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兰文 《职业》2014,(11):105-105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实训基地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基础。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各个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布局、运行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刘新梅 《职业》2013,(15):80-80
本文结合学校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阐述了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就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展示了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各 《职业》2014,(3):14-15
2011年7月,国家人社部确定了以珠海市技师学院和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为正、副组长校,以成都市技师学院、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襄阳技师学院、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为成员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小组,启动了该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是紧张而充实的。企业调研,实践专家访谈会,形成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写、修改、完善工作页,开展试点教学……电子技术应  相似文献   

4.
李海峰 《职业》2011,(32):163-16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清晰。要走工业强国之路,职业教育必须贴近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笔者多年从事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并主持完成了学校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现浅谈一下改革的思路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苗素华 《职业》2016,(35):31-32
为了进一步推进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使职业学校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笔者学校作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又是四大重点骨干专业之一,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放任式的学生顶岗实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一个强弱电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的中级技术人才.由于是宽口径专业,不同的学校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金娟 《职业》2008,(33):27-28
<正>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同年常州市教育局启动了机电技术应用、烹饪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三个试点专业的课程改革。笔者所在学校作为常州市机电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校,  相似文献   

8.
陈瓒贤  蒙俊健 《职业》2014,(15):94-94
本文从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入手,对专业中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技能等级证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科性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因此,本文提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要多涉及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就业为导向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罗伟 《职业》2015,(9):84-85
2013年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指出,在设计和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时,采用基于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是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着力点和指导思想。如何体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特色,构建"技能+素质"的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菊明 《职业》2012,(6):18-19
作为笔者所在学校的重点骨干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以培养从事安装和调试无线通信、传输设备、广播视听等电子产品的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该专业学生绝大部分为男生,他们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弱一强":数学基础薄弱、阅读能力弱、学习主动性弱,动手能力较强。为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笔者尝试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扬长避短,将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际电路的实践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王荣珍 《职业》2007,(12):91-92
《电机与电气控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唐灵飞 《职业》2013,(17):116-117
笔者学校针对现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理论知识深而不详,实践操作内容与理论知识脱节的弊端,对现行的专业教材进行了精简、补充、组合,形成了模块式自编教材,并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14.
曹伟峰 《职业》2012,(12):85
形象化教学法,是指用日常熟悉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现象解释陌生的、复杂的、抽象的、不易了解的事物和不易理解的概念。形象化教学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和事物的理解。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但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笔者认为只有精心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将形象化教学运用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蔡晁 《职业》2016,(34)
电子电工行业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促进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我们需综合考虑,并从实体教学中进行探讨. 一、我国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发展现状 1.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黄永济  谢健庆 《职业》2012,(24):84-86
电子信息类技工学校一般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工商管理三大专业。从电子信息产业链来看,电子技术专业着重电子的硬件电路,计算机技术专业对应着电子的软件编程,工商管理专业肩负着电子的"物流"的重担。遵循这三大专业本身的内在联系,本着"人无我有,人有  相似文献   

17.
王川 《职业时空》2009,5(2):42-43
阐述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及开发流程,并就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归纳整理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和典型的工作任务,开发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相似文献   

18.
《电机与电气控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的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中职学校而言,《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课已不再是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而是一门需要具备一定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9.
周凤霞 《职业》2012,(3):63
电力拖动是中等职业学校维修电工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与电子技术、电工原理等课程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即计算少,理解多,动手能力训练的项目和要求多。为了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陈步强 《职业》2017,(22):118-119
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用万能板组装电路,最好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尤其是电路的安装,不能有太大的难度.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师工作,教授电子技术专业的相关知识,近几年致力于从事电子线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出在电子电路领域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与更多的富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经过实践论证,认为学习万能板组装电路这一项技能在学生以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多的实用性,同时对于将来中职专业的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将着重讲授万能板在电子技能中的使用与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