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历史插图的类别与教法干树德历史插图是中学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按照作为主体的文字教材的需要编入的,各幅插图分别置于相应的课文之中、使之具有辅助教材的性质。历史插图作为形象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文字记述教材所不能替代的,它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回顾教材研究历史的同时,归纳了教材研究三个阶段的不同重心——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制顺序、承载媒体,并将三个阶段分别命名为教学论时期、心理学时期和工艺学时期。这三个研究重心构成了教材研究对象系统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3.
李树欣 《新天地》2011,(12):472-472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审美个性,美化学生心灵,培养优美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材涵着丰富的美感,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尝试美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仁爱版”七年级英语教学体会,认为应从几方面入手:活用教材口语材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把握教材图文信息,优化英语学习环境、聚焦语法重点,强化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虽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但每次修订改版的教科书总会招致不少行家里手的非议。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历史教学的作用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以致教材一版再版,修订教材的呼声反而一浪高过一浪。如今,新一轮教材改革又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2001年秋季开学起新版教材将逐渐揭去其神秘的“面纱”,那么即将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的新教材是否会令人耳目一新,能不能如愿以偿地得到师生的欢迎,实属难以预料。不是我们对历史学者、教材编写专家缺乏信心,恰恰相反,绝大…  相似文献   

6.
李会巧 《新天地》2011,(9):149-149
政史地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她必须提负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重担,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结果在青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放弃了难得的机遇。政、史、地教材本身就是一部德育教材,处处闪耀德育的光芒,但老师平时目标不明确,把这些当成了知识类课型,重知识轻德育,通过研究我们以表格的形式,量化了全部教材的德育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知识与德育并重。  相似文献   

7.
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李民,史道祥我们在编写《黄河文化百科全书》(即将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在我国广惠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风貌、人物、事件等等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生动的教材。而黄河文比在诸多的教材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相比之下,教材改革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这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笔者现就中学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在表述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谈点看法。一、表述不准确表述清楚、准确是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些内容或表述模糊,或前后矛盾,使得广大师生无所适从。l、表述模糊的。例如: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问题,教材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这种看法显示不出半殖民地社会和半封建社会的区别,也看不到时代的进…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历史教材已全面颁布实施了。该教材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即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思想认识的提高。如何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这一重大课题已成为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必须从常规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入手,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导入新课要“新”一篇好文章需要有好的开头,才能引人入胜。一节好课也必须有新颖的导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育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该学科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还处于探索和研究之中。虽然已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教材、专著和论文,发表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历史教育学作为发展中的一门学科,从初创到成熟,必然要经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反复认识过程。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审视了当前历史教育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1.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要求,教师要在对教材的内容充分、深入地研究吃透以后,还要充分灵活、自主创新地使用教材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调整和重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把中国翻译教材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我国翻译教材最早形式的出现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专门的翻译教材;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翻译教材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翻译教程;第三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这是我国翻译教材建设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版的翻译教材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争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差错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教材出错和教材编写机制?出版者应该怎样对待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的批评及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目前的争论似乎还难以结束,故有进一步提出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教材组织与教学方法是相适应的。一堂历史课上得成功与否.除其他因素外,往往决定于教师对历史教材的剪裁和组织。好的教师即使教科书编写不善,他也会把教材组织得井井有条,有血有肉,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中学历史教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是日本教材偏重于古代史,而中国教材偏重于近现代史.此外,日本教材偏重于对文化史的论述,而且文化的内涵较为宽泛,而中国教材对文化的叙述,份量较轻,内涵较窄.导致中日两国中学历史教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以下简称“初一新教材”)和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高二新教材”)两本新版教材与人民教育出册社出版的旧版教材相比,在中学生历史学习和记忆方面,特色十分鲜明,如:图表大量增加,课文中安排思考专题、引用原始资料、划分正文与阅读部分、课前增设“内容提示”……这些无疑增强了教材的生动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以下就图表谈谈笔者之浅见。  相似文献   

17.
文科教材建设是文科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教材是教育的先决条件,教育的内容必须通过教材传授给受教育者;教材建设工作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各种文化知识乃至民族精神结晶的文科教材,更是培养新型的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和文化宣传人才的关键.出色的文科教材,不但可以成为那些希求研究历史、探索社会、开拓未来者的"金钥匙",同时也从根本上体现出时代、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为了加深对文科教材及其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试图以建国38年来文科教材建设的历史为基点,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对未来文科教材建设的发展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民族院校专用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终于在1993年9月由中央民族学院(现改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主编郑铁矩先生也已逝世接近周年。作为自始至终参与策划编撰是书的笔者,早就想写点介绍之类,却因俗务所累,迟至今日才属笔。当今社会,编教材难.难就难在作为教材,  相似文献   

19.
文科教材建设是文科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教材是教育的先决条件,教育的内容必须通过教材传授给受教育者;教材建设工作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各种文化知识乃至民族精神结晶的文科教材,更是培养新型的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和文化宣传人才的关键。出色的文科教材,不但可以成为那些希求研究历史、探索社会、开拓未来者的“金钥匙”,同时也从根本上体现出时代、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中央教育部制定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省、市、自治区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简明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即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乡土教材”两个部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对乡土教材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运用乡土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学生是否能够自觉学习,兴趣是关键。教育学要求教师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有规律的启发诱导,促使他们自觉学习,其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