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学家是时代的骄子,契诃夫和鲁迅就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孕育出来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两位作家均以其优秀的短篇小说确立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代是文学作品的脉膊,因而我们从契诃夫和鲁迅的小说中感到一种共同的心灵的搏动。两位作家都似乎只是平静地、轻  相似文献   

2.
鲁迅和契诃夫都是描写小人物的高手,他们都善用客观冷静的白描手法去挖掘小人物的精神世界,显示出较强的思想深度。鲁迅在借鉴契诃夫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自我反思和国民性挖掘上具有更强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3.
面对着现实困境的鲁迅与契诃夫都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力量,但是由于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他们的人生哲学各具特色。鲁迅的人生哲学体现了战斗的进化精神,契诃夫的人生哲学探讨了超脱的生活道德。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史上,不同国籍的作家,恐怕很少有象鲁迅和契诃夫这么多相似之处的了。他们都以短篇小说著称,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上,也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契诃夫最初是从事医学的,后来发觉自己的真正兴趣是在文学方面,才以文学作为他的终生职业。鲁迅最初也是从事医学的,后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唯有文学才能唤起人们的觉醒,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弃医学文。他反对把小说作为闲书看待。这一点,似乎契诃夫在认识上不及鲁迅清楚。其实,契诃夫也是十分明确他所从事的文学事业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婚姻、爱情和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旧式婚姻不能归结于鲁迅母亲的“盲目”.是旧时代馈赠给鲁迅的一枚苦果;鲁迅对于婚姻、爱情的思考并非抚摸自己的伤口,而是一个反封建战士的时代思考;鲁迅的新式爱情也不是纯然的个人选择,是反封建的时代斗争绽出的爱情之花。鲁迅的婚姻和爱情都是时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契诃夫研究方法的嬗变,可以说是苏联文学批评方法论变革的一个缩影。契诃夫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遭遇并不令人乐观。一部分人接过民粹派评论家的“棍棒”,指责契诃夫是“不问政治”的“旁观主义者”;另一部分人则以庸俗社会学的眼光看待契诃夫的作品,把他当作“小市民知识阶层的思想和情绪”的代言人。五十年代,契诃夫的命运有了转机,随着僵化的批评模式受到怀疑和挑战,许多人开始重新考虑前人对契诃夫的结论。在众多的理论新著中,叶尔米洛夫以他的《契诃夫传》和《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两部专著脱颖而出,为清除民粹派、自由派的陈词滥调,肯定契诃夫的历史地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叶尔米洛夫在“纠偏”的同时,又过分“拔高”了契诃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契诃夫都在其小说创作中展示了本民族的病态人生形式,鲁迅侧重于揭示历史文化的弊端给国民造成的精神缺陷与心理创伤,契诃夫侧重展现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的道德信仰及行为的迷失.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分别与两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中西文化合璧的结晶,特别是与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中外学者在将鲁迅与俄罗斯作家进行比较时议论最多的是鲁迅与契诃夫的相似。两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狂人日记》和《第六病室》十分具有相通之处,而正是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和主体意识的不同又造成了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契诃夫虽然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特征不同,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尤其是在人物的形象创作方面。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人物的对立关系,人物个性的复杂化与多变化、符号化的个性特征和节约化的个性描写。  相似文献   

10.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把契诃夫同莫泊桑作过比较,说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他说:“法国人有三个作家:司汤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还可以加上一个莫泊桑,可是契诃夫比他更好.”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广袤的世界文学领域里,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和短篇小说的圣手巨匠,鲁迅是和莫泊桑、契诃夫等人一样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的.他们各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使短篇小说这一文学样  相似文献   

11.
一小说是一个家族。从篇幅和容量来说,这个家族的成员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比起它的大哥二哥——长篇与中篇来,它的篇幅微、文字少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与短篇小说的界限就不那么分明了。鲁迅的《一件小事》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作家安东·契诃夫带着他那特有的忧郁又讥刺的微笑,从十九世纪深处走来;他终于跨越了“世纪的门槛”,创作了堪与新世纪相称的作品,那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契诃夫绝唱”的《新娘》。《新娘》这篇小说就其内容所体现的基调而言,迥异作家的早、中期旧作,在这篇小说里欣悦取代了深深的忧郁。与此同时,《新娘》这篇小说还体现着臻于成熟、完美的艺术表现方法,即具有印象派绘画、印象派音乐特征的印象主义小说叙表方式。卢那察尔斯基称契诃夫为“萧索时代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呈现出俄国亚历山大三世时代腐败环境中的、倏忽流逝的万千印象。契诃夫以艺术家的敏锐,反映了粗野的资产阶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步步进  相似文献   

13.
一直爱夜、颂夜,有着浓厚的幽暗意识的鲁逯,惯于从反面现照世事人生,因而从他的文本缝隙中寻找、梳理出希望、光明和理想,就显得更有意味和珍贵.记忆中的童年和故乡给鲁迅带来快乐和美好,健全人格和美好人性的构建倾注了鲁迅的心血和热情.前者是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和美好想象的诗意书写,后者是对狂人、复仇者、革命者、实干者、孤独者的热情肯定和礼赞.一直对希望、光明和理想深深怀疑的鲁迅笔下的希望、光明和理想才更加真实可信,也与那些盲目乐观并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社会乌托邦拉开了距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毕生战斗,为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今年是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我只就鲁迅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谈点学习体会,以示纪念。伟大的人物都是历史的产物,他们的思想是在社会历史的前进运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鲁迅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体现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的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鲁迅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或思想概念,擅于借助生动的形象发表议论容易给人以具体的感性印象,说理能深入浅出,行文又饶有风趣,效果强烈。鲁迅杂文所勾画的形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比喻”的形象、人物“类型”的形象、“社会相”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根据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特点,经过提炼勾画而成。在杂文的创作中,鲁迅强调敏锐和锋利,而讲究含蓄和曲折,也是鲁迅杂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五四”新文学诞生起,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俄国文学在中国文坛上的影响尤为深远,经久不衰,一直受到中国现代作家的热切关注和衷心的爱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与俄国文学的渊源关系和创作思想上的维系,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他与俄国作家之间的文学关系也曾为不少论者述及。但是鲁迅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之间的文学关系,却往往不被人重视。人们更多地把眼睛盯在鲁迅与果戈理、契诃夫、安德烈夫等人的关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东欧传统现实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东欧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之关系,主要是一种影响性联系.国情的相似,艺术创作主旨的同一,使得鲁迅选择了以果戈理、契诃夫、显克微支等为主要代表的包括俄国文学在内的整个东欧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并在创作总体艺术风貌上呈现出诸多相近之处.但复仇诗人鲁迅却与博爱作家托尔斯泰相疏离,忧郁而又温婉的屠格涅夫在悲愤之海——鲁迅那里,只扮演了小溪角色.鲁迅的选择是多元的,有时又是挑剔的.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一生创作和翻译的六百多万字著作,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鲁迅一生致力于研究民族,振兴民族的事业,把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洒在中国人民身上。立志考察中国人,从改造中国人入手,改造中国社会,是鲁迅一贯的文艺观念。他努力自觉地用文艺去提高民族知己、自爱、自立、自主、自强的意识。研究鲁迅先生的文艺观念,对进一步理解鲁迅,更深刻地认识鲁迅,更自觉地学习鲁迅,发扬鲁迅的精神,继续鲁迅的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纵览当时的俄国文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独具一格,宛若一丛绮丽多彩的花朵,散发着温馨醉人的芬芳,滋润着众多的读者。1898年,高尔基在给契诃夫的信中钦佩地写道:“在俄国文学中还没有一个可以与您媲美的短篇小说家。”这话对契诃夫来说,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契诃夫短篇小说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完全可以说是俄国文学史上空前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结构新颖,题材多样,篇章短小,风格幽默。具有浓郁深厚的感人魅力。为了更好地继承契诃夫短篇小说这个丰富而精湛的艺术特产,本文拟以《套中人》和《变色龙》为例,对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契诃夫短篇讽刺小说的独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契诃夫的作品中,讽刺性短篇小说占据重要的一席。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年青的契诃夫就十分关心俄国的命运,他细心观察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和生活里发生的一切,满怀激情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讽刺篇章。《查问》、《在敞篷马车上》、《一个官员的死》、《胖子和瘦子》、《变色龙》、《假面》、《普里希别叶夫中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