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从波伏娃"他者"(the Other) "主体"(the Subject)存主义女性哲学的角度,对巫山神女传说故事的流变做一个梳理,进而从该神话的心理形态和民间崇拜形态.以期获得对其心理学意义和民俗学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姜智芹 《文史哲》2002,(6):27-31
当今世界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交流的网络化导致了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势 ,形成世界文学的新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生成、发展起来的中国新时期小说 ,需要一个跨文化研究的“他者”视角 ,采用这一外在视角能够发现从新时期小说研究的内在视角难以发现的东西 ,从而深化对新时期小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美学研究简单说来就是求得自觉和丰富自身,即在与作为“他者”的文化中的美学进行对话和了解的过程中完成并深化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而尝试进行超越性的自身建构。跨文化美学研究的学科本质在本体上就是“跨文化视域”,即不完全等同于“文化间性”,并不满足于发现文化“间”的关系,它还有追求文化间质素相会通并据此实现文化超越和传承性转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自觉性之建立,不仅依赖于中国现代学者主体身份的确立,也依赖于对主体之外的“他者”的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在当今的学术研究中,以个别个体之外的、共时的、同一领域中其他研究者的声音都可能构成“他者”,这些声音会影响个体对过程的感知、对成果的预设、对立场的取舍。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8):33-37
法国汉学家谢阁兰以"异域情调"、"非人"和"多异"来界定他者,以"反拓"、"异乡人"和"洞观"作为对待他者的态度,通过将他者置于"主体与客体"、"同一与差异"的关系框架之中,既将他者作为他者,亦将自我作为他者,筹划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谢阁兰视中国为涵盖了最丰富之"多样"和最新鲜之"差异"的他者,并将其"他者理论"与"中国题材"相结合,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幅生动的"中国幻象"。  相似文献   

6.
华语小说《我爱比尔》被作者王安忆定义为一部关心现实的小说,其微妙地呈现出一场东西方之间的话语争锋——致力将对方纳入建构自我主体性的参照谱系。全球化作为无法逃避的文化经验,为各民族提供了更为直接的遭遇机会,同时折射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时如何自处的文化主题。在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一切有关民族主体性的诉求都有可能指向他人。这为第三世界以主体间性为基石?在既成的差序二元格局中反客为主提供了机遇。而同时?本土文化作为东方的发言立足点,在全球化浪潮里已被策略性地他者化,反被西方的消费文化内化为亚洲人自身的文化共识。作为自我东方主义化的东方主体,主人公阿三与恋人比尔的爱情构成了现代东西方文化间的隐喻。而中国性所指代的东方本土经验也成为这场主体(他者)争锋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列维纳斯试图在整体性中发现"溢出"、"断裂"的"他者",试图通过"他者"开启出伦理的责任意义。"他者"既不是另一个存在,也不是非存在,而是别样于存在。为回应德里达的批评,列维纳斯提出"亲近"与"踪迹"来进一步解说"他者"。既维持距离又不断缩小距离的"亲近",以及既不在场也不缺席的"踪迹"是"他者"特征的最恰当阐释。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他者"概念在西方哲学中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境地,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在对传统哲学总体化倾向进行批判的过程中,试图建立一种面对他者的伦理学。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的描写的是有黑人血统嫌疑的克里斯默斯被白人社会所压制并最终毁灭的悲剧,本文借鉴"他者"哲学的伦理学立场,分析克里斯默斯所遭受的双重家政学暴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福克纳对现代性的批判。在莉娜身上,作者展现了来自古老世界的神圣之光,这一理想蕴含着希望与作者的信心,同时体现了列维纳斯以对他者面容的好客性来实现超越的伦理学取向;莉娜的生产,则正符合列维纳斯在爱欲、繁衍中所给出的未来指向。我们看到"他者"伦理学对于解决人类族群冲突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英国"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因处于社会的"他者"地位而受到关注。作者把独特而深刻的自我性别体味与确认、女性思考与现实感受、道德焦虑与生命热情贯注于作品当中,塑造了形形色色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建构男性主体力量的"他者"女性形象,另一类是颠覆男性主体的"他者"女性形象;前者是认同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后者则是颠覆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原发性思想中,“天人”关系问题既关乎人类基本的普遍的生存条件和境域,也关乎人生与人世的方向与可能,是最富有本源性、总体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至于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学问,都可称为“天人之学”。近代以来,“我们”的“天下”与“他们”的“世界”相遇,导致天人关系论域发生革命性变革。以实践哲学的、也是现象学解释学的“自我、他者与世界”这一问题意识与思想形式重新诠释天人关系问题,将把这一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激活,使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生命取向与时代潮流,就是趋向“自然、仁爱、自由与正义”,我们也将由此深度参与世界的开放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12.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其小说《灶神之妻》中讲述了女主人公雯妮在旧中国的经历,她对旧中国栩栩如生的描绘博得了美国评论家的诸多好评。然而通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灶神之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小说中的中国实则是作为"他者"而出现的,由此能够解读出作家所具有的认同西方文化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众传媒为社会现实的建构提供了论坛式的平台,在建构、争辩、维护有关社会凝聚、融合、包容及国际间理解的公民话语这一公共过程之中,它们是重要的动因.而且,媒体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或引离公共问题的威力,通常决定了社会将处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将被社会所忽视.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别”——社会学“他者”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南方论刊》2009,(3):51-52
文章从社会学文化制度建构的角度,阐述了社会学研究者“他者”研究立场的重要性。并提出“社会性别”研究者应该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被建构的文化制度,以“他者”眼光切入研究,才不会陷入研究误区。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人使用语言所运思的活动,因此通过分析实践的语言去把握实践比其他途径更具有可操作性。实践哲学的一大任务就是探究实践语言的机制和原理。实践语言从句法结构上可分为实践主词和实践谓词。本原的、绝对的实践主词只有一个,即"我",它意味着正在使用它的人意识到自己是接下来的实践谓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起点。但实践主词不止"我"一个,还有"你"、"他"和"我们"、"你们"、"他们",以及所有可以替换这些人称代词的普通专名,这些都是派生的、相对的实践主词。这里的任务限于分析"你"、"我"、"他"这三个单数人称代词在充当实践主词时的作用及其关系,由它们分别指代的我、你、他这三种单数实践主体的性质及其关系,以及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实践语言的主词部分的最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民爱物”都突出了“仁”以对方为重的他者优先的伦理取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与儒家“仁”的他者优先伦理取向在价值意蕴上有着契合之处。继承弘扬“仁”的他者优先伦理,是以传统价值为依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时代必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对于"中国模式"的存在与否一直争议不断。从"他者"镜像的角度分析所谓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可以看到,雷默的中国模式只是历史上两极化的中国形象在西方视角中的又一次变更而已,是西方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确证自己身份和状态的一种需要,与中国本身的现实关系并不大。事实上,中国又一次充当了西方文化的"他者"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明清历史研究中仅靠中国文献解读中国问题,无疑显得偏颇,没有"他者"就无法认清"自我"。但是,时至今日的相关研究领域中,对"他者"文献史料价值的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清代官书对清开国史事的隐晦与塑造、李朝文献中对清官书隐晦史事的记录、李朝文献中清官书未载的开国史事,这些都是相关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料来源和观照视角。然而,"他者"史料中李朝文献对研究明清史价值之所在,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提炼。李朝文献中不仅保留大量明清时期中国史书所未载的史事,也提供了"他者"文献与中国文献相互比对的可能,从而为纠正以往完全以中国"自我"文献为中心研究明清史的范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丹琦 《理论界》2007,(10):212-213
女性之于男性的弱势使其流于社会的“他者”地位,但占据两性一极的女性却难于安守非主体的本分,掀起了自救的女性主义思潮。本文剖析了女性主义的形成背景,女性的社会身份、生存窘境,力图通过透视女性的存在状况,寻求女性自我确证的认知方式,从而修筑一条良性发展的女性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从“他者”的角度,在比较禅宗和犹太教的基础上探讨《坛经》,揭示禅宗衰落的原因。“见性成佛”,撇开了佛祖这个“他者”的介入,导致操作上的“大而无当”和“无相戒”的盗用。“无善无恶”、“无人我”等思想,注重的是个人的解脱,不关注“他人”和由“他人”组成的社会,导致社会基础的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