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梳理了对语言模糊性根源的研究,分析了古典范畴理论在语言范畴化中的缺陷及其原因;根据罗什的"原型范畴"理论和泰勒的语法范畴理论,认为语法范畴具有模糊性;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提出语法范畴化的理论,剖析了语法范畴模糊性的哲学理据。  相似文献   

2.
后期维特根斯坦关注日常语言的实际用法,认识到其前期逻辑分析方法的不足,并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认为逻辑分析方法具有单一化、简单化、理想化等缺点,不能如实地描述日常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因而不能满足真正哲学研究的要求。他主张真正的哲学研究运用描述和综观的方法,对日常语言实际用法作语法研究,考察不同语词的实际使用情况,注意其中的差异和类似,消除对于语言形式的不同误解,最终达到澄清哲学问题的目的。尽管遇到一些误解与诱惑,但其日常语言分析视域下的语法研究对当代哲学研究特别是日常语言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哲学为语言学提供了许多营养和智慧,语法的种种研究更是在语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学家的语法研究消除的是困惑,治疗的是疾患,消解的是问题,语言哲学家的语法研究为我们提供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消息。普遍语法不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与研究为出发点,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表层语法是那种显现于语言表面的语法,深层语法则是对那些不可胜数的、有时是不完整的、出现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的语言形式所作的内在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哲学为语言学提供了许多营养和智慧,语法的种种研究更是在语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学家的语法研究消除的是困惑,治疗的是疾患,消解的是问题,语言哲学家的语法研究为我们提供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消息。普遍语法不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与研究为出发点,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表层语法是那种显现于语言表面的语法,深层语法则是对那些不可胜数的、有时是不完整的、出现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的语言形式所作的内在分析。  相似文献   

5.
“否定之谜”是早期分析哲学中广泛讨论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对此做出过很多论述.前期维特根斯坦主要通过命题意义的图像论对否定疑难进行处理.中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向了日常语言分析,从语法自治性和多样性两个角度进行阐发.维特根斯坦认为,正确处理词与句的关系是解决“否定之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是日常语言哲学的开山人物。从哲学视角研究日常语言概念的意义表达和语法判定,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两大基点。就前者而言,维特根斯坦主要针对语言用来做什么的问题给予哲学意义上的解答;而就日常语言的语法判定而言,维特根斯坦主要从哲学方法上回答语言怎么样使用才能合法地用来表达与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改进语言,就是在我们的语词使用中强调经验和语法的并重;这样可以避免实际使用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语用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研究语用学转向的先驱,其"语言游戏"观具有丰富的语用蕴涵。主要包括:"语言游戏"即一种生活形式,是由语言和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行动所组成的整体;词的意义即是词在"语言游戏"中的使用;"语言游戏"具有规则,词的用法即是"语言游戏"的规则,人们在游戏中学会并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中对词语意义的解说,引入说话人意图、言语行为、语境等概念,客观上推动了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语法能力与英语专业语法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教学是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阶段都学习了语法,所以如何在高校进行语法教学、如何编写该类教材是英语教学界长期研究的课题,也是没有定论的问题。本文试比较常规语法现象和非常规语法现象、现代语法教学与传统语法翻译法教学;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出发探讨语法教学的定位、语法能力以及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培养;认为培养语法能力应是现代英语语法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自1976年Halliday首次提出"语法隐喻"概念以来,语法隐喻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研究没有很好地解决语法隐喻的发展、分类、产生机制及其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语法隐喻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分类应当采用语言功能和语言层次结合的综合模式。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是小句表征方式之间或内部的映射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语法隐喻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是相同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体验构式语法是构式语法理论系统中一种综合感知和语言的理论模式,它力求解读构式[能 VP 吗],并强调这一构式在语法系统中的具体化。对[能 VP 吗]构式语言知识进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分析过程,可以分析出构式的具体语义,然后由感知表征和动觉表征产生的模拟过程得到推论,且得到语言使用者对言语产生回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两大主流—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G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F语法),各自为政,水火难容。本文从理论基础、语言哲学思想、语法观、语言观(语言性质、句法论、语义论、语用论)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多维对比,对比了对两种语法的主要差异从而以示其区别,最后分别探究了两种语法的局限性,并做了试探性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体验哲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意义即使用"、"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语言生活形式观"等的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为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从中看出他的语言哲学中的认知萌芽。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形成源于他的身体体验,隐喻和范畴化是其产生的方式,认知的无意识性是其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心词是英语名词词组中的重要成分,各种语法模式对中心词都有各自的描述方式。本文通过比较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对中心词的描述,目的在于探讨加的夫语法在描述名词词组中心词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词汇主义”的倾向。在此背景下,文章在词库的地位、词库的性质、词库的组织等方面对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词库观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词库的语言学理论研究以及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生成语法学派的诞生主导了当代语言学研究从结构分析模式向生物语言学框架的“由外至内”的范式转向;原则和参数理论时期“自上而下”从普遍语法内部探究其规则及应用,推动了语言获得研究向纵深发展;最简方案时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从普遍语法之外的第三要素出发,以“自下而上”为主,融合两种方式考察狭义语言官能的本质。生物语言学走向交叉学科背景下探索“最小递归”和语言官能演化之谜的道路。本文论述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建立动机及历次转向的动因,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系统功能语法发展了两种模式: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文章旨在通过研究这两种模式的关系,理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问题。文章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两种模式,探讨了这两种模式中的形式、功能和意义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功能概念是一个关系概念,可以指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也可以指语言形式与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的关系。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功能所代表的不同关系上。  相似文献   

18.
尤奈斯库戏剧《上课》既充满暴力色彩和荒诞意味,又极具语言哲学意蕴,但通常阐释偏重前者,将其视为对强权统治及其非理性机制的嘲讽和批判,却往往忽略其中独特而深刻的语言哲学内涵。对后者的考察可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形成意味深长的对应。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有关语言的意义和用法、数学逻辑与经验事实、"疼痛"的语法、"实指定义"与"交流呼告"等方面的论述,有助于深入解析《上课》中失败的"语言习得"过程,进而有效地阐释该剧中"算术导向语文学"、"语文学导向犯罪"的离奇逻辑命题。在这部关于犯罪的"滑稽剧"中,算术和语文学授课的荒诞过程和血腥结局,在语言哲学层面凸显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所警示的诸种思维陷阱,并揭示出在权力政治的表层关系之下,隐藏在语言和思维等方面的深层冲突机制。  相似文献   

19.
1924年的黎氏文法体系隐含的50年代借鉴国外现代语法学结构主义理论方法产生的两语法书的内容:造句格式基本句法结构建立、按句法功能标准划分词类,句法结构次序,语法成分、语义成分对应非一对一,从句法结构分析语义关系。隐含的8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方法是:语法形式和意义相互结合与对应,词的分类、兼类、用法特点语法形式表现及句式变换,歧义句层次与分化表现,语法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结合分析。黎氏文法"依句辨品"说在建国后的变化——新解、倒退、发展。新解是说明"辨品"为"辨别"词类,非"区分"词类。倒退是:"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先更改为"凡词,依靠结构,显示品类",后质变为"四级形态论"。"发展"是句子结构、词组结构一致,"句子"成分"辨品",成为"词组"成分的结合能力"辨品"。说明"依句辨品"合理,"离句无品"成立。正确对待传统文法学,建议重印《新著》1924年原版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