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英语中的语用歧义现象非常普遍。语用歧义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影响成功的语言交际。但恰当地使用语用歧义能体现语言的丰富性,并能产生多种语用效果。通过探讨英语语用歧义产生的基本成因,分析了语用歧义的话语功能,指出语用歧义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发话人在特定交际行为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交际双方之间的语用亲密度越高 ,对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低 ;交际双方之间的语用亲密度越低 ,对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高。话语是否礼貌 ,取决于交际双方所知觉与推定的彼此之间的语用亲密度。因此 ,话语礼貌的本质就是话语对交际双方之间语用亲密度的一种切适性  相似文献   

3.
在言语交际中,语用者均遵守双方默认的随意会话原则和语用容忍原则,故能排除模糊语言的干扰,从而达成交际;同时,在言语交际中,认知者是通过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自身的经验图式、文化素养、会话知识和与交际者的共识来认知模糊语言。而且,对模糊语言的认知能力会因人而异。为了提高交际能力,认知者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论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用预设是人们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话语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产生于语用预设本身的特点。利用语用预设特点形成的交际策略,有助于提高语言质量。保证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语言能力只是成功的语言交际的基础,语用能力则是使话语适合语言交际中具体语境的保证。教学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顺应能力,使用以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测试模式。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强。网上聊天打破了已往的交际、交流方式,给人类的交际、交流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本文试图从对网聊语言进行语用分析,从网聊语言的“式”、话语角色、交际目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话轮、网聊中的制约因素、网聊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话题控制、会话参与者对语用参数的控制、网上聊天中的垃圾等十个方面,分析网聊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语言本身会影响语言交际,语用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交际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会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有效性。本文将从语言的最基本属性之一——经济原则为基本出发点,对交际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指出交际语用失误是由交际参与者对缺省信息填补过程中在认知语境、文化规约以及思维方式方面信息获取的错失或不当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语用含糊在语言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语用含糊策略是在言语交际中经常被使用的话语策略之一,对于交际参与者来说具有积极的交际意义;指出语用含糊不仅可以提高话语的灵活性,也可以加强话语的适合性,恰当的语用模糊可以创造出十分恰当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调的语用功能方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同样的结构,由于使用的语调不同, 会导致话语的语用功能发生变化.这些与其不同的文化渊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避免语用失误,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中,含糊其辞话语会产生语言协同、语境协同、信息协同、语用不协同等语用现象。语用协同既是成功交际的基础,也是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有效运作机制。语用不协同虽会给交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不会造成交际完全失败。  相似文献   

11.
会话幽默中的曲解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解(刻意或无意)是会话产生幽默效果的重要原因,刻意曲解更是话语交际者实现言语幽默的重要手段.会话幽默中,听话人利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发话人的语用模糊实施自己的曲解策略,制造幽默效果,或者借此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2.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幽默的产生机制实质上就是幽默话语会话含义的产生过程。本文将利用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从违反合作原则的会话准则的角度,对《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主要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幽默及幽默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会话含义理论对于分析文学作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部分中国留学生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的会话资料,认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会话语言与本族语者之间的英语会话语言在表达的流利程度、词汇及句式的变换多样、语篇的连贯和紧凑、语义与信息的密度、以及“逆渠道”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依据上述差异,对中国国内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语用推论如语用预设和语用隐涵广泛运用于广告语言中。本文从语用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认为语用推论一方面能激发兴趣促成购买;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信息过量与会话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重会话过程的动态研究,主要探讨会话的生成及发展方式。会话应对中经常出现的信息过量现象对会话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会话进程的推进、延缓和阻碍上。特定带有过量信息的话轮对会话发展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一方面取决于其语用特征,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交际对方的态度。从信息过量对会话发展的影响,我们可以揭示会话应对中交际双方无时不在的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6.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学说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给语言事实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 ,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意 ;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意学说可进行会话含意的推导 ,并进而深入地探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此外 ,会话含意与话语分析、生成之间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学说对话语进行分析 ,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称谓词其意义一般说来是明确的。语言使用者 /作者使用该词 ,有其语用意义 ;理解者 /译者是否理解到这些语用意义 ,理解得是否正确 ,是一个问题。而在翻译这个层次上 ,翻译者语用意义理解正确了 ,是否能正确、无遗漏地把语用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又是一个问题。考证来自小说《名利场》原作及译品的诸多实例 ,从关系因素、语境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不同角度 ,可以考察在特定的社交语境中英语称谓词sir的语用含义及翻译。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梳理,展示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成功案例与成果。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对VR/AR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的逻辑基础进行分析,阐述“新工科”建设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探索作为“新工科”建设主体的理工科院校如何在VR/AR技术支持下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跨学科性与交互性,并就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此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会话含义理论为基础,从话语含意的3个主要特征入手,通过对外语听力理解的实例研究,从言语的间接性,言语的关联性和言语的信息性三个方面探讨听力理解中话语含意雅导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义层面上语用含义的话语理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之所在。为加强薄弱环节,须从“会话含义”和“关联”理论出发,揭示话语中交际意图传递的规律和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听力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推理障碍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