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郭英剑认为当今中国大陆赛珍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赛珍珠众多作品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因此赛珍珠的文学价值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是贬低了,因此,应该加强对赛珍珠文学作品的研究。姚君伟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学者已经在赛珍珠非小说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从而促成了赛珍珠研究“从小说到非小说”的转向。但是,我们亟须加强对其非小说的研究,因为赛珍珠的这类作品非常丰富,而且它们更直接地体现了她毕生所倡导的异质文化差异共存和互相尊敬的文化精神。张志强对当下赛珍珠研究进行反思后,认为应该增强元批评意识,注重批评方法的多元和综合,提高批评的对话意识。徐清认为对赛珍珠的文化边际性进行阐释,是比较贴近其思想境界和作品实际的。在赛珍珠研究中,我们应该既“不虚美”,又“不隐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其一个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赛珍珠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入手,探讨赛珍珠通过打破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原型"、展示中国千年承袭的民俗文化以及中西文化联姻的三种方式来实现"天下合一"的中西文化融合理念。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我们对赛珍珠非小说作品的研究仍须加强和深入,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研究是其非小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早期小说源流》中,赛珍珠从历史入手,追根溯源,客观地研究中国小说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使自己的研究深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层面;她采用比较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置于世界文学的参照系中,公正地品评其得失;同时,她的研究也体现出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和良好的跨文化素质,凡此种种,对于人们从事跨文化研究均有很深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时期以后,学者们开始重新翻译和研究赛珍珠的作品,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且,赛珍珠也重新走进大学本科教学课堂.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首次在研究生层次开设了"赛珍珠研究"的选修课,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一批新的赛珍珠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系列专论之一。全文追溯了中国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并为中国小说作了有力的辩护。文章对于我们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和她本人的文艺观,颇有价值,故译出,以供赛珍珠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形中的有形——赛珍珠论中国小说的形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是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尽管赛珍珠的主张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今天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在创作中国题材小说的同时,长期阅读西方小说,同时博览中国作品,特别是小说,最后走上了研究、宣传和翻译中国小说的道路,发表多篇中国小说论,包括诺奖受奖演说《中国小说》。她的研究跨越中西文化,将中国小说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之中进行历史考察,同时带有自然而强烈的比较意识和对话性,并倡导、也体现出一个跨文化对话者所应具备的他者智慧。研究赛珍珠所做的中国小说研究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局限,对于当下的赛珍珠研究、中西小说比较以及跨文化对话的深入展开,对于国际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以写中国题材的小说而闻名于世,她的第一部小说《东风·西风》主要描写了两代人的三种婚姻家庭观念.赛珍珠希望通过塑造书中的人物,从婚姻家庭这个角度切入,来体现她对异质文化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评价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并不断推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姚君伟十余年来潜心研究赛珍珠,并完成了以赛珍珠为研究对象的英文博士论文。在此基础上,他又推出了国内第一部有关专著《文化相对主义: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他率先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视角切入,对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小说和非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作了一次全面而公正的探析;与此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的异质文化之间差异共存、互相尊重、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文化观,以建构起一种积极的中西文化诗学。从当下的跨文化语境看,该专著的出版既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更有其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的大量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女权主义思想,与其家族小说相比,赛珍珠抗战题材的小说更加鲜明地展现了其女权思想。在她的抗战小说中,女性在战争中获得成长的社会历史空间,女性与民族共生,并能够指引男子的抗战事业。因此,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赛珍珠的女权思想,更有助于启发人们深入探讨女性主义的内涵和女性解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