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息,建国以来有关中国近代史断限问题的讨论已有了结论,那么,随之而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的重新构建、确立的问题已提上了日程。而以什么来作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这是重构近代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有两条:一是反帝反封建;二是发展资本主义。这两条线索密切联系,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2.
胡绳晚年论建国后党史的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期,是以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还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座标,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在学术界,胡绳先生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座标的原由和意义,并把这一观点运用到了中共党史的编写中去。在此基础上,胡绳先生还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两大时期,各作了具体的阶段细分。胡绳先生关于建国后党史分期的观点,对研究和解决建国后党史上的许多问题有重大突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1954——56年,史学界曾进行一场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线索、规律及其阶段性等等许多问题,都作了有益的探计。在1960——61年,学术界又开展一次关于中国近百年经济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不少积极的意见。这两次讨论的成绩是很大的,但是,仍有某些重要问题,似乎存在着某种混乱和模糊的地方,有待澄清和解决。例如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问题,就是如此。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简单想法写出来,见识很浅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线索问题以及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更新了很多旧的观念,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框架。就东北近代史研究米看,现已出版的论著一般都套用中国近代史的传统理论模式,很难反映出近代东北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限制了研究工作的深化发展。因此,从东北历史的特殊性出发,进行理论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李平生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是从事中国近现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首先面临而不可回避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它不仅与编写中国近代史的著作有关,同时也涉及如何理解与概括中国近代史的整个体系、基本内容、客观规律、各个阶...  相似文献   

6.
一自1954年胡绳同志在《历史研究》创刊号提出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意见之后,引起了国内史学工作者的热烈讨论。从近代史划分阶段的讨论,发展到封建社会内部划分阶段的讨论。在封建社会内部划分阶段的问题中,存在着不少的派别分歧的意见,本文对这些派别的分歧意见,不能够一一的详细介绍,这里仅举出几个主要论点以供参考。一、两分法。两分法论者把我国封建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北宋以前是我国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7.
如何确定印度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在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未见力作问世。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对印度史感兴趣的同志们。我们认为,确定印度近代史的开端,有必要弄清下面三个问题:第一,世界史分期与国别史分期的关系;第二,印度近代史的对象;第三,印度社会由中世纪进入近代的标志。 (一) 与世界近代史相吻合,把印度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640年,这是印度史分期的一种划  相似文献   

8.
胡绳先生晚年学术思想研究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绳(1918-2000)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其晚年的学术思想可以说与时俱进。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上,他认为研究近代史要使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但不要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地对待它。要以现代化为主题来叙述和说明近代史有关问题。在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上,他认为中共早期组织进行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争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缺点。"中间势力"在旧中国包括的范围很广,新文化运动后期的胡适事实上属于"中间势力"。新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十年建设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存在两个发展趋势。在党史学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上,他还提出了关于党史研究的目的、党史的分期及党史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此外,他还用很大的精力关注和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属于中国近代史的范畴,还是属于中国现代史的范畴?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不同意见。本来,按照传统的习惯,人们把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叫做现代史。但是,在五十年代讨论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时,有同志提出把中国近代史的下限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延长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主张  相似文献   

10.
胡绳认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要充分论证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性。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一定要把中国近代社会作为重要历史背景,党史研究必须要注意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局。提出要以现代化为线索来编写建国前历史的新框架,要重视对中间势力的研究,拓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可资利用的党史研究的方法,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重大课题,对其深入讨论,必将加深对中国近代史本质过程的理解,促进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一、问题的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问题,当前史学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从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认为“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已有定论的历史问题。今天我来“重评”,并不是说我要推翻已有的结论,而是因为有人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作出了新的解释,因此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论述这一问题。 左文华同志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题为《对中国近代史的一点思考》(以下简称《思考》),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作了新的解释。他说:辛亥革命以前,“整个社会还是封建的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所以辛亥革命以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其在演变过程中所展示的某些特殊性堪称有目共睹。但这些特殊性是怎样产生的?它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我们在讨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体系时应当注意到的问题。只有弄清了近代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才能克服那种以想象中的独立资本主义社会为模式来衡量和苛责真实的中国近代史的倾向。那么,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是历史的沉沦还是时代的进步这类并不复杂而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的问题或可迎刃而解。任何事物的特殊性总是相对于事物的一般性或普遍性而言。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特殊性,无非是学术界以近代以前我国的一般发展过程和当时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一般发展过程为参照物而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学历史系姜平同志撰著的《中国民主党派史》去年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解放以来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比较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中国民主党派史的一部学术专著,该书在许多方面作了开拓性的探索。现仅就该书最显著的几个特点,作一评述。第一,首次提出了中国民主党派史的历史分期。要编写一部中国民主党派史,首先要正确地解决民主党派史的分期问题。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历史分期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一个科学的民主党派史体系。我们高兴地看到本书作者合理地解决了民主党派史  相似文献   

15.
戴逸同志编著的《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1958年九月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61年九月第三次印刷.这是一本试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阐述中国近代历史的专著.作者结合自己研究心得和教学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历史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16.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向众说纷纭,其原因在于所取标准的不一致.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应从资本主义的整体因素出发,而不应各执一端.如是则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应为:第一时期1500年地理大发现──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夕,第二时期1775年──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阶段;第三时期1900─—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三个时期清晰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十二大”文件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首先是在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胡绳同志说:“现在,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在人民中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中国近代史可以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独立自主地位来之不易,它多么可贵,使人们对于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信心,使人们懂得,中国人决不能闭关自守,傲慢自大,但同时也必须要有充分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史应当提到近代世界史的历史范围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曾经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绝对要求用到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上,首先就必须把问题提到近代世界史这样一个“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来。因为,就近代史概念来说,它的内涵规定就不只是指在时间上是中世纪之后的近代,在社会经济形态上是指封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门介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学科。解放以来,在这门学科的研究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这门学科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有许多问题经济史学界迄无一致的意见,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历史研究总是要分时期分阶段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期应该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牵涉到对这门学科的深入研究,牵涉到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牵涉到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和探讨这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史起止为1840年至1949年,其基本线索为时代中心的变化,即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相继成为时代的中心,依次领导了近代史上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据此可将近代110年的历史分成3个时期:(1)1840年至1895年是农民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民主主义革命揭幕时期;(2)1895年公车上书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资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无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