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4)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为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就校企合作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现状出发,探讨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对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几种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方式有校企互为基地形式,赋予全新理念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合作培训的形式,还有以教学工厂(校办企业)为基地实施的全真培训,以及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5月29日,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在梅赛德斯-奔驰亚洲最大旗舰店——梅赛德斯-奔驰(北京)中心为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首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落成揭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中国地区人力资源负责人华德瑞先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安江英及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的学生与家长们共同出席活动,领略了戴姆勒“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培训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转变校企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以期为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5)
在高职教育中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是发展其内涵式教学的基础,高职教育的机制创新同时也是深度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就当前高职院校来看,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一般以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顶岗实习以及订单式模式为主。在政府给出的政策保障下提高其支持力度,并把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共同合作办学。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以及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是促进其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从废报纸回收设计而成的立式台架到不锈钢铸造的飞机模型,学生创意作品琳琅满目;从美容美发T台秀到轻泥彩塑格子铺,学校特色专业风采各异;从动态称重仪到多功能智能鞋,校企合作科研产品别出心裁;从线下校企实体合作到线上校政企三方联动,校企直通车独具匠心…… 2014年5月13日,坐落于九峰山麓的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迎来2014年首场职教盛事,由台州市17所职业院校和36家当地龙头企业参与的台州市校企合作成果推介会暨校企直通车开通仪式在该校举行。这是继2012年台州市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推进会后的又一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1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3)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种重要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创业视域下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时,需要从学生、企业、高校这三方出发形成合力,其中学生应树立创业意识,强化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知识技能;企业应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加以充分认识,提供资金与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高校需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集合,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对创业视域下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创业带动就业具有显著的“倍增”效应,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缓解国家和社会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在杭大学生创企业为对象进行调研,分析大创企业以创带就的现实情况,指出当前大创企业带动就业存在易受时滞效应影响、企业对高校扶持感知小、主客观因素共同制约以创带就效应发挥等问题。并以在杭高校为例,探讨推动大创企业成长发展、进而促进其发挥更大“创带就效应”的校企合作实践路径,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校企深度合作下的订单培养和"前校后企、校岗直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徒式教学体系、"通识+模块"的课程体系、逐层递进的实践体系,并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存在移动性、动态性、开放性及不确定性和学生教学的分散性、岗位类型多样化、学生就业范围的地理空间布局分散性等特点,因此,对处于此阶段学生进行的思想德育,如何开展、何时开展成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重要的阶段性问题。本文对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展开论述,并提出了改善校企合作平台德育体系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学校自合校以来主动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入手探讨,旨在促进学校、企业、社会、学生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本文从高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探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酒店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剖析了当前酒店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等;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酒店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策略,包括开发合作共建课程、增加实践机会、开发校企合作项目等途径,可以有效提高酒店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推动酒店英语教学向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国内外培训技能人才的通用做法。但是,往我国,校企合作培训技能人才一直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即学校热心、企业冷淡。似这个问题,在新乡市天光科技有限公司不存在。他ffJ先后投入近千万元,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新乡技师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师范大学3所学校进行“校企一体化”合作,并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20.
政校企三方联动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集聚要素、整合资源,纵深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正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践现状,聚焦创新动因,凝聚发展共识,从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层次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