁沿海经济带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就业矛盾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自然新增劳动适龄人口和退伍军人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客观经济条件的局限、个人择业观念落后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等。通过对未来十年就业形势的预测可知 ,黑龙江省城镇的就业压力将是长期存在的。针对以上问题 ,近期内应着力发展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 ,促进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加强待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长期中则应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着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 ,并促进国有单位职工向非国有单位流动。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分析了就业人口与科技进步的一般发展规律,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对劳动力就业扩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大力发展适用技术、教育事业,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后 ,对劳动就业制度而言 ,既是良好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在机遇方面 ,WTO所确立的自由贸易原则有利于我国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有利于我国向外输出劳务 ;从而有利于我国扩大和改善就业。在挑战方面 ,加入WTO后一段时期的经济调整 ,会对我国现行的劳动就业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如何针对这种影响来改变我国的就业体制 ,以迎接挑战 ,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多要素联合决策的框架下,综合考虑劳动力损失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这两种不同转移就业形式的不同劳动力损失效应,建立了一个关于农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流转及农业资本投入联合决策的理论模型,推导农户多要素最优配置行为的性质和特征。理论分析表明,任何一种生产要素市场报酬水平的提高,都会导致农户家庭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减少,劳动力转移就业量与土地转出量增加;农户家庭农业生产各要素投入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劳动力转移就业量、土地转出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劳动力转移就业量与土地转出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的实际土地经营规模、资本要素投入之间的负相关性要弱于异地转移,与土地转出量之间的正相关性也弱于异地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