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简谈“共同人性”的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对人性问题,喊破嗓子,争论不休,时至今日,仍复如是,众说纷纭。本人在“百家争鸣”方针感召下,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 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问题的理论,归纳起来无非有两种,或是离开人的社会性抽象的谈人性,或是人性即人的生物性。  相似文献   

2.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探讨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问题在管理学中的地位从无到有,从忽视到重视,一直在不停地变化,各种学派对人性问题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在综述管理思想史中人性假设理论变迁的基础上,总结了人性理论变迁的趋势,并对这些趋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部分管理学中人性假设发展的现实与理论依据、主要观点作了阐述,简要的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的社会、经济和个人背景。  相似文献   

3.
人基于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性是丰富与复杂的,而野性、理性与神性是人性构成的基本内涵。沈从文基于人性之真、善、美三个维度,从人性的生态和谐理念出发,反思了人性的野性、理性与神性内涵建设问题。沈从文对人性内涵的生态审美建构具有历时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其对人性内涵的生态审美建构拓展了人性审美反思的高度与深度,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建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注健全的人性既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弗洛伊德主义关注的问题;力求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相结合的弗洛姆,同样关注健全的人性问题。弗洛姆拷问人性,从询问什么是人性开始,并由此展开对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质询。而弗洛姆对人性善与恶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基督教信仰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这是弗洛姆哲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1.研究人的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人?这就涉及到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这是解决其他一系列人的理论问题的核心和基础。对人性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历来有各种说法,如著名的人性善恶、理欲之争。当代各种哲学和社会学思潮也都热衷于谈论人性,或者以对人性的某种假设作为自己立论的出发点,推敲起来,都有一定的根据,但不是失之抽象,就是陷于片面,失误之处在于考察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问题上的伟大贡献在于彻底批削了旧哲学对抽象的人的崇拜,主张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应该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我国思想史上存在各种人性学说,主要涉及人性的概念、几元、同异和善恶等诸多问题,但善恶问题是它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系统梳理这些传统人性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人性和制定合乎人性的制度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人性问题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拓展。学者们对人性的内涵、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性的特征、人性的善恶、人性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观点,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人性问题的时候指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长期以来,不少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对“具体的人性”、对“带着阶级性的人性”的强调,就是对一般人性的否定,又认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具体的人性”,就是指人的阶级性,也就是指“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这种看法,可以表示为:“具体的人性”=阶级性=“带着阶级性的人性”。 其实,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具体的人性”,是在否定“抽象的人性”这个意义上对人性这个概念所作的科学解释。所谓“抽象的人性”就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社会联系和历史环境,抽象地、孤立地把人看作“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类”。正是针对这种  相似文献   

9.
中西人性假设理论,因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致使其人性理论也呈现出异同的态势。学界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假设理论有着各自的基点、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人性问题,又是管理的根本核心问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必须对人性有科学地把握。本文认真梳理中西人性假设的畀同,对人性问题有个全面、正确地认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性问题是中国人学乃至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之一。千百年来,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苟子也不例外。下面就苟子关于人性方面的思想论述及其人性改造之途径方面的见解剖析于下。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开始。众所周知,早在孔子之前,晋国的青臣就已论述过人性问题,但真正从思想史的角度提出人性问题的却是孔子。孔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习得才出现差别,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孔子虽没有揭示人性的深层内容,但却为盈苟人性论的产生奠定…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史与思想史发展证明:人性是比社会性、阶级性更本质的东西。学术界破解人与人性之谜的研究,由来已久,争议颇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人为本,人与人性问题凸显,呼唤学术界对此问题做出符合时代的阐释。发挥学术引领人与人性问题的作用,唤醒人性在朝着改良,回归的道路上,彰显人性的光辉。人与人性的研究不但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现实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西方管理人性观研究及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西方不同学者的管理人性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方管理人性观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我国企业管理在引入西方管理人性观时应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说性恶意识不同于性恶论。性恶论是明确宣称人性为恶的理论,先秦诸子中只有荀子一家。性恶意识则是古人对人性黑暗的认识,诸子多家有这样的认识。先秦诸子对人性中的黑暗和危险究竟有多少认识,这是一个以往研究很少关注的问题。荀子性恶论的研究一向与这个问题无关。本文选择先秦诸子最有代表性的三家,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荀子提出性恶论,虽然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其实对人性黑暗面的认识却很浅。性恶论的提出,目的不是探究人性有多少阴暗,而是与孟子派争辩道德的来源。韩非子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较深,其理论主要源自商君而不是荀子。商、韩都认为人性自私是不可改变的,韩非进一步对人性何以不可改变,人性中有什么毛病,会使教化型政治一定失败,做了自觉探讨。韩非法治和术治思想指向一个共同目标:政治运作客观化,去私人化。这个政治目标某种程度即源于对人性之恶在私人交往中不可战胜的认识。庄子认为人类原始的浑沌状态是合于自然的,但浑沌早已死亡,人的自然品性早已丧失。人类自上古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心机与智巧的支配之下。庄子对人性之恶的观察是最深的,这可能与他对人类智巧极为厌憎有关。先秦诸子对人性黑暗有多方面认识,荀子性恶论在这个思想系统中其实没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毕淑敏洞察人性幽微的散文,体现作者崇高的文学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精神层面:始终坚持用文学去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表达对理想人性的寻觅与呼唤;敢于直面各种社会问题和人的精神问题,对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予以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大胆解剖人性中的弱点,为疗治精神痼疾提供良方。她的散文在意蕴上体现了鲜明的批判意识和炽烈的人文关怀,对重塑民族灵魂、提振民族精神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人"的哲学维度的渊源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人类如何产生,人们对于人性的认识是如何从神性中解脱出来的;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是什么;人与自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全文通过对西方哲学中有关人在宇宙中地位问题的若干思考,将人类摆在宇宙体系中观察、认识,把人性的以上三个不同方面综合起来看待,则有利于整合各种孤立的或貌似对立而实为互补的人性观点,形成对人性的系统认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人性及其本质,有效地指导和解决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层次人性假设的认识是不同经济学学派建立的基础,各经济学派都有自己的主要理论与观点,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人们的认同。各经济学派理论观点差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假设的层次、角度与对象不同。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学中关于人性假设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人性"假说和3个层次、8种基本类型的人性假设,并从原始人性的层面上分析了将来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新空间,以期推动经济学在人性假设、分层次研究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或反映、表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或反映、表现人化了的自然,都不能离开人。因此,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性的巧史发展情况是怎样的,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又如阿,就不能不是文艺理论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性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新的人性观出现以前,欧洲理论界、文艺界在人性问题上的流行观点有二:一是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它是固定不变的,普遍永恒的;人性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这种人性观可以卢梭为代丧。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赤裸裸地写道:“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百家争鸣中,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重要的问题。人们从关注人生治乱,讨论政治、道德问题,进而提出了人性和人的本质的问题,并且把对人性的认识作为整个道德、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这标志着我们民族文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给予后世民族文化思想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以极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这一时期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的争鸣,至今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在浩莽宇宙中,对天、地、人的沉思是哲人们永恒不竭的智慧之源,而对其中“人”的研究,特别是对人性的探讨则更是一个亘古常新的哲学话题。历史上中外芸芸众家,高论短长,莫衷一是,只有马克思对人性问题作出了科学论证,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人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结论。现代社会面临有史以来最瞬息万变的境遇,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人身、心理和人性都带来巨大影响。现代人正开拓着无限广阔的路,极其丰富地展示着当代人性的多彩丰姿。那么,现代人性趋向的特点如何?面对现代变化了的人性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反  相似文献   

20.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命题.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汉唐宋明有许多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关于人性的学说,纷纭错综,争论不休.他们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了有关于人性的问题,第一:人性学说的实际意义;第二:不同的学派对人性学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