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显示了作者精神结构中"启蒙自我"和"反思自我"相互纠缠互诘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的叙事对人物形象内涵进行整合,将两种因素有机的融合,从而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又呈现出非常明晰的启蒙指向.  相似文献   

2.
“异乡人”是毕飞宇小说中一以贯之的人物形象,它体现作者的小说创作由先锋到写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西新生代作家之一,壮族作家李约热具有清醒的小说文体意识,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后现代小说文本的个性特色。“不确定性”是其主要特色和创作风格,也是作者观照世界的方式。“不确定性”在其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作者思想意图、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的跳跃性强等方面。“碎片化”是造成李约热小说“不确定性”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再认识●李晓卫一克罗德·孚罗诺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小说广阔的历史内容,反映着作者的审美观和宗教观。但是,人们以往对这个形象的丰富内涵和重...  相似文献   

5.
清代中原作家李绿园的小说《歧路灯》从创作思想、创作选题、人物形象诸多方面都表明了作者的文化担当精神。小说高扬"文以载道"的创作思想,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小说关于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的创作选题显示了作者对社会未来的忧思;而小说中王氏的母亲形象所彰显的文化内涵,既是作者文化担当精神的人格折射,也是解读中原文化精神的锁钥。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古典作家有许多关于小说技巧的精辟论述。本文拟就他们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结构及语言三方面的看法略加述评。一鸳湖烟水散人在《女才子书》的“自记”中说:“惟绘一美人于胸中,方能置美人于笔底。”一个小说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置美人于笔底”之前,先要具有“绘一美人于胸中”的技巧。这种技巧,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卷首《水浒传一百回文字优劣》一文中,称之为“劈空捏造”。且看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小说《呼唤》被西方文坛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族小说和爱情传奇”。小说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成功刻画了茹贝、伊丽莎白、内尔等各具个性而鲜活逼真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对爱与自由锲而不舍的孜孜追求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并将她们的生活“塑造成艺术品”。作者这一女性生存美学思想给当下的女性生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 什么是小说,什么是志怪和志怪小说,这些概念自汉以来有许多歧义,故本文伊始有必要对它们的内涵与外延作些限定,以明确本文讨论的范围。按令人一种较习惯的说法,所谓小说,是指用虚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演绎故事情节,并尽可能做到典型化的一种非韵体的文学体裁。这个概念同中国古人所讲的“小说”不同。  相似文献   

9.
人物形象的虚构与叙事问题对于创作和鉴赏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红楼梦>和近年颇受瞩目的小说<尘埃落定>在主人公形象塑造上的异同,作者认为两部小说都建构了呆或傻的他者形象,都通过贵而败蕴藏了悲剧内涵,但是<尘埃落定>在叙事处理上过于谮虚化,以致难以达到<红楼梦>的丰富与深厚,从而导致了作品的高下之别.这个比较说明了人物形象的虚构与叙事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论先秦“小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子所说的“小说”不但确实是指一种文体,而且在先秦时期,也确实存在着一类名为“小说”或“说”的作品。这类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叙事性作品的性质,既不同于神话、寓言,也不同于历史记录,只能叫做“小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小说萌芽时期最早的一批产品。因此,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应当从战国时期算起  相似文献   

11.
小说《蓝幽幽的峡谷》(《草原》1984年第12期,以下简称《峡谷》)出自一位初试笔锋的蒙古族业余作者之手,荣膺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篇小说选取新的视角展示人物心理层次,朝着纵深方向开掘灵魂。在剖析民族性格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趋势上,把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结合起来,人物形象有相当的力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可分属于三类不同的人物形象:女菩萨形象、缺少男性特征的男性形象及具有传统"巫觋"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几种人物的身上都映射出作者内心世界的折光,从而形成了作者心中带有稳定性的类象。  相似文献   

13.
小说创作与名誉权侵害刘尔明小说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叙述描写,反映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艺术想象、典型化是其主要创作特点。小说分类众说纷纭,但依据“是否虚构”把小说分为两类——小说与“非虚构小说”,为司法界与文学界...  相似文献   

14.
徐勇 《兰州学刊》2009,(5):176-17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建国初期的小说在对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上也表现出与现代文学同类小说诸多不同的特征。而随着知识分子被作为有待改造的对象,建国后的小说在主题题材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重心等方面都历史地转移到作为新中国的主体——工农兵身上,这种转移造成了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从属于工农兵主体的状况,因此,对知识分子所流出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及爱情的改叙或重写在小说创作中就势在必然而且必要。本着这样的理解,文章将主要从如何描写“小资产阶级”情趣和对爱情叙述的处理两个角度探讨这种不同之处及其背后所呈现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继承了六朝小说的创作方法,作者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它从六朝小说那里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塑造了多种人物形象,成为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熟的标志。唐传奇塑造人物形象的现实主义方法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紧扣典型环境,选取典型事件和典型细节;其二是赋予人物以不同个性,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鲜明;其三是作者更注重人物情态气韵的描写。唐传奇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主义方法,对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张伟  潘峰 《东岳论丛》2007,28(3):69-72
唐传奇与《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后者在借鉴前者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把塑造人物形象放在小说的核心地位。首先,蒲松龄诸多“异史曰”中向我们传递了有意为之的信息,在具体创作中,作者又让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采用直缀与横切交融的叙事策略,从而使得小说人物面貌出现了明显的新变。通过二者对人物关注度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文言小说进步的轨迹与发展趋势,及其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鲁迅、茅盾的小说代表着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将两位大师的小说放在一块研究,其意在于说明,两位大师的小说虽创作于不同时期,但在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方面却有相同的成就,这些成就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一鲁迅、茅盾小说的“两个价值”,首先体现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方面。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鲁迅、茅盾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善于揭示人物生活的痛苦,而且“善于“显示灵魂的深”,因此,他们的小说,特别是写农村题材的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往往是具有双重的性格和双重的悲剧。《祝福》中的祥林嫂…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朝鲜战争小说《瞧瞧谁是英雄》中的韩国女性形象,是西方作者从优越的本土文化和“社会集体想象物”着眼,将韩国女性作为异国情调来建构而形成的,她还被置于理想化的西方人物形象的对立面而加以妖魔化。这一形象不仅是东方主义“西优东劣”思维定式下的“他者”和危及西方文明的落后群体,更是西方借此贬低东方、彰显西方文明的书写。  相似文献   

19.
刘文良 《江淮论坛》2004,(3):130-133
《战国策》蕴含着丰富的小说基因,特别是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刻画手段,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借重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人物形象;借重典型环境,渲染烘托人物形象;欲扬而先抑,制造波澜升华人物;展示矛盾冲突,凸显性格立人物;对比映衬,设置“底色”彰显人物。  相似文献   

20.
才学小说的内涵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学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小说类型,它是在清代中叶走向繁荣与成熟的。然而,借小说炫示才学的现象,则是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相伴始终的。才学小说一面展示才学,一面又略以寄慨。是故,其美学特征表现为:1)作者用小说兼营各种文体;2)作者要借小说炫耀个人的才藻辞章之美;3)作者在小说中刻意填塞个人的经史百家学问;4)作者以小说庋藏其生活时代的诸技杂艺之术等;5)作者以展才炫学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来表达其心志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