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明、清以来始有青海土人及土人部落。建国后,定青海土人为土族。关于青海土人部落的族属在汉、藏文史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国内外学者亦有考证。所有记载和考证都说明现今的土族是一个以元代蒙古人和蒙古化沙陀人为主,吸收其它民族之成分形成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2.
青海古代的原始货币——海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货币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海贝作为主要货币形式 ,其流通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3 80 0年—公元前后之间。“以贝当钱”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货币发展史的重要一环。本文就青海地区海贝的发现、外观形式上的变化及海贝流入青海地区的渠道等方面 ,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青海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属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青海民和县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喇叭筒一直被新闻史家视为中国先民开展原始信息传播活动的重要物证之一.本文借助众学科已有研究成果,考证青海古代信息传播活动中的邮驿发展,为进一步展开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资料和个案.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考古发掘的原始文物先后顺序为主线,介绍了青海古代的乐舞造型艺术,并就其早期造型艺术的审美意识、乐器、舞蹈、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浅谈青海古代"太阳"崇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青海地区考古资料的观察、对比、统计与分析,认为青海彩陶上的符号大多与太阳崇拜有关,以大量的统计数据证实,青海古代民族是一支崇拜太阳的民族。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成效卓著。但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不同地区和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扩大。为改变落后面貌,赶上发达地区,中共青海省委提出了“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战略方针。为贯彻这一战略方针,本文拟就青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发展经济的战略和策略,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7.
从藏汉文献记载看西藏古代体育及其发展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吐蕃时期开始,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及藏汉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西藏古代体育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许多藏汉文献记载了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西藏古代体育内容。西藏古代体育承袭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活动内容,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见证,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试论青海民族语地名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青海民族语地名之研究贾晞儒自古以来,在青海这块土地上居住过许多不同的部落、部族的居民群体,并且发生过频繁的变化和迁徒,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多民族杂居相处的格局。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与历史上的某些部落、部族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  相似文献   

9.
发展青海民族经济之管见仁青本青海资源丰富,物华夭宝,既有宝藏荟萃的“万宝山”的祁连山,也有矿藏遍地的“聚宝盆”的柴达木,还有各种珍稀贵重的动植物资源。青海省是我国的四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原达5亿多亩,有各类牲畜2270多万头只。全省水能资源丰富,仅黄...  相似文献   

10.
青海蒙古又叫德都蒙古,是指居住于青海的蒙古族,青海蒙古人称自己为“库库诺尔蒙古勒(青海湖蒙古)”或“德都蒙古勒(上蒙古)”,是由历史上的卫拉特和硕特部众为主,以卫拉特其他部众、东蒙古部众的后裔组成,这些蒙古族入居青海在不同的时间,并从不同的地区迁居青海,与各民族长期杂居,过着古老的游牧生活,形成了德都蒙古现在的布局,他们在传承蒙古族古老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民族的交流接触和地域环境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习俗,成为整个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青海地区古代民族的弓箭文化历史悠久,漫长的射猎生活、频繁的军事战争、尚武的民族秉性是青海地区羌、鲜卑、吐蕃等民族崇尚弓箭文化的主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贯革射风、骑射并重、戈射风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青海民族语言研究之现状与展望贾桂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得到了正确的贯彻和落实,省政府恢复了“少数民族语文工作办公室”,统一管理全省民族语文工作,从此,青海省民族语文工作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近几年来,海西、海南等民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3.
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自古就有"三江源"之美称。三江源文化,是生活在青海地区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三江源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意蕴绵长,特色独具。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多元化的宗教传统、各呈异彩的民族地域文化。正因为此,探索三江源文化之奥秘,梳理三江源文化之源流,归纳三江源文化之特征,任务艰巨,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相似文献   

14.
民族民俗文化之苑──青海回族服饰文化青海回族的衣着穿戴,具有独特风格。过去,回族男子一般容穿圆领对襟衣服,下着大档裤。但由于季节不同,衣料和款式亦不尽一致。夏装大多为“白汗榻青夹夹”,即内穿白布圆领对襟衫衣,外套黑布坎肩。爱好武术的青壮年腰束黑带,裤...  相似文献   

15.
身材魁梧、目光灼灼的达杰州长,在青藏高原与暴风雪搏击了几十年。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果洛,是全国海拔最高的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空气稀薄,长冬无夏,年均气温零下4℃。“高处不胜寒”,达杰州长感叹道:“果洛州是纯牧区,但  相似文献   

16.
在对青海解放前社会形态研究的一组文章中,业已论述过马氏家族地方政权的性质,东部农业区社会状况和牧区社会性质。过去主张青海解放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志的主要论点之一是,马氏家族在西宁地区开办的工厂企业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诚然,在考察青海省的社会形态时,既应看到其社会内部诸种因素和社会结构,也要看到其外部联系;既应看到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社会状况,也要看到省会——西宁的经济政治状况。因之,需要列专文考察西宁地区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7.
语言能够表述、贮存与传播民俗.任何民俗事象必然要反映到语言中来,或者是通过语言结构本身来呈现,而民俗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语言及其结构,因此,它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通过对语言民俗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方言区的历史文化的特点和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8.
廖杨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1):146-153
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俗和寓于多神信仰中的祖先崇拜,以及顺天应命的天命观,均反映了一定的宗法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事唐代吐蕃研究者所参考的基本史料中有不少失实之记载,惜至今仍未见有此方面之专论,仅散见于各类藏学的研究成果之中,且仍有前人时贤所未发现之错误,亟待修正.本文采用史学方法,兼取人类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之观点,以记载唐代吐蕃的诸基本史料,就唐代吐蕃社会文化的各个主题,诸如族属、国号、饮食、居住、文字、礼仪、妇女及政问题、宗教信仰及政教相关问题姓氏及身份分类,以及伦理亲情等,先撷录各书记载,再以唐代吐蕃所遗留的第一手史料--吐蕃金石铭刻及敦煌古藏文卷子、后期藏文文献(如<贤者喜宴>等),并参酌当代西藏社会的生活习惯、文化礼俗及民情风俗等,作为考据时之依据,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20.
青海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开展广泛,自古以来是各族人民用以健身、防身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手段。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